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等教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研究(三十四)

      2019-02-25 14:12:52劉進林松月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22期
      關鍵詞:高等教育菲律賓發(fā)展趨勢

      劉進 林松月

      摘? ?要:菲律賓是位于亞洲東南部的發(fā)展中國家,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975年中菲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總體發(fā)展順利,各領域合作不斷拓展?!耙粠б宦贰背h提出后,中菲兩國高層互訪不斷,雙方在政治、經(jīng)貿(mào)、文化等領域的合作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致力于共同深化和平與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合作關系。文章通過梳理菲律賓高等教育發(fā)展概況,分析中菲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高等教育的合作與發(fā)展,總結(jié)所取得的成果與經(jīng)驗,為其他沿線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高等教育的合作提供借鑒。文章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等教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研究成果之一,此為第三十四部分。

      關鍵詞:“一帶一路” 高等教育 現(xiàn)狀 發(fā)展趨勢 菲律賓

      一、菲律賓高等教育概況

      (一)高等教育體系

      菲律賓的高等教育包括副學士學位教育、學士學位教育、碩士學位教育、博士學位教育。學生在農(nóng)業(yè)技術、文秘、商業(yè)、美術等專業(yè)學習兩年后,可獲得副學士學位。本科階段的學習通常需要4年(工程學士需要5年);取得學士學位的學生繼續(xù)學習一年或兩年可以獲得研究生畢業(yè)證書;學習兩年并提交學位論文(教育學碩士可無論文),可以取得碩士學位。在此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兩年并通過公開的論文答辯,可以獲得博士學位。其教學語言主要為菲律賓語和英語。[1]

      菲律賓政府重視教育發(fā)展。憲法規(guī)定,其中小學實行義務教育,同時鼓勵私人辦學,為私立學校提供長期低息貸款,并免征財產(chǎn)稅。初等和中等教育以政府辦學為主,由教育部負責;高等教育主要由私人控制,并由總統(tǒng)辦公室專門成立的高等教育委員會進行管理[2]。公立高等教育機構(gòu)分為國家教育機構(gòu)和地方教育機構(gòu),分別由國家以及地方政府撥款建立。

      近些年來,菲律賓高等教育在機構(gòu)數(shù)量、學生數(shù)量、師資力量等方面均取得了飛躍性發(fā)展,總體水平得到了實質(zhì)性提高。如表1所示,2009-2018年,高等教育機構(gòu)總數(shù)增加了172所,總?cè)雽W人數(shù)增幅約為15.8%,且公立機構(gòu)增幅更大;畢業(yè)人數(shù)增幅高達59.8%。師資方面,持碩士學位的教師占比小幅上升,持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比大幅增長。截至2018年,菲律賓共有高等教育機構(gòu)1963所,其中公立機構(gòu)為242所,私立機構(gòu)為1721所,私立高等教育機構(gòu)占比87.67%。[4]

      菲律賓著名的高等學府主要有菲律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馬尼拉雅典耀大學(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德拉薩大學(De La Salle University)、圣托馬斯大學(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等。2020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顯示,菲律賓大學排在第356名,馬尼拉雅典耀大學排在600~650名,德拉薩大學和圣托馬斯大學排在800~1000名。[5]

      (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菲律賓獨立后,隨著經(jīng)濟的恢復和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得到快速發(fā)展,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公立和私立教育體系。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菲律賓政府針對教育的發(fā)展制定了一套規(guī)范化的程序和制度,成立了專門的高等教育主管機構(gòu)——高等教育委員會,并建立了一套獨立的高等教育質(zhì)量認證體系。

      菲律賓高等教育階段的適齡為16~20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菲律賓高等教育適齡人口約為1071.5萬人,約占人口總數(shù)的9.7%[6]。2008-2017年,菲律賓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呈上漲趨勢(見圖1),從2008年的29.21%上升至2017年的35.28%,目前尚未達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此外,2008-2017年,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一直高于男性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見圖2),從2008年32.43%增長至2017年的40.31%,增幅為7.88%,遠高于男性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增幅(4.41%)。

