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洲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漸推進以及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廣,于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合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工作已經成為當代學科教育工作者的共識,而對于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來說,基于以往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教學模式落后、學生學習興趣較低的問題,結合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培養(yǎng)就初中數學教學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成為當前初中數學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主要途徑。對此,基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培養(yǎng)工作,詳細分析了激發(fā)學生逆向思維意識和提高學生逆向思維技巧的具體方法,旨在給予廣大初中數學教師可行的幫助和建議,并從根本上促進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發(fā)展與進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逆向思維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培養(yǎng)方法
長期以來,初中數學作為初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始終在延伸小學數學和鋪墊高中數學層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但是,從我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情況來看,與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有著更加枯澀的數學理論和更加抽象的數學概念,因此數學普遍很難就初中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進而不僅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全方面數學素養(yǎng)。對此,依托于逆向思維能力培養(yǎng)來開展初中課堂教學,一方面可以有效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解題思路,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知識,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基于逆向數學概念,加深學生基礎概念理解
根據多年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造成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較差的主要成因在于初中數學涉及大量基礎概念。其中,面對基礎數學概念,多數學生并非不具備較為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但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很多教師多以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主要教學形式,因此便使得學生很難就基礎概念進行系統(tǒng)理解,最終導致其根本無法有效跟隨教師的教學進度。對此,可依托于逆向思維方法,結合數學概念中的逆向要素,在鞏固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技巧。例如,在學習“線段中點定義概念”時,教師可借助“若M是線路AB中點,則M把AD分為兩個相同部分”和“把線路分成兩個相等部分,劃分點位線路中點”從正逆兩個角度就“線段中點”概念進行詮釋,在加深學生概念理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使其能夠充分應對各種枯燥數學概念并徹底規(guī)避數學概念難以理解給學生帶來的學習困難問題。
二、基于逆向數學公式,打破學生刻板思維定式
在傳統(tǒng)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保障課堂教學能夠按時完成教學計劃,教師多采用較為固定且死板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而這樣雖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得分能力,但并不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意識,不僅違背了現(xiàn)代教育理念,同時也不利于課堂教學工作的健康發(fā)展。對此,可依托于數學公式的逆向應用,鼓勵學生采用逆向變形方法進行公式運用,在為學生提供多樣化解題思路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逆向思維創(chuàng)造意識,最終不斷打破學生的刻板思維定式,并促進學生逆向思維及發(fā)散思維的有效構建。例如,在學習完全平方公式及平方差公式相關內容時,教師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平方公式與平方差公式的內在聯(lián)系,幫助學生在確定(a+b)2=a2+2ab+b2與(a-b)(a+b)=a2-b2間互逆關系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解題方法,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技巧。
三、基于逆向思考模式,培養(yǎng)學生觀察創(chuàng)造能力
通常來說,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需要涉及大量的數學定律,且同一數學題目的解題過程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解題技巧,這意味著學生必須系統(tǒng)掌握所有的數學運算定律,并能夠于解題過程在最短時間內確定解題方法。對此,可依托于逆向思維模式,通過逆向使用數學定律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簡便的解題思路,幫助學生在拓寬解題模式的同時提高其自身的逆向思維理解。例如,在解答“2x2+(p-2)x+■=0”一題時,由于題目指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根為正方形的內切圓半徑和外切圓半徑,因此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數形結合原理,就題目進行逆向推導,最終通過模擬正方形解出p的值,并確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根解。
四、基于逆向知識總結,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
在實際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我們往往會涉及指出三個條件,寫出由兩個條件推導另一個條件的可行命題之類的題目,而對于此類題目,其一方面考量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對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有一定要求。對此,教師可依托于逆向知識總結,不斷引導學生掌握基礎數學知識尤其是概念知識的逆向推導過程,在加深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同時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網絡。例如,在解答“求在△ABC中,①AB=AC;②AP=AQ;③∠ABP=∠ACQ中所有兩個條件推導第三個條件的真命題”一題時,教師便可借助逆向知識總結方法,鼓勵學生按部就班地就不同條件的內部聯(lián)系進行分析,最終于逆向推導中找尋正確答案,于逆向思維中提高自身逆向思維能力。
綜上,本文基于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逆向思維教學方法,詳細分析了于逆向數學公式、逆向數學概念、逆向思考模式和逆向知識總結中培養(yǎng)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具體方法,其中,面對逆向思維能力培養(yǎng)對于初中學生的重要意義,教師只有進一步轉變教學思想,積極使用更加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意識,促進課堂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繼良.基于初中數學逆向思維方法培養(yǎng)的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7(8).
[2]楊潔.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逆向思維的開發(fā)與探索探析[J].文理導航,2019(14).
[3]姚麗竹.加強初中生數學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8(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