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東 張方芳 林佳 蔣彬 周亞峰 蔣廷波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在心內科臨床帶教工作中采取臨床路徑式教學法的價值。方法 針對2018年1—7月在該院心內科接受臨床帶教的實習生共計60名進行回顧性分析,抽簽法分組為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30名。對照組中實習生接受常規(guī)的傳統(tǒng)式教學法,觀察組中實習生接受臨床路徑式教學法,評估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分數以及對帶教的滿意度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操作考核、理論考核以及接診能力考核分數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中帶教滿意度顯著比對照組要高(P<0.05)。結論 在醫(yī)院心內科臨床帶教工作中運用臨床路徑式教學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理論、操作能力,增強接診水平,改善學生對帶教工作的滿意度,具有較高的價值。
[關鍵詞] 臨床路徑;教學法;臨床帶教;接診能力;心內科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c)-000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adopting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ethod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cardiology. Methods A total of 60 interns who received clinical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from January to July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sampling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erns received the conventional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inter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clinical path-based teaching method to evaluate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and the 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Results The operation assessment, theoretical assessment and attendance ability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ethod in clinical cardiology of hospital cardiology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students' theory and operation ability, enhancing the level of consultation, and improving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teaching work, with high value.
[Key words]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ethod; Clinical teaching; Acceptation ability; Cardiology
當前在醫(yī)院對實習生的臨床技能培養(yǎng)是一項重點任務,但是教師在帶教過程中采取的方法缺點明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方向感也不佳,導致學生在實習階段的學習效果不盡人意。臨床實習是每個醫(yī)學生的必修內容[1],此階段的實習目的是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使理論知識學有所用。同時,過硬的心理素質,認真的專業(yè)態(tài)度,扎實的醫(yī)療操作技能都是成為一個醫(yī)師必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這些素養(yǎng)在臨床實習階段皆能夠有所收獲[2]。該院為更好地讓實習生在較短的4周時間內將常見疾病的臨床治療方法掌握,于2018年1—7月間對心內科的實習生實行臨床路徑式教學法,效果讓人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針對在該院心內科接受臨床帶教的實習生共計60名進行回顧性分析,抽簽法分組為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每組30名。對照組實習生男6名,女24名;年齡在19~22歲,平均年齡為(21.03±0.34)歲。觀察組實習生男7名,女23名;年齡在19~23歲,平均年齡為(20.41±0.26)歲。兩組之間常規(guī)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的帶教老師資質和教學水平較為接近。對照組學生跟隨帶教老師一起值班,不單獨看管具體的病床,即遵循傳統(tǒng)的“一對一”帶教模式;給予觀察組的學生統(tǒng)一的臨床路徑式帶教計劃,任命心內科教學干事為組長[3]。其次,依照心內科實習教學大綱和常見疾病最新版治療手冊,并結合心內科的實際情況,將該院心內科最為常見的疾病種類作為必須掌握的重點,制定出一份具有心內科特色的實習路徑表。疾病的理論要點、問診要點、查體要點、診斷思路、治療原則、重點醫(yī)囑、出科考核等內容皆應包括在實習路徑表內。第一階段:在學生進入科室實習的前2 d,帶教老師為學生講解科室規(guī)程、工作流程與特點以及操作規(guī)范等,并教會學生如何書寫病歷書,發(fā)放3種疾病的臨床路徑表[4]。在學生領取到實習路徑表后,組織學生熟悉了解路徑表,為學生講解常見3種疾病的基本知識和特點。第二階段:學生在前2 d完成第一階段學習后,帶教組長為每位同學分配3張床位,同時將學生分派給帶教老師。每位學生針對每個病種的患者,接診人數不應低于4例,且在每次接診患者時應采取臨床路徑的知識進行診斷以及開具醫(yī)囑。每個帶教老師對自己學生的每次接診情況應按照mini-CEX 考核方式進行考核評價,并將學生的不足之處反饋給他,幫助其修正不足。這一階段主要是對學生的臨床基本技能進行培養(yǎng),普及學生的臨床醫(yī)學常識,整個第二階段持續(xù)至第四周的周三。評價考核安排在第四周進行,有教學干事進行出科考核,并組織學生和帶教老師在周五晚上進行集體討論[5],學生將自己的問題在討論會中提出,帶教老師和組長對問題進行詳細解答,幫助學生舉一反三,隨后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學生在討論會上完成自測以及接受教師的考核評價。評價指標共有3項,分別為理論考試、出科考核以及學生滿意度的調查。