      (三)高等教育國際化

      由于歷史原因,菲律賓高等教育體制受美國教育體制影響,加之英語教學這一特點,菲律賓高等教育國際化發(fā)展較具優(yōu)勢。菲律賓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如1996年制定的外國留學生政策“國家前景計劃”,2000年頒布的《國際聯(lián)系和合作方案實施準則》,2003年頒布的“跨國教育的政策和指導方針”,2008年頒布的“跨國教育的政策、標準和指導方針”等[9],通過鼓勵外國留學生來菲求學,加強與他國高等教育交流,推動與他國高校學分課程互認等措施,促進菲律賓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fā)展。留學教育方面,菲律賓高等教育的規(guī)模和質(zhì)量已具備了吸引和招收外國留學生的能力,同時英語授課以及相對較低的學費與生活費也是促使外國留學生赴菲留學的因素之一。此外,菲律賓為本國學生設立學生海外實習或出國留學項目,為學生的國際流動提供各種形式的資助,例如,2011年高等教育委員會出臺交換生實行完全學分轉(zhuǎn)換的規(guī)定,鼓勵菲律賓學生到世界各國交流和學習[10]。學術交流上,菲律賓制定了國際聯(lián)系和雙聯(lián)學位以及跨國教育項目的政策與準則,開設雙聯(lián)學位、國際化高等教育課程,并開展遠程學術課程等。教師流動上,菲律賓高度重視教師國際化,鼓勵教師赴國際一流大學進行深造與學術交流,同時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外籍教師赴菲進行交流學習。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研究所(UNESCO UIS)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排在菲律賓留學目的國前10名的國家分別為:澳大利亞、美國、新西蘭、沙特阿拉伯、英國、意大利、日本、加拿大、阿聯(lián)酋、韓國[11],可見其留學目的國以歐美發(fā)達國家為主,其中最主要的留學目的國是澳大利亞和美國,赴這兩國留學的學生數(shù)量遠超其他國家。

      (四)高等教育質(zhì)量保障體系

      菲律賓高等教育質(zhì)量保障體系主要由菲律賓高等教育委員會(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Philippines),CHED)、菲律賓認證機構(gòu)聯(lián)合會(Federation of Accrediting Agencies of the Philippines,F(xiàn)AAP)、菲律賓質(zhì)量保障機構(gòu)國家網(wǎng)絡組織(National Network for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NNQAA)組成。[12]

      CHED負責菲律賓所有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機構(gòu)以及高等教育機構(gòu)學位項目的監(jiān)管,負責開發(fā)制定政策,提升國家高等教育質(zhì)量。FAAP必須經(jīng)CHED授權,采用CHED認可的標準對項目進行認證,其認證對象包括具體課程或項目以及整個高等教育機構(gòu),其下屬的三個認證機構(gòu)分別為菲律賓學校、學院和大學認證協(xié)會(Philippine Accrediting Association of School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AASCU)、菲律賓學院和大學協(xié)會—認證委員會(Philippine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PACU-COA)、菲律賓基督教院校聯(lián)合會評鑒委員會(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School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rediting Agency,Inc,ACSCU-AAI),它們雖然相互獨立,但認證指標基本相同,認證程序一般包括機構(gòu)自評、同行現(xiàn)場評估、認證機構(gòu)理事會作出決議、周期性外部審核幾個階段,認證共分為四級,第四級最高。根據(jù)菲律賓的政策,私立高等院校獲得的認證級別直接關系到其自主權的程度。而NNQAA負責對菲律賓公立高等教育機構(gòu)進行認證,以確保公立高等教育機構(gòu)的質(zhì)量,主要包括菲律賓特許院校認證機構(gòu)(Accrediting Agency of Charter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hilippines,AACCUP)以及菲律賓地方院校認證協(xié)會(Associ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ALCUCOA)。[13]

      二、中菲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

      (一)早期中菲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概況

      自中菲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總體發(fā)展順利。但在過去數(shù)年之中,南海問題的沖突與整頓對中菲關系發(fā)展造成了一定阻礙。兩國目前采取暫時擱置南海問題的態(tài)度,同時商談開發(fā)合作,在經(jīng)濟、科技等多個領域展開交流與合作。此外,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將中國確定為東盟國家之外的首次出訪國,并將訪問級別確定為最高端的國事訪問,被各方贊譽的“歷史性訪問”全面改善并提升了中菲關系,加強了兩國之間互利合作的緊密聯(lián)系,也為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奠定了良好的互信基礎。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菲高等教育合作在各方面不斷加深,進展到了新的高度。

