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春放(睢縣中醫(yī)院 河南 睢縣 476900)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種以早搏、傳導阻滯、室上速、房顫及室速等征象為主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誘發(fā)因素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若患者延誤治療最佳時機或治療不當,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不利于患者預后[1]。目前臨床抗心律失常多為西藥治療,但長期治療的患者會出現肝腎器臟功能損害等毒副作用,從而影響整體治療效果,而中藥輔助應用于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安全性較高,可改善患者預后[2]。故本文現探討參松養(yǎng)心膠囊輔助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我院10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颊?,將其療效進行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遴選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間10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納入標準: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對冠心病的診斷標準[2]及《全科醫(yī)學科診療常規(guī)》[3]中相關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經冠狀動脈造影等確診為冠心病,經心電圖、24h動態(tài)心電圖顯示室性早搏次數>5000次/24h,伴或不伴室性心動過速;中醫(yī)辨證為氣虛血瘀證,表現為胸痛、乏力、氣喘、心悸、心痛、怔忡、自汗、脈弦澀或結代、唇舌紫、舌顯瘀點瘀斑等癥者;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其他器質性心臟疾病者;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者;心動過緩者;二度及以上房室阻滯者;甲狀腺功能障礙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心功能分級在IV級者;內分泌紊亂者;電解質失衡者;糖尿病者;造血系統(tǒng)功能障礙者;低血壓者;妊娠、哺乳期者;治療依從性差者。本研究遵循抽樣整群分層法將10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3例,觀察組男31例、女22例,年齡在(65.52±2.41)歲,病程在(3.25±0.58)年,其中室性早搏者28例、室上性心動過速者25例;對照組男28例、女25例,年齡在(65.15±2.54)歲,病程在(3.31±0.62)年,其中室性早搏者30例、室上性心動過速者23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規(guī)治療,包括營養(yǎng)心肌藥物、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聚、他汀類藥物降脂、硝酸酯類緩解心絞痛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降血壓等。對照組給予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商品名:倍他樂克,Metoprolol Succin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Betaloc ZOK),國藥準字J2010009]47.5mg/次,po,qd;觀察組在以上治療基礎上給予參松養(yǎng)心膠囊(北京以嶺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1705001,國藥準字Z20103032,規(guī)格:每粒裝0.4g)3粒/次,po,tid。兩組治療周期均為4w。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4]:根據動態(tài)心電圖、心臟聽診心率及證候積分等判斷患者治療效果,將癥候積分減少75%及以上、積分減少在40%-74%及積分減少不足40%分別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三個維度。②心電監(jiān)測:于治療前后,采用24h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并記錄兩組患者的發(fā)生缺血發(fā)作次數、P-R間期及Q-Tc間期進行檢測。③安全性評估:對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胃腸道反應、低血壓、竇性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癥狀進行安全性評估。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53) 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缺血發(fā)作次數、室性早搏次數、P-R間期及Q-Tc間期變化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缺血發(fā)作次數及室性早搏次數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前后P-R間期及Q-Tc間期差異不顯著(P>0.05),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
2.3 兩組患者安全性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5.66%(3/53)和7.55%(4/53)(χ2=0.153,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率、室性早搏次數、P-R間期及Q-Tc間期變化對比(,n=5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率、室性早搏次數、P-R間期及Q-Tc間期變化對比(,n=53)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缺血發(fā)作次數(次) 室性早搏次數(次/24h) P-R間期(ms) Q-Tc間期(m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1.12±3.12 2.51±0.25* 10582±3582 1125±468* 142.81±13.21 137.45±13.85* 378.97±35.84 366.41±34.25*對照組 10.98±2.98 6.82±2.12* 10245±3622 2354±1521* 141.15±14.15 140.84±14.18* 375.24±36.21 361.71±36.47*t值 0.236 14.699 0.444 5.181 0.624 1.245 0.533 0.684 P值 0.814 0.000 0.658 0.000 0.534 0.216 0.595 0.496
中醫(yī)學理論認為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屬“心悸”“脈結代”“怔忡”等范疇,其外因主要與飲食不節(jié)、勞欲體虛、七情所傷、外感毒邪致以氣滯血瘀、阻痹心脈、心神失養(yǎng)有關[1]。心悸初期以心氣虛為主,氣虛則推脈絡之血無力,血滯日久則成瘀,氣滯血瘀阻閉心脈,則心脈失榮,氣血虧虛,搏動失常,發(fā)為心悸[6]。氣虛乃發(fā)病之基礎,血瘀貫穿于疾病中心環(huán)節(jié),久病入絡,病邪傷正,實屬本虛標實之證,中醫(yī)認為,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清心養(yǎng)神方可達心律復常之功[7]。參松養(yǎng)心膠囊屬于純中藥制劑,其中人參、麥冬及棗仁可行補絡中氣血、養(yǎng)陰濡絡、通脈利絡、安神養(yǎng)心之效;山茱萸、桑寄生專治心脈瘀阻、絡虛不榮、氣陰失調,可行養(yǎng)肝滋腎、補益宗氣之效;黃連可消煩除燥、清泄心火;而丹參、土鱉蟲可行活血散瘀、通心包絡之效,以上成分經嚴密配伍,可促使患者心絡之氣血充盛、心神斂藏、脈絡通利、除邪扶正,心律復常。而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作為安全性較高的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可延緩甚至逆轉心室重構,降低心源性猝死及致死性心律失常風險,利于患者積極預后[7]。本文現將參松養(yǎng)心膠囊聯(lián)合琥珀酸美托洛爾用于冠心病室性心律失?;颊咧委熤?,取得滿意療效。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2.45%)較對照組(75.47%)偏高,與侯明橋等[8]的臨床總有效率的89.4%相比偏高,證實兩者藥物聯(lián)合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療效顯著。其次,本文觀察組的治療后缺血發(fā)作次數及室性早搏次數明顯低于對照組,而組間P-R間期及Q-Tc間期無顯著性差異,提示兩組藥物聯(lián)合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可降低患者缺血發(fā)作次數,穩(wěn)定心律在正常水平,與王瑩等[9]報道具有一致性。分析原因,一方面,參松養(yǎng)心膠囊可影響心肌電位及鉀、鈣及鈉離子通道,發(fā)揮阻滯多離子外流作用,利于心肌細胞自律性的糾正及心肌細胞代謝異常的改善,可提高心肌收縮力,增強心泵功能,從而利于心肌缺血、氧的改善及受損心肌細胞修復;另一方面,該中藥制劑可抑制機體炎癥反應,輔助調節(jié)血脂及改善植物神經功能,發(fā)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2,10]。此外,文中兩組不良反應均偏低,且組間不具可比性,證實臨床應用參松養(yǎng)心膠囊聯(lián)合琥珀酸美托洛爾的藥用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參松養(yǎng)心膠囊輔助琥珀酸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颊忒熜Т_切,可發(fā)揮改善受損心肌細胞,保護心臟,調節(jié)心律失常及減輕機體炎癥反應的功效,可安全應用于臨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