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亞龍
摘要:情境教學適用于小學語文教學,是由情境教學本身的優(yōu)勢和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決定的。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的意義、創(chuàng)設情境的具體方法和利用情境進行教學的方法等三方面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與教學方法做了解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方法
前言:現(xiàn)階段國家和社會都十分重視小學教育,如何使小學生受到更優(yōu)質的啟蒙教育,是當前教育的熱點問題。經(jīng)過教學實踐,情境教學成為最適合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模式是我國著名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李吉林老師,結合西方情境學習理論和自身教學實踐探索出的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是通過建立師生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創(chuàng)設出貼切教學內容的情感氛圍,使學生在充分的感情投入中獲取新的認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情境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在情境教學模式下,模擬出的情境能喚起學生的真實情感,使學生與情境中的內容產(chǎn)生共鳴。教師創(chuàng)設與文本內容相貼切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到文本所描繪的世界,切實感受文本中的情感、思想,并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有利于學生深入細致地理解文本,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2、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師講解,教師通過各種方法創(chuàng)設的情境更能快速吸引學生,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活躍學生的情感思維,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把理論知識和真實情境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貼近真實的教學情境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讓學可以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對小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教育,還需要情感的教育。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在幫助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還是學生身臨其境的獲取情感體驗,引發(fā)學生的共鳴,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時,學生能直觀的感受到父親的偉大和無私的愛,有利于加深父子之間的感情。[1]
二、創(chuàng)設情境的具體方法
情境創(chuàng)設是指教師利用生活中學生可以感知到的素材,如音樂、圖片、影視片段、常見事物等,把教學內容中學生不易理解或容易忽視的內容用生動的語言、動作和影像表達出來,營造出具體的情境,使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情境的創(chuàng)設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1、音樂渲染
音樂是最容易打動人心,引起共鳴的藝術。教師選取貼合教學內容的音樂,在學生朗讀或教師講解時作為背景音樂,能勾起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與之產(chǎn)生共鳴,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真正內涵。這種方法尤其適用于格調優(yōu)美的散文和詩歌,如在學習《梅花魂》時,選取悠揚深厚的《紅梅贊》作為學生朗讀的配樂,將文學與音樂充分融合,多感官同步協(xié)調。使學生沉浸在教學情境中。
2、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運用在情境教學中,可以同時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簡單直接的為學生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它比音樂渲染更為直接,方式也更加豐富多彩,可以使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利用小學生極強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如在講授《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教師可以播放有關海底景觀的影視片段,直觀的為學生展示文中提到的場景,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絢爛與豐富,在學習課文時更加容易理解。有效的提升了課堂效率和學習質量。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另一種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它適用于情節(jié)性比較強的各種故事,利用學生活潑好動、表現(xiàn)欲強等特性,鼓勵學生對文本中的角色進行扮演,指導學生將文本中的情境在課堂上真實再現(xiàn),學生在表演中加強對于文本的理解。表演時的滑稽性和表演本身的娛樂性,都能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精確把握教學內容。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時,可以組織學生分別扮演兩個騙子、皇帝、大臣、拆穿謊言的小孩和圍觀的貧民,鼓勵學生在表演時體會不同角色的內心情感,加深他們對于人物的全面認識,最后組織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言,分享自己對某個人物的看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2]
三、利用情境進行教學的方法
1、教師要在情境中給予學生指導
生動風趣的教學語言也能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但教師教學語言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更重要的作用是對學生加以指導。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確實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被生動的情境所吸引。但是小學生自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自主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還不夠高,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容易脫離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情境中給予學生指導,教師可以事前準備一些貼合教學內容的問題,緊緊把握住學生的好奇心理,適時的拋出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體驗情境,使情境與知識有效結合,在情境中靠近文本表達的中心思想,順利完成教學目標。[3]
2、將感性體驗上升到理性知識
情境幫助學生與文本內容產(chǎn)生情感共鳴,學生從生動形象的情境中獲得情感體驗,這時學生獲得的體驗是感性的。小學生理性思維還未成熟,無法自主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將獲得的感性體驗上升到理性知識,完成情境教學的最后一步。
結語
情境教學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它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能營造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運用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以教學內容為根據(jù),靈活使用情境教學。
參考文獻
[1]趙善祖.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與教學方法解讀[J].學周刊,2017(30):92-93.
[2]夏詠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誤區(qū)與導引策略[D].渤海大學,2018.
[3]郭振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