      中國同菲律賓較早就開展了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1978年,中菲雙方就已簽署《科技合作協(xié)定》,并于次年簽署了《文化合作協(xié)定》。1983年,中國與菲律賓等共20個國家都參與簽署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qū)承認高等教育學歷、文憑和學位的地區(qū)公約。2006年,為了增進與中國教育界的聯(lián)系,加強教育文化學術交流,菲律賓華教中心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xié)會簽訂了《友好合作諒解備忘錄》[14]。2007年,兩國簽署《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進一步深化雙方教育交流與合作。2009年,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菲律賓共和國政府關于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的協(xié)議》,旨在促進中國和菲律賓兩國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便于兩國學生在對方國家進一步學習深造。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中菲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概況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后,中菲雙方關系進一步發(fā)展,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也進入新的歷史階段。2016年,中菲兩國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菲律賓共和國聯(lián)合聲明》,聲明中雙方表達了在教育領域簽署合作協(xié)定和諒解備忘錄的意愿。2018年,兩國領導人舉行會談,規(guī)劃兩國關系未來發(fā)展,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菲律賓共和國政府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15]。在教育領域,雙方充分肯定了包括職業(yè)技術教育與培訓在內(nèi)的教育交流對增進兩國了解與友誼的重要作用,積極鼓勵雙方教育行政部門及各級各類教育機構(gòu)積極開展務實合作,并確定了中方于2019-2021年在原有基礎上每年向菲方新增50個中國政府獎學金新生名額。同時,雙方表示將共同落實兩國《文化合作協(xié)定2019年至2023年執(zhí)行計劃》,鼓勵兩國文化機構(gòu)和團組加強交流合作。此外,中方將啟動在菲律賓設立中國文化中心,雙方支持兩國省市間締結(jié)更多友好省市關系,以促進民心相通。同年,在博鰲論壇簽署的《關于菲律賓英語語言教師來華工作的諒解備忘錄》正式落實菲律賓英語教師在華工作安排,表明中方認可菲律賓教師在高等教育機構(gòu)擔任英語教師的資格和能力,以及雙方致力于保護和促進有關教師在工作中的福利,為促進中菲兩國語言交流奠定了基礎[16]。2019年8月,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的共同見證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同菲律賓高等教育委員會主席維拉交換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菲律賓共和國高等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2019-2024)》[17],進一步深化中菲在高等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此外,在科研合作與教育產(chǎn)業(yè)方面,雙方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部分高校與菲律賓高校展開各領域的合作,例如,為全面推進與菲律賓在海洋領域的科技合作,中國海洋大學與菲律賓八打雁國立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與菲律賓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等,中菲雙方加強雙方科技合作交流、充分發(fā)揮相對優(yōu)勢潛力巨大。2016年10月,中菲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和菲律賓共和國旅游部旅游合作諒解備忘錄執(zhí)行計劃(2017-2022)》,以促進兩國在教育、新聞、文化、媒體等領域交流,促進地方合作與民心相通。此外,中菲開始開展教育產(chǎn)業(yè)的合作,2018年9月,中菲教育產(chǎn)業(yè)合作論壇在京舉行,論壇以“聯(lián)通‘一帶一路:文化、人才與教育”為主題,聚焦如何建立和發(fā)展特色教育體系,促進中菲兩國教育在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上的合作。[18]

      三、“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菲高等教育發(fā)展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我國與菲律賓高等教育的合作從小到大逐步發(fā)展起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中菲高等教育合作僅處于初步階段,與其他沿線國家相比,各方面仍有待完善。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下,中菲高等教育合作的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诖耍瑸楦玫匕l(fā)揮“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作用,深化和完善中菲高等教育合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加強教育政策交流,健全立體合作機制

      在高等教育政策合作方面,中菲簽訂的高等教育合作協(xié)議總體數(shù)量較少,且已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大多停留在理論指導和強調(diào)合作方面,缺乏較為深入實際的指導政策,因此要深化教育合作的水平,擴大開放力度,并給予與教師交流、合作研究等方面的協(xié)議更多的關注。同時大力發(fā)展雙邊合作機制,注重雙方合作的積極性,聚焦探索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如建立穩(wěn)定的辦會機制,逐步構(gòu)建相對完善的合作體系。在形式上,應該利用既有的平臺,并根據(jù)“一帶一路”倡議規(guī)劃設計的高等教育合作項目,努力創(chuàng)新合作形式,豐富活動內(nèi)容,鼓勵有關機構(gòu)根據(jù)菲方發(fā)展定位、傳統(tǒng)學術優(yōu)勢、合作基礎等來選擇合作方式,設計和開展活動等。[19]

      (二)推進中菲互訪留學,完善各獎學金體系

      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生教育是助推“一帶一路”倡議中民心相通的重要一環(huán)[20]。因此,促進中菲雙方互訪留學是推進中菲高等教育合作的應有之義。一是要合理設置中國政府獎學金和社會獎助學金,包括地區(qū)、高校、企業(yè)等多種形式的獎學金項目。例如,菲律賓的“中國大使獎學金”,是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專項資助品學兼優(yōu)但家庭困難的菲律賓學子的一個永久性基金,以發(fā)揮中菲交流橋梁的作用。二是要完善留學生入學考核標準、建立多樣化的輔助教學形式[21]。同時開設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課程,如通過實施產(chǎn)學研國際化教育,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菲方所需要的國際化人才等,助推菲方來華留學教育的發(fā)展。三是通過政策、資助等形式鼓勵中方學生赴菲訪學交流,并致力于加強兩國的文化交流,以吸引中國學生赴菲求學。同時鼓勵中菲搭建合作辦學平臺,進一步促進雙方在教育、文化領域的共同發(fā)展。