實施教學路徑方案:科室主任和教學干事對整個實習過程的進行監(jiān)督。實習路徑表在學生實習之前進行發(fā)放,教學干事向教師和學生詳細講解路徑表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項,并指導和督促其在實習過程中正確規(guī)范的使用路徑表。同時在出科前采用優(yōu)化的mini-CEX方式進行考核,將成績進行記錄[6-7]。
1.3? 評價指標
1.3.1 實習效果評價? 在實習結束之前需對實習效果進行評價,主要采取出科考核和理論考試兩種方式:(1)出科考核。為了嚴格遵循隨機的原則進行抽查,對學生進行考核的病種依據當天該學生接診的病種決定,保證較高的公平性和科學性??己藭r間安排在學生實習結束前2 d進行,教學干事?lián)沃鞅O(jiān)考,帶教老師不得參與評卷和監(jiān)考。主要對兩方面的技能進行考核:①接診能力的考核;②臨床操作技能的考核,前者包括病史詢問、體格檢查、人文關懷、臨床判斷、衛(wèi)教咨詢、組織效能、整體表現(xiàn)等內容,后者則包括電除顫、心肺復蘇等內容。兩種考核成績皆采用百分制進行計算,更符合平常的習慣。(2)理論考試。理論考試時間安排在技能考試之后更加合理科學,同時兩組學生的考試題目應保證相同。試卷的難度適中,可針對學生的實習情況對常規(guī)的命題進行一些改動,但不能偏離實習大綱。
1.3.2 學生對帶教滿意度調查? 在考核結束后,組織學生對帶教的教學滿意程度進行評價,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
1.4? 統(tǒng)計方法
對研究中的兩組數據使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和(%)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分數
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操作考核、理論考核以及接診能力分數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兩組學生的帶教滿意度情況
研究顯示觀察組中帶教滿意度顯著比對照組要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傳統(tǒng)帶教模式的弊端
近年來,醫(yī)鬧事故的頻發(fā),讓僅僅接受過理論知識學習的醫(yī)學同學對踏入真正的臨床實踐操作多了不少擔心和顧慮,同學們越是害怕、膽怯,就越不敢大膽地去實踐,難以充分地把自身的理論知識完全運用在臨床實踐中,這對實習生和患者兩方面來說都不是一個好事。同時,在傳統(tǒng)的帶教模式中,帶教老師往往是直接由教學干事指派給每位實習生,實習生在進入科室后沒有任何的思路和頭緒,只能跟著帶教老師進行機械化的日常工作,所做的工作沒有針對性,目的性不強,思路不夠清晰,實習生也難以從中去總結臨床工作中的重點,加上尚無臨床操作的經驗,更加難以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中。而有些帶教老師由于沒有充分的準備,對知識的講解缺乏嚴密的邏輯性和整體性,對一些知識點進行重復講解或者漏講。因此在傳統(tǒng)的帶教模式下,實習生很難在短短的4周時間里有所收獲和進步。
3.2? 臨床路徑式帶教模式的優(yōu)點
①臨床路徑教學法是針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不足加以改進之后得出的一套系統(tǒng)性強、目的明確的方法,事實證明,采用這種改良后的新方法能大大提高實習的效率,保證學生用最短的時間收獲更多的臨床經驗。臨床路徑教學法將每一個實習生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一一例舉,幫助實習生理清思路,高效完成任務。②對實習生進行事實的監(jiān)督、檢查也是臨床路徑式教學所強調的,及時將實習生的實習進展反饋給帶教老師,有利于帶教老師及時根據每位實習生的實時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同時帶教老師也能通過接診考核表了解學生的問題,并給予幫助[8]。③臨床路徑式教學不僅能夠充分地調動實習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很好地督促帶教老師的責任意識,幫助帶教老師及時更新知識儲備,更加主動幫助實習生取得進步。新方法的實施極大程度地提高了帶教老師的綜合素質。通過實施新的臨床路徑式教學法,絕大多數實習生都順利完成了為期4周的實習。實習生在這4周時間里不僅將自己的臨床理論得以實踐,豐富了自己的臨床實踐能力,還掌握了疾病分析的臨床思維方式。同時在新方法的實施過程中,帶教老師和實習生對雙方的滿意程度均較以往提高不少,也都支持繼續(xù)開展臨床路徑教學法。綜上所述,臨床路徑教學法為實習生和帶教老師都提供清晰的疾病學習流程,制定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學習內容,幫助實習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取得最大的進步,同時新方法的實施一定程度上對帶教老師起到了促進作用,更為規(guī)范的操作方式讓每位帶教老師不得不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責任心,是一項值得廣泛推廣應用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姚曉娟.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綜合內科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8,272(13):171-173.
[2]? 陳晨,李莉,李晶.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內分泌科臨床帶教中的實踐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8,34(19):185,187.
[3]? 趙媛媛.臨床路徑教學法在呼吸內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淮海醫(yī)藥,2019,37(1):110-111.
[4]? 梁雪芬,周玉華,鄒海棠,等.臨床路徑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護生帶教中的實施效果及體會[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8,8(21):44-46,53.
[5]? 譚憲華.使用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對實習醫(yī)生進行帶教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11):243-244.
[6]? 任芳.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心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6):221-222.
[7]? 繆月琴.臨床路徑式帶教法聯(lián)合PBL教學法在手術室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112-114.
[8]? 張謹.臨床路徑教學法在消化內科護理帶教中的實施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7):195.
(收稿日期: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