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鵬
文/龍門縣天堂山學校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學生感到其概念嚴謹、推理周密、難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采取從理論到理論、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能使學生厭煩疲勞,昏昏欲睡,課堂氣氛沉悶而缺乏活力。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巧妙激疑,成為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學習、提高物理課堂學習效果的必要條件。物理課堂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一些自己的見解。
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是教師,一堂課上得好與壞,這跟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步驟、方法以及創(chuàng)設的課堂情境有很大的聯(lián)系。我們的課堂要讓學生的心情激蕩,使他們感到物理學知識神圣,有魅力和詩意,才能在愉快的氛圍和環(huán)境中,進發(fā)激情,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意愿。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往往要因人而異,因課而異。教師可以運用風趣、詼諧機智的語言來創(chuàng)設情境,使教學生動風趣。這樣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進行自我心理調整,帶著愉悅的心情上課,選擇適當?shù)臅r機,巧妙地應用風趣語言開導學生,讓其產生共鳴,從而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物理教學中,有許多漸變的、動態(tài)的物理過程需要描述,這用傳統(tǒng)的方法很難解決,雖然老師花較多時間寫例題、畫圖,但總有一批學生由于缺乏想象力,在這個問題上形成思維障礙,感覺物理抽象、空洞,難于理解,從而對學習物理失去信心,產生畏懼情緒。而現(xiàn)在我們卻可以利用計算機來模擬各種難于想象的過程或空間變化,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興趣,又能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而且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用信息技術來模擬動態(tài)的物理過程,如學習“凸透鏡成像”問題時,可以用課件來模擬各種成像情況;在教學光的反射和折射的難以理解或難以想象的物理概念、模型時,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十分直觀的解釋、演示出來;在學習多普勒效應時,用多媒體放映出火車進站和出站的聲音及飛機從某人的頭頂上空飛過的聲音,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感覺音調的不同。這樣,使學生充分理解了這些概念。用多媒體課件模擬物理現(xiàn)象、過程,可變抽象為直觀、形象、生動、感染力強,有助與理解和記憶,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抽象思維的能力。同時,這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利用多媒體可以使我們的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充分發(fā)掘學生的長處與閃光點予以贊揚和鼓勵,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好方法。馬克·吐溫說得好:靠一句美好的贊揚我能活上兩個月。實踐證明,教師對學生的贊美與表揚是非常必要的,它會給學生帶來成功的滿足感和愉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添師生間的親和力和向心力,使我們的教育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當然,贊揚要把握分寸、語言得體、恰倒好處,不能隨意亂夸,否則適得其反,事與愿違。例如,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向教師質疑,讓課堂充滿問題,倡導“沒有錯誤的問題,只有不完善的答案”,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批判性、發(fā)散性思維。我主張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而是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的設計師和引路人,學生疑難問題的解答人;教師也不再是課堂教學的唯一權威,而是課堂討論的平等參與者,啟發(fā)學生質疑問難的積極倡導者。
凡是課本上規(guī)定的實驗我都認真做好,同時還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實驗。例如,將一只雞蛋放入裝滿水的燒杯中,蛋沉底,用竹棒攪動杯中水,蛋上浮,學生驚奇。此時,我告訴學生空心的竹棒里裝有細鹽,鹽溶于水,溶液密度變大,雞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使學生掌握了物體的沉浮條件。此外,我還將故事法、游戲法、辯論法、演示法、競賽法等激發(fā)興趣的做法引入課堂,以趣激學,始終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作用很大。
總之,物理知識本身雖有一定的難度,物理學習同時也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該門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具有實際作用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發(fā)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利用智慧與合理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課堂中,感受到物理知識的博大精深,體驗到物理的魅力,進而提升整體的物理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