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進入發(fā)展的新時代和新階段,我國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遇到了新問題、新挑戰(zhàn)。高中政治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由于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的不足,使得其教學效率相對低下,達不到教學預期。在新時代背景下,推行互動式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尤為重要,是完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教師的主動創(chuàng)造性、活躍課堂氛圍的有效方式,而如何有效開展互動式教學成為高中政治教學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因此,本文首先敘述開展有效互動式教學對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意義;隨后,結(jié)合我國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對我國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將詳細闡述高中政治教學中開展有效互動式教學的策略途徑。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開展;互動式教學
一、 開展有效互動式教學對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 增強高中政治教學的趣味性
高中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階段,學生在該階段所學習的知識以及課程都是較為廣泛、較為復雜的,因此課業(yè)繁重成為高中學習的主要特點。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國的高中教學一定要重視方式、方法,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而高中政治教學由于其學科特點,導致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僅僅通過必考學科的強制性要求學生學習。而互動式教學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樣的情形,通過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相互傾聽,使得教師與學生能夠在一個問題之上平等討論,容易激起學生探索問題的欲望和興趣,對培養(yǎng)其主動思維、探究創(chuàng)新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二)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改革發(fā)展,我國的教育目標從傳統(tǒng)的知識教育為主轉(zhuǎn)變?yōu)榈轮求w美勞綜合素質(zhì)教育為主,十分重視對學生的主動學習、邏輯思維等長遠性學習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同時高中政治教育作為引導樹立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學科,能夠?qū)ξ覈瞬沤ㄔO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而,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顯得空洞、乏味、單一,既沒有將政治知識的理論很好地運用于實際,也在提高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方面積極作用不夠,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但是互動式教學能夠很好地彌補這樣的教學缺陷,通過互動式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能力,這對于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都有積極作用,再者教師在與學生討論相關課本知識的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有所用,知行合一,有利于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
(三) 鞏固理論知識
從傳統(tǒng)教學方式來看,高中政治學習中一直有死記硬背、背了就能考高分的固有思維,加之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理念、方法等方面創(chuàng)新能力不夠,使得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一直顯得乏味、無趣,不能引起學生共鳴,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互動式教學方法的出現(xiàn),創(chuàng)新性地完善高中政治教學的模式與理念,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生動討論,將高中政治抽象的概念轉(zhuǎn)化為更易理解的知識體系,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鞏固學生的政治知識,并有利于學以致用,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二、 我國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一) 在互動教學中,基礎知識傳授不到位
我國的高中政治是樹立、培養(yǎng)學生三觀的關鍵科目,因此其中的基本知識與概念不得發(fā)生混淆,不然,不利于學生明辨是非,堅持正確的價值選擇,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其次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響應國家教育體制改革,我國高中政治學習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互動式教學,該教學模式既能夠豐富課堂內(nèi)容,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真正實踐過程中卻發(fā)現(xiàn)其存在問題,其中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基礎知識的教授不到位,因為過多的時間用于討論和探究而忽視了對基本理論的學習。互動式教學雖然應該做到教師與學生積極談論相關問題,但這一過程一定要建立在基礎知識牢固的前提上進行。這并不是鼓勵傳統(tǒng)的輸送式教學模式,這是確保教師在開展互動式教學時,學生能夠聯(lián)系起所學知識,實現(xiàn)知識互聯(lián),達到互動討論順暢,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重視此類問題。
(二) 教師的針對性不夠明確
在高中政治互動式教學過程中,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教師的針對性指導不夠明確,評價不夠客觀。因為互動式教學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進行的討論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能很好地對學生的思維、邏輯、觀念有一個直觀、明顯的判斷。但是大部分教師在進行互動式教學過程中,面對學生討論、回答缺少客觀性評價,總是一味地表示肯定,在指出學生的思維問題以及知識漏洞上顯得蒼白。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長久學習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對于學生改正觀點、理清知識架構(gòu)是毫無推動作用的,教師應積極重視這一問題,給學生適當?shù)脑u價。
三、 高中政治教學中開展有效互動式教學的策略途徑
