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教學是新教育改革的要求,對于閱讀教學開展的標準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化明確,作為語文教師需要認真研究閱讀教學的實施,學生對于閱讀熱情很高,但是效果不明顯,主要在很多沒有以“精讀”的態(tài)度去閱讀,本文就小學中年段精讀教學實施課題進行分析研究,希望有些積極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年段;精讀
閱讀是一件非??鞓返氖虑?,很多學生都喜歡閱讀,尤其是小學中年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文基礎,又處在一個樂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年齡,開展閱讀對于他們來說還是具有一定濃厚的興趣的,但是喜歡閱讀并不等于會閱讀,很多學生都是進行不求甚解的泛讀,而沒有帶著思維去精讀,其閱讀效果缺乏成效。
一、 在小學中年段開展“精讀”教學的意義
“精讀”是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更加科學嚴謹的稱呼應該叫“研讀”,帶著閱讀思考思維,對閱讀的書目進行研究性的閱讀,很多學生喜歡閱讀,但是他們卻不喜歡進行精讀,我們通過研究發(fā)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學生的漢字詞匯量不夠。我們日常所用的漢字大概有三千多個,對于小學中年段的學生來說,就這三千多個漢字,他們都沒有完全掌握,在開展課外閱讀中進行精讀,會遇到更多不認識的漢字,嚴重影響他們的閱讀進度,經常遇到不認識的漢字需要進行查閱字典,學生的閱讀節(jié)奏被打斷,降低了閱讀興趣。
二是漢語結構知識的掌握不牢固。漢語的運用規(guī)律是非常神奇的,同樣的一句話,不同的語境、情境,其含義是完全相反的。例如:我遲到了,你給我等著,我沒有吃到,你遲到了,你給我等著。這里面就有兩個“你給我等著”,同樣的五個字,其含義確實完全的不同,對于小學中年段的學生來說,這些內容理解就有一定的難度。
三是開展精讀需要沉心靜氣保持恒心。當前我們社會發(fā)展處于一種急躁的情緒之中,人們浮于名利而急功近利,追求的物質水平提升,對于其精神修養(yǎng)強化上缺乏持久的恒心,小學生這個年齡段是好動的階段,對于學習有興趣,但是其恒心不夠,難以持久穩(wěn)定,對于精讀開展缺乏心理保障。
二、 小學語文中年段開展精讀教學的實施措施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中年段學生中,開展精讀教學是有著必要性的,是當前學校閱讀教學中緊迫的任務,但是在現實教學中,作為教師該如何有效的開展實施,提升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強化學生閱讀思維的構建提升。學生具有閱讀的興趣,這是開展閱讀的有利因素,但是缺乏一種精讀的精神,完全泛泛而讀的話,對于書本內容不求甚解的略讀,缺乏閱讀的效果。教師需要通過引導,讓學生建立起來精讀的思想意識。當前我們的社會上有很多關于快速閱讀方法推薦的書籍,那些書籍對于我們小學中年段學生,開展語文閱讀就是一種誤導,是一種思維的誤導,快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通過長期的精讀之后才能提升的,而不是采用什么方法來提升的,教師可以通過實際案例教學來強化學生的思維意識的轉變。例如:進行一篇課文《火燒云》進行閱讀,學生通過快速閱讀,知道課文的基本意思,教師進行深入的提問,文中描寫了幾種動物的,他們的特征分別是什么啊,學生沒有進行精讀就無法回到教師的問題,他們?yōu)榱嘶卮疬@個問題,就需要再次進行閱讀尋找答案,嚴重的浪費的閱讀時間。通過這種形式的案例實際教學引導,學生就能逐步建立起精讀的思維模式,自覺開展以精讀的思維開展課外閱讀。
二是要強化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強化。漢字識別是閱讀基礎,作為小學語文中年段的學生,其漢字的掌握量不夠,深入細致地開展精讀的話,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個問題是其自身的缺陷,需要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自我閱讀的過程中注重漢字的認讀積累,遇到不認識的漢字及時進行摘抄記錄,通過反復學習、復習強化漢字的理解,在這種日積月累的自我學習中,逐步的提升其漢字保有量,為開展精讀閱讀提供漢字支撐。對于一些生僻的漢字,尤其要做好摘抄記錄,例如我們當下經??吹竭@樣的一句話,又雙叒叕,前面兩個字學生都認識,但是對于后面的兩個漢字,學生是不認識的,由于其運用都不夠廣泛,學生日常中很少見,但是不認識這后面兩個又無法理解這句話意思,這句話是一個網絡用語,形容事物變化反復頻繁,學生在閱讀中需要進行摘抄記錄,并經常進行復習,強化漢字認讀,提升其開展精讀的能力。
三是要建立長期的精讀閱讀習慣。精讀作為閱讀中一種具有積極成效的閱讀方式,它的養(yǎng)成與運用不是靠著理論認知、理解就可以實現的,需要學生進行長期的實踐鍛煉才能夠有效的養(yǎng)成。習慣的養(yǎng)成不在于一時的作為,而在于長期日積月累的堅持貫徹,將這種行為融入自己的靈魂中,形成了自己的價值理念,通過思想意識指導實踐活動,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精讀習慣。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注重學生精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尤其是針對小學語文中年段的學生,根據其學習規(guī)律,年齡結構特點,科學合理運用各種閱讀教學形式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起精讀的閱讀習慣,從被動開展精讀到主動開展,到變成他們的習慣意識,有效地促進小學閱讀教學效果提升。例如:進行課文《蟋蟀的住宅》一文學習中,對于這篇文章,如果不采用精讀,就會對內容有遺漏,就無法準確全面的看懂文章的內容,全文對于蟋蟀的住宅描寫細微到極致,學生必須通過精讀才能準確把握每個描寫細節(jié)特點,從而全面理解這篇文章。
三、 結束語
小學語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難在小學生自我開展閱讀的過程中,方法不科學,成效不明顯,通過精讀閱讀方式的培養(yǎng)強化,教師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方法,通過轉思想、強基礎、養(yǎng)習慣的培養(yǎng)途徑,有效的幫助學生建立起精讀的思維模式,鞏固精讀開展實施基礎,在長期閱讀中養(yǎng)成自覺精讀的習慣,有效提升了閱讀的實際成效。
參考文獻:
[1]賈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年段被忽略的問題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5(8):37-39.
[2]王鳳芳.小學中年段“讀寫結合”實踐初探——以蘇教版三、四年級閱讀教材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4):175+179.
作者簡介:
林娟娟,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佛曇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