      (三)增強絲路人文交流,著力推進民心相通

      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是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徑?!耙粠б宦贰钡慕ㄔO需要盡最大努力讓社會力量、民間力量澎湃起來,通過人文交流著力構(gòu)建“心絲路”,大力推進中菲兩國民心相通。其一,要豐富人文交流的內(nèi)涵,完善“一帶一路”理論支撐體系,建設中菲人文交流的文化長廊。例如,鼓勵孔子學院和孔子學堂的建立,并開展類型多樣的文化交流合作項目。其二,鼓勵菲方學者展開對中國課題的研究,與菲方進一步增強在教育領域研究與合作的力度,同時加強“絲綢之路”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促進各方對不同文化的理解,不斷增強互信,拓展友誼。其三,促進中菲雙方友好城市關系的締結(jié),為實現(xiàn)教育國際化合作和深化文化交流奠定堅實基礎,著力提升菲方合作熱情與期待度,夯實民意基礎。此外,加強對中菲關系質(zhì)疑聲音的答疑解惑,發(fā)揮好“一帶一路”的積極影響,通過民心相通統(tǒng)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菲高等教育合作。

      參考文獻:

      [1]伍金球.菲律賓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經(jīng)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高教探索,2006(1):72-75.

      [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菲律賓國家概況[EB/OL].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 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452/1206x0_ 676454/,2019-09-07.

      [3][4]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Data and Indicators: AY 2009-10 to AY 2018-19[EB/OL].https://ched.gov.ph/wp-content/uploads/2019-Higher-Education-Indicators.pdf,2019-09-09.

      [5]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Top Universities[EB/OL].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9-09-07.

      [6]UIS Statistics. Education[EB/OL].http://uis.unesco.org/en/country/id?theme=education-and-literacy,2019-09-09.

      [7][8]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UIS Statistics.Education[EB/OL].http://data.uis.unesco.org/Index.aspx,2019-09-08.

      [9]黃建如,柯莉群.菲律賓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實踐與利弊[J].東南亞縱橫,2012(2):71-75.

      [10]柯莉群.菲律賓高等教育國際化述評[J].東南亞縱橫,2011(9):34-37.

      [11]UNESCO UIS. Global Flow of Tertiary-Level Students[EB/OL].http://uis.unesco.org/en/uis-student-flow#slideoutmenu,2019-09-08.

      [12]PIJANO C V.菲律賓高等教育質(zhì)量保障體系及實踐[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9,29(3):51-53.

      [13]National Institution for Academic Degrees and Quality Enhanc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and Accreditation: The Philippine Experience[EB/OL]. http://www.niad.ac.jp/n_kokusai/intl_ engagement/seminar/12_no17_paascu_slides.pdf,2019-09-09.

      [14]中國僑網(wǎng).中國教育國際交流會與菲律賓華教中心簽訂備忘錄[EB/OL].http://www.chinaqw.com/news/200610/15/66583.shtml,2019-09-08.

      [15][1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wǎng).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菲律賓共和國聯(lián)合聲明[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11/21/c_1123748479.htm,2019-09-08.

      [1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網(wǎng).中國與菲律賓交換高等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908/t20190830_396670.html,2019-09-09.

      [18]光明網(wǎng).中國和菲律賓教育產(chǎn)業(yè)合作論壇在京舉行[EB/OL].http://edu.gmw.cn/2018-09/07/content_31040055.htm,2019-09-07.

      [19]周谷平,羅弦. 推進中國-東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意義與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 2016(10): 37-41.

      [20]王軍.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的基本定位與對應策略[J].中國高教研究,2014(8):88-92.

      [21]黃巨臣.“一帶一路”倡議下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路徑[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7(11):59-64.

      編輯 徐玲玲? ?校對 呂伊雯

      猜你喜歡
      高等教育菲律賓發(fā)展趨勢
      2022年上半年菲律賓大米進口增加近30%
      7.0級強震襲擊菲律賓
      論企業(yè)管理模式與企業(yè)管理現(xiàn)代化
      快速原型技術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及發(fā)展趨勢
      鄉(xiāng)鎮(zhèn)配網(wǎng)規(guī)劃及未來發(fā)展趨勢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
      分析我國品牌營銷的管理及發(fā)展問題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1:55:52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cè)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nèi)涵、路徑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3:44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43:27
      信阳市| 皋兰县| 长垣县| 墨脱县| 揭阳市| 大悟县| 丹东市| 孝义市| 台江县| 东至县| 杭州市| 江北区| 河曲县| 自贡市| 道真| 云南省| 东丽区| 慈利县| 罗平县| 平山县| 涡阳县| 广州市| 拉孜县| 密云县| 蛟河市| 来凤县| 罗江县| 怀仁县| 仪征市| 宁都县| 彭山县| 合江县| 高尔夫| 油尖旺区| 建瓯市| 方正县| 秦安县| 日土县| 高平市| 仲巴县|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