(一) 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一直在課堂中處于主導者的角色,單純通過教師講授進行輸送式教學模式,助長高中政治“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不利于營造氣氛活躍的政治課堂。其次,在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雖然在課堂上有一定的交流,但是這種交流僅僅存在于知識問答的層面里,沒有對相關問題平等、開放地進行討論,大部分問題不能達到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作用。因此,傳統(tǒng)的高中教學模式是不利于開發(fā)學生思維的,傳統(tǒng)的互動式教學也是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的。為了在教學中實現(xiàn)真正的互動式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有準備地精心選擇政治知識的相關話題,并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討論。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秀之處,用積極、正面的話語鼓勵學生,使學生有受到賞識的感覺,更好地彰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發(fā)言、積極討論。例如,在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的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第二課《我國國民的政治參與》中,教師在教授相關基礎知識的同時可以不斷增強與學生的溝通,提高課堂互動率,幫助學生不斷地提高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應該制定好、挑選好在課堂之上的互動話題,如可以提出日常生活中的政治參與行為,讓學生回想起在生活中參與過的政治行為,并令其討論并說出自身的經(jīng)歷以及看法。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多鼓勵學生參與互動,可以通過“針對這樣的途徑,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怎么看待這樣的政治參與問題?”“你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這樣的類似話語來鼓勵學生進行發(fā)言,以此來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二) 通過團體討論形式,達到互動教學的目的
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突出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鉆研的能力,這樣的互動教學才是活躍的,有活力的,可持續(xù)的。所以,教師在進行基礎知識講授過程中,應該多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團體討論,學生在掌握一定的相關基礎知識后,結(jié)合自身的觀點和看法通過自主探究、自主學習不斷對其話題進行深入討論。其次,小組團體討論并不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也應該參與其中,發(fā)揮其指導、講解的作用。不是自由放任學生進行討論,要不斷強調(diào)、提醒學生,在正確的方位中尋找答案,學會幫助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面對學生的錯誤理論也要及時、正確地指出來,并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政治知識,形成學生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例如,在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四單元“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第十一課《經(jīng)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關于經(jīng)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的問題,并且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對其進行討論與分析。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其提示經(jīng)濟全球化對我國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引起學生積極思考,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知識誤區(qū)與漏洞并予以改正補充,達到互動式教學的目的,從而在教學中無形地貫徹了新課標,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
(三) 重視課程導入工作
教師在進行知識點講解中,在開展互動性教學時,一定要重視課程的導入和知識的引導工作。只有將學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覺導入于課程中,才能夠高效地有序、有針對性地開展互動式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其次,高中政治的科目特點便是引入探究,尊重認知規(guī)律,通過一個問題逐漸引入政治知識,并繼續(xù)探究下去,這便是進行高中政治教學的關鍵過程,是互動性教學的前提與基礎。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3的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第五課《文化創(chuàng)新》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前讓學生有目的性地進行課程預習使得其對該章節(jié)的學習有一個很好的知識架構(gòu),提高聽課效率,并且可以提出“列舉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繁榮民族文化的例子”這樣的問題,引發(fā)學生進行政治學習,為互動式教學打下基礎。此外,還要通過社會熱點進行知識導入,既讓課堂接地氣,富有生活氣息,也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如可以通過近幾年熱放的《上新了故宮》等綜藝節(jié)目進行課程導入。通過這樣的導入工作,可以讓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對后期的互動式教學有巨大的促進作用,能夠在絕大程度上活躍課堂氛圍,突破死氣沉沉的傳統(tǒng)政治課堂。
四、 結(jié)束語
高中政治教學作為我國高中教育的關鍵學科,深受國家、社會以及相關人員的關注與重視,然而教學質(zhì)量,教學水平的高低與教學模式、理念、方式密不可分。具有趣味性,目的性,延展性,針對性的互動式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轉(zhuǎn)變教育發(fā)展方式,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水平。由于教學實際是不斷變化的,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發(fā)現(xiàn)新問題,提出新思路,改變教學模式,轉(zhuǎn)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zhì)量,在互動式教學的基礎上不斷打造形成自身獨有特點的教學新型模式。
參考文獻:
[1]姜曉艷.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開展有效互動式教學[J].家教世界,2012(22):38.
[2]馮小紅.構(gòu)建高中政治課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34):66.
[3]古瓊.新課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課體驗式教學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4(42):31.
[4]陳常進.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8(9):83-84.
作者簡介:張偉芳,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甘谷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