金磊
[摘 要]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也是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予以充分的重視,以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在中高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方面,教師可以采取口語交際與情境,與教材與生活相結(jié)合的策略,以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中高年級 ;口語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04-0086-02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課堂教學為平臺,著力于對學生進行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的培養(yǎng),以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基本素養(yǎng)。在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方面,教師要避免硬性地向?qū)W生灌輸口語交際原則,而應根據(jù)學生特點與教材實際,引領(lǐng)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
一、口語交際訓練與情境相結(jié)合
語文新課標指出:“口語交際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不宜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因此,教師就可以從創(chuàng)設情境出發(fā),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
所謂直觀情境就是指充分運用圖片、實物或者視頻等資料來營造情境。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觀察事物一般都是比較粗略的,大致一看,就為觀察,因而很難對事情發(fā)表多么深刻的看法。教師直觀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交際興趣,表達熱情,從而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練習7》時,這單元的口語交際話題是《我家的一張照片》,要求學生能夠把這張照片的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在教學這一課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自己家里把影集帶過來,并從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張照片,在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之前,可以讓學生之間先互相傳看自己帶來的照片,也可以先簡要告訴同學照片上的人物都有誰等等,讓學生之間先就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交流。這樣借助照片創(chuàng)設了一種直觀的教學情境,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很容易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他們互相交流的興致積極踴躍。在這種教學情境下,教師再讓學生向大家介紹這張照片是什么時候照的,照片上都有誰?自己為什么喜歡這張照片等等,如此教學,符合學生口語交際的認知特點,促進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2.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
在口語交際方面,由于交際中涉及的內(nèi)容過多,學生們單靠自己的一張嘴是很難把口語交際所描述的情境展示出來的,在這種教學情形下,教師如能根據(jù)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特點,創(chuàng)設出一定的表演情境,那么,在學生的快樂表演中口語交際能力也一定會得到極大提升。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練習2》一課時,這單元的口語交際訓練話題是《介紹我的朋友》,在教學這一課時,根據(jù)交際內(nèi)容的特點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種表演情境,讓學生演一演。首先,教師可以把教室里的桌椅按照家里的擺設情形進行擺放,然后,再讓同學們扮演爸爸媽媽、“我”,以及“我”的朋友,這樣的表演情境可以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在“我”向父母介紹自己的朋友時,作為“我”的朋友如何向長輩們打招呼;作為爸爸媽媽,面對孩子帶回來的朋友,自己會說些什么。然后再讓學生們進行分角色表演。這樣的口語交際訓練可以讓一切交際活動在很自然的情況下發(fā)生,有效降低了學生的口語交際難度,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口語交際訓練與教材相結(jié)合
1.與閱讀教學相結(jié)合
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光在于上好每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還需要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特點,采用讓學生展開復述,想象補白,發(fā)表自己見解等一系列口語表達方式進行訓練,以使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逐漸得到鍛煉和提升。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草原》一課時,課文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詩作為結(jié)尾,向讀者介紹了蒙漢人們話別的情景,教師在教學到這里的時候,就可以以此為口語交際訓練素材,讓學生們想一想,在這分別的時候,他們之間會說些什么?在教師的啟發(fā)與鼓勵下,有學生說:“歡迎你們到我們那兒去玩,我們一定會熱情招待你們的!”有學生說:“這是我的家庭住址與聯(lián)系電話,有需要什么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庇袑W生說:“這次玩得很開心,感謝你們的熱情招待,下次來我們這兒也讓我們盡盡地主之誼?!本瓦@樣,結(jié)合閱讀教學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深刻理解,而且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2.與習作教學相結(jié)合
在蘇教版語文教材中,每單元都安排了一篇習作練習,這些習作練習不光可以用來指導學生寫作,教師還可以借此來歷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因此,在學生習作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口語交際的形式說一說,再進行習作,這樣教學,遵循了學生由說到寫的認知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習作2》的時候,這單元的習作題目是《我的自畫像》,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這是他們的第二次習作,對他們來說還是有著一定難度的,為了降低學生的習作難度,在學生習作之前,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向大家介紹我》為話題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外貌、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方面表達清楚,由于學生對自己的愛好興趣、性格特點等方面大都比較清楚,因此,在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時候,他們就會有話可說,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再引領(lǐng)學生們進行習作訓練,學生們也就會感到輕松容易多了。
三、口語交際訓練與生活相結(jié)合
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不光要關(guān)注學生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更要關(guān)注學生在進行口語交際時能否養(yǎng)成與人交流時的傾聽意識,良好的表達習慣以及舉止文明等習慣,這就需要在平時的交際訓練中,教師能夠從學生說話應使用禮貌用語,說話要看對象以及要分清場合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1.說話要看對象
所謂說話要看對象就是指學生在與人交流的時候,要根據(jù)不同人的特點采用不同的表達形式;與文化程度低的人交流時就不要文縐縐的,在語言表達上要顯得通俗,易懂一些;與長輩說話要謙卑有禮,與同學說話要友好,可親……
怎樣才能讓學生明白在口語交際中說話要看對象的重要性呢?教師可以學生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說說遇到類似事件自己會怎樣處理,怎樣與人交談才合適?以生活中具體例子讓學生談一談的口語訓練形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認識,而且也有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2.說話要分場合
說話要分清場合就是指不同的場合要使用不同的語言,當大家在集中注意力研究某件事情的時候就不適合用開玩笑,搞怪的形式進行說話;當需要活躍氣氛時,就可以用詼諧,幽默,輕松的語言進行表達,這也是學生口語交際中的必備素養(yǎng)之一。
為了讓學生意識到說話要分清場合的重要性,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訓練:比如哪個同學沒有考好,正獨自坐在那兒傷心,你會怎樣安慰她?爸爸媽媽上了一天班,回到家又忙著給你做飯,你會跟爸爸媽媽說些什么?等等,當口語交際與學生日常生活結(jié)合起來的時候,他們才能真正感受到良好口語交際能力的必要性,進而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是一種能力,也是一門藝術(shù),對于小學生來說,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絕非一日之功,作為教師,要本著為學生發(fā)展著想的思想,注重對學生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教給學生口語交際的基本方法,以為真正提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