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長山鎮(zhèn)蒙古族中小學 翟 佳
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書法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具有重要作用。為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教育部于2011年提出《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2013年教育部印發(fā)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明確了書法教育三方面內容:一、基本理念;二、目標與內容;三、實施建議與要求。規(guī)定從2013年春季開學開始,書法教育將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學生將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軟筆書法。
在《綱要》的指導下,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已經陸續(xù)地開展書法課教學,作為一名鄉(xiāng)鎮(zhèn)書法教師,筆者已經有4年的書法教學經驗。在這4年里,通過實踐不斷積累,總結經驗,尋找著適合鄉(xiāng)鎮(zhèn)學校發(fā)展現狀的書法教學形式。
在學校沒有開展書法課之前,學生對“書法”的概念十分模糊,并不知道“書法”為何物?更不知道書法的歷史以及歷朝歷代的書法名家。但對“寫字”有一定的解讀,因為語文課上老師會指導如何“寫字”,語文老師會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正確的“寫字”姿勢,“寫字”內容為語文課要求會寫的生字。但實際上,語文課堂上老師還要教授識字、分析課文、朗讀、寫作等內容,真正指導“寫字”的時間十分有限。因此多數學生書寫并不規(guī)范。
一切工作的開展,首先要明確目標?!毒V要》要求:合理安排書法教育的教學時間。義務教育階段書法教育以語文課為主,也可在其他學科課程、地方和校本課程中進行。其中,小學3~6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用于毛筆字學習。書法課不同于寫字課,書法不同于寫字,書法課程包括教授漢字的一般書寫法則,同時融入書法審美和書法文化教育。為實現這樣的目標,繼續(xù)傳承書法藝術,書法教師任重道遠。
小學低年級學習用鉛筆寫正楷字,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筆順規(guī)則。中年級開始學習使用鋼筆,能用鋼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小學高年級運用橫線格進行成篇書寫,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嘗試行楷字。
從三年級開始,過渡到硬筆軟筆兼學。小學中年級要掌握毛筆的執(zhí)筆要領和正確的書寫姿勢,用毛筆臨摹楷書字帖,接觸經典碑帖。高年級要熟練地掌握毛筆運筆方法,嘗試臨摹楷書經典碑帖,學習欣賞書法作品,感受不同字體的美。
為了達到《綱要》書法的教學目標,我們學校在1、2年級開設硬筆書法課,每周一節(jié),由專門的書法教師負責。3~6年級開設軟筆書法課,每周一節(jié),由美術教師負責。筆者既教過低年級硬筆書法課,也教過高年級的軟筆書法課。由于目標不同,學段不同,教學形式不盡相同。
低年級的硬筆書法課,主要教學形式為硬筆書寫技能指導課。包括:教授學生掌握執(zhí)筆要領,正確的書寫姿勢。教授學生正確的運筆方法,把握筆畫和間架結構。一般教學環(huán)節(jié)分為:學生欣賞與觀察———教師書寫要領指導———學生自主練習———師生共同分析———評價反饋調整。
中年級軟筆書法課包括:軟筆書寫技能指導課、臨摹指導課、書法文化課、作品欣賞指導課、集字訓練指導課、書法綜合實踐課、書寫評價反饋交流課等。這些課型有時會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并不拘泥于單一一種形式。平時中年級教學主要以軟筆書法技能指導課為主,其他課型為輔。
在實際教學中,通常軟筆教學初始年級的前兩節(jié)我先上書法文化課。在書法文化課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首先為學生簡單介紹中國書法的歷史,以及主要書體。學生通過直觀的欣賞經典碑帖的圖片,了解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字體特點,介紹相關字體出現的年代,主要代表作品及其作者。使學生了解書法藝術悠久的歷史,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明確書法學習的意義。其次,介紹書法課必備的基本用品:筆、墨、紙、硯。筆:兼毫,中號;墨:便于攜帶的墨汁;紙:學生用毛邊紙;硯:帶蓋墨盒。除文房四寶外,還需要準備書畫氈、涮筆瓶。最初鄉(xiāng)鎮(zhèn)文具超市可能缺少這些用品,現在網購便捷,可讓學生家長自行購買。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兩節(jié)課在小學書法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充分做好上書法課的精神與物質的準備。
之后的新授課型,便以軟筆書法技能指導課為主,教學環(huán)節(jié)與硬筆相同。在教學中,我上課之前會搜集一些書法名家的小故事講給同學們聽,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書法家的人格魅力,培養(yǎng)他們勤奮、堅韌、刻苦、求知、好學等優(yōu)秀品質。
一學期的學習接近尾聲,我會進行集字訓練指導課與欣賞指導課的整合教學,先指導學生進行作品欣賞,再指導學生進行集字訓練,最終完成一幅屬于自己的作品。欣賞一幅書法作品包括:幅式、正文內容、題款內容、鈐印等,集字作品則在單字練習之后,仿照這樣的格式進行創(chuàng)作。這樣每一學期結束,學生都會完成一幅自己的書法作品,既是鼓勵,也是學習效果的見證。
1.書法教學方法要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小學是一個跨度很大的學段,兒童在這6年里,身體、心理、思維方式發(fā)生著重大的轉變。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占主導,高年級兒童抽象邏輯思維占主導,中年級是過渡階段,因此,書法教學方式應選用易于兒童接受的形式。例如,對于低年級枯燥的筆畫練習,我讓學生通過觀察每種筆畫的形狀,為筆畫起名字,同時附加書寫要點,便于記憶。短撇像刀,名為小刀撇,加上書寫要點:先重后輕小刀撇;點如水滴,名為水滴點,書寫要點:先輕后重水滴點;捺如滑梯,故名滑梯捺,書寫要點:上滑梯、下滑梯、出滑梯,“一波三折”的寫法巧妙的轉化為學生喜歡的游戲。
2.發(fā)揮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書法教學離不開欣賞大量的經典碑帖,因此教師要利用業(yè)余時間搜集素材制作課件,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開闊學生視野,提升自身文化素養(yǎng)。同時,利用借助高清多媒體展臺可以直觀地為學生展示書寫過程,也可以展示學生的作品,便于教師評價指導。
3.書法教師須潛心研習書法。書法教學對書法教師有較高的專業(yè)素質要求,因此作為書法教師,不但需要有扎實的書法基本功,還要不斷提升自己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反思教學,積累經驗。書法教師要每天堅持練習碑帖,鞏固自己的書法功底,并閱讀有關書法歷史、書法鑒賞、書法名家、中國傳統文化等書籍。通過各種學習、比賽多與同行交流。扎實的專業(yè)素質才能保障我們的書法課順利開展。
4.用心營造校園書法文化氛圍。校園文化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審美能力,如果校園文化建設同書法結合,營造濃郁的中國書法氛圍,不但會大大提升校園文化水準,同時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走廊里的名家書法作品、書法家介紹、學生的書法作品展,或者結合重大節(jié)日開展書法展覽、實踐活動,如:書寫春聯,國慶書法展等等,既能提升學生書法書寫技能、書法鑒賞能力,還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世人公認,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就是因為它能顯出驚人的奇跡。無色而具有圖畫之燦爛,無聲而具有音樂之和諧,引人欣賞,心暢神怡?!薄蛞?。書法的教學還在繼續(xù),書法藝術還需繼續(xù)傳承與發(fā)展,書法教學的意義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作為書法教師,不僅要全面落實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目標和任務,促進學生的書寫能力、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不斷提高,更要時刻從學生出發(fā),形成自己富有個性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