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長生
摘 ?要:初中時期的體育鍛煉能夠強健學生的體魄,在學生青春期成長的關鍵時期,讓學生在鍛煉中獲得自我身體素能的提高,田徑運動作為常見的體育活動,幾乎是每堂課體育活動中不可少的“開胃菜”,而田徑的運動訓練強度、訓練量等應結合學生的生理能力決定,了解影響田徑訓練強度的因素,展開訓練的具體分析,回顧運動的步驟與形式,合理把控田徑運動的訓練度,讓田徑訓練在較為科學的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強度;訓練量
引言:
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圍繞學生的體育能力、體育喜好等展開教育,田徑訓練中教師要控制訓練量,避免學生感到過分疲勞,造成身體的拉傷,同時讓學生盡可能突破自我,實現(xiàn)自我能力的發(fā)展,教師應結合傳統(tǒng)的訓練方式,創(chuàng)新田徑的訓練方法,讓學生獲得愉悅感,在田徑運動中形成習慣,強化身體素質,通過不同強度的田徑訓練,提高體育的運動效果。
一、初中體育教學影響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主要因素
1.社會因素
田徑運動雖然是一種較為常規(guī)的運動形式,體育的課堂上少不了田徑運動,但就是由于稀松平常,學生習慣了田徑任務,對田徑活動的興趣不高,任認為田徑運動是教師安排的任務,很少有學生的愛好是田徑,大部分學生的田徑能力都很一般,整體上社會對于部分的籃球運動、體操運動等較為關注,卻對田徑運動的重視度不高,正是由于田徑是常規(guī)訓練項目,才不被學生喜愛。社會層面也很少提及田徑的有關問題。
2.家庭因素
學習中以學生的書面成績?yōu)橹?,對于學生的運動能力關注度不高,部分家長反對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教師很難把控田徑的運動量,在課后展開田徑鍛煉時,學生很少參與,學生在學習上的壓力很大,在體育活動中就很少有精力去參與。
3.教師因素
田徑的訓練形式單一,學生很容易感到疲累,難以形成愉悅感,在田徑運動中,教師沒有對田徑的相關理論與要素進行解讀,與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不協(xié)調,影響訓練質量的提升。
二、初中體育教學優(yōu)化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有效策略
1.完善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體系
在初中體育田徑教學過程中,完善的訓練體系是提升訓練質量的關鍵保障,所以,學校和體育教師應共同商討、研究,構建一個完善的田徑訓練體系,保證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協(xié)調。學校應真正關注學生身體發(fā)育和健康,調整好文化課學習與田徑訓練的時間,避免彼此之間出現(xiàn)沖突,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初中體育教師應制訂一個科學合理的田徑訓練計劃,在課堂上嚴格執(zhí)行,保證計劃得以貫徹落實。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出一套適合他們的田徑訓練方案,并科學設計訓練方式、安排訓練內容,不斷分析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之間的內在關系,提高訓練效果。
2.協(xié)調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適度性
在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活動中,教師應把握好學生的訓練強度及訓練量,保證二者之間相互協(xié)調、比例科學。田徑運動對最終訓練結果要求較高,只有訓練過程具有較強的有效性與針對性,才能促使學生獲得較好的訓練效果。因此,在平常的體育課堂上,教師在組織學生參加田徑訓練時,應掌握好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之間的平衡,不僅需要關注高負荷、高強度的訓練模式,還應注重訓練量,保證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合理化。同時,初中體育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田徑專項訓練,專項訓練能夠有效訓練他們的力量、速度、爆發(fā)力和意志力,可有效提升其田徑成績。另外,教師應將田徑訓練強度與專項訓練有機結合,遵循適度性原則,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將專項訓練的強度和力度適當降低,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將專項訓練與普通訓練相融合。
3.提升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科學性
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初中體育田徑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身體情況,科學安排訓練強度與訓練量,提高訓練體系的科學性,只有這樣才能以學生的身體健康為前提,提高他們的田徑水平。假如初中生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過大,容易出現(xiàn)肌肉拉傷或酸痛等現(xiàn)象;如果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過小,則又無法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即使他們長期訓練,也難以提升學生的田徑運動水平。同時,初中體育教師應把握好田徑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范圍,并按照這一科學體系組織學生進行訓練,先引領他們進行力量訓練,然后逐步提升訓練強度,增加訓練量。
三、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把控要素
1.在對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安排上要注意“度”
教師要依照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科學比例,來對學生進行田徑訓練。一方面對于訓練的強度和負荷要適當?shù)馗咭螅硪环矫鎸τ柧毩恳惨兴WC。此外還要有計劃地對學生開展專項訓練,把專項訓練的具體內容同訓練強度結合起來,按照適度原則進行有機安排。因為專項訓練在對學生意志力、速度以及力量的培養(yǎng)上,所起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在進行專項訓練時,不要“一刀切”,而是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具體身體素質,在力度和強度方面做出有差異性的安排。
2.在對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安排上要注意結構性
在對訓練計劃的安排上,也要盡可能地做到合理化,訓練強度要做到適中。如果訓練強度不足,則開展訓練的預期目標不容易達到,同時學生也會感到勞累。注意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結構性,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注意不能跟期末考試差距過大。也就是說平時的訓練就要按接近于期末考試的標準來進行。此外訓練量還要保持穩(wěn)定,不要變化過大。
總結
隨著體育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體育”這一名詞也更加了解了,這也表明現(xiàn)在的人們更加注意體育的重要了,所以現(xiàn)在的當務之急是制作一套全新的適合初中生的體育教學體系。目前我國田徑運動人才都是從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始培養(yǎng)的,他們也逐漸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及重視,所以在初中就應該將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培養(yǎng)出新一代的國家優(yōu)秀田徑運動員,并且改善好初中生田徑訓練的訓練模式,從而使初中體育教學水平及教學質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鄭東方.論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09(15):58-60.
[2]李勇,王立平.體育田徑教學訓練量與訓練強度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05(15):77-79.
[3]劉少華.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影響因素與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02(25):103.
[4]張群.論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J].新課程學習中,2014(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