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玲
“你認為是這樣就是這樣咯?!庇泻荛L一段時間,每次談完話,小T 總是這樣回應我,然后就是長久的沉默。小T 其實是一個非?;钴S和優(yōu)秀的學生,記得剛?cè)胄r,班級競選班委,從“宣傳委員”“生活委員”到各科課代表他都會積極參加。當我擔心他是否有足夠的精力時,他總是特別自信地說一句“我可以的”。他繪制的海報常常入選學校優(yōu)秀海報展示,他也被選進信息奧賽班,他的學習成績在班級名列前茅??墒且欢螘r間后,我發(fā)現(xiàn)他也是被班級同學“投訴”最多、被任課教師反映上課紀律最不好的那一個。
“老師,今天大家自習課表現(xiàn)很好,就是小T一直在和后面同學吵來吵去,影響大家學習?!薄袄蠋?,小T 總喜歡故意捉弄別人?!薄@是一節(jié)自習課后學生向我“投訴”的內(nèi)容。
小T 已經(jīng)不止一次在課堂上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了,我覺得我有必要跟他好好談談,于是我按照自己總結(jié)的師生交流流程——批評、鼓勵外加期望——與小T 談話。在交流過程中,他一直低頭聽著,絲毫沒有回應,等我說完,回我一句:“我知道了?!蔽蚁耄@下應該會好了吧。
可是,隔天自習課后,值日班長又開始跟我控訴:“老師,小T 自習課拿別人東西,找別人講話,還故意說笑話引大家笑?!弊蛱靹倓偨涣鬟^,也表示知道了,怎么轉(zhuǎn)頭就變卦了呢?心里想著這些,我難免有些生氣。于是我再一次把小T 叫出教室,很生氣地批評了他。當我問他原因時,他始終低頭不語,被問到實在沒辦法時,他才淡淡地回了一句:“你們認為是這樣就是這樣咯,沒什么好說的?!彪S之而來的就是沉默、長久的沉默,不管我再和他說什么,他就是不回應。班級常規(guī)上他依舊我行我素,只是對他原先熱愛的班級事務不再那么精力充沛,也不那么熱衷參與。
在“冷場”一段時間后,我開始尋找“破冰”的時機。我首先聯(lián)系小T 的家長,進行了一次家訪。在和家長的溝通過程中,我了解到家長對他有很高的期望和嚴格的要求,他對自己也有要求,總是會努力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有著很強的自尊心。接著,我又找一些學生聊了聊對他的看法。在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我了解到:大家很喜歡小T 的熱心,也欽佩他在美術(shù)、計算機、數(shù)學等方面的天賦,但他總會在課堂上做些事情吸引別人的注意,影響別人聽課和自習,這讓大家很苦惱。
一次小測驗,班上的學生整體發(fā)揮得都不太理想,包括小T 在內(nèi)。于是我抓住時機,嘗試“破冰”。我知道,對于學習成績一向比較好的他來說,學習是他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也是他最愿意與人交流的話題。我以分析試卷為由,請他談談對這次考試的看法。果然,談到學習,他頓時充滿了自信,從題目的類型、出題的意圖到這次自己的失誤,分析得頭頭是道,甚至還給我提了一些教學的建議。我對他表示了認可和肯定,乘機跟他聊起了他近期的表現(xiàn)。說到這個話題,他有些委屈。他說自己說笑話是為了讓大家放松一下,而且每次同學們都很開心;他說上課時跟同學互動,同學也回應了,他覺得這是同學關(guān)系好的一種體現(xiàn);他說很多時候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可是負責班級紀律的同學只會記他的名字,老師也總批評他一個人。他的話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我已經(jīng)習慣于把學生的問題標簽化,習慣于處理問題流程化,卻忽略了學生真實的認知和需求。
通過交流,我發(fā)現(xiàn)他在班級做的一些事情是為了獲得大家的認同,只是用錯了方式。我告訴他,想跟同學友好相處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方法用錯了。我把提前調(diào)查到的同學們的想法告訴他,讓他了解其他人的真實看法。當他意識到自己的做法不合適時,我進一步告訴他:“同一件事情放在不同的場合,可能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說話,課間和同學交流、聊天、開些小玩笑可以促進同學間的友誼,但是在上課期間這樣的話就可能會影響自己,也影響他人聽課?!边@一次他沒說“我知道了”,但從他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他這次是真的知道了。
總的來說,小T 是個積極努力上進的學生,他渴望表現(xiàn)自己、渴望得到認可,可是他用的方式太過于自我,所以才沒辦法獲得同學的認同。這次交流后,我一方面指導他用合適的方式與同學相處,一方面為他提供展示的平臺。我放大他在繪畫方面的能力,突出他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優(yōu)勢,每當老師或同學有相關(guān)方面的需求時,我總是會請他幫忙,而他每次都能又好又快地完成。我一邊有意識地對小T 進行指導,同時也開始對班級全體學生進行引導。我在班級開展了一項關(guān)于如何獲得別人的理解和尊重的問卷調(diào)查,同時結(jié)合調(diào)查結(jié)果,組織開展班會活動,讓學生談自己對理解和尊重的認識、談如何才能做到理解和尊重、談如何才能獲得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展示的平臺促進能力的提升,交往的指導促進了意識的轉(zhuǎn)變。在我的一系列有意識的引導下,班上的學生開始重新認識小T,他們學會了同學間如何互相理解和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同學間如何互相幫助和提出合理化建議。班集體的認可給了小T 很大的動力:他開始主動為大家服務,主動輔導同桌學習,為班級畫宣傳畫……
每個生命個體都是獨特的,作為班主任,尊重生命個體的獨特性,在此基礎上促進他們的成長、不斷發(fā)展進而完善,是我們的教育使命之一。所以,班主任要真正走近他們,傾聽他們的心聲,發(fā)揮同伴教育的優(yōu)勢,才能更好地促進個體生命和集體的共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