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晶
任何語言的學習都需要大量的閱讀,只有讀的多了,才能了解語言在不同情境中如何使用?!队⒄Z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讀”是對學生綜合技能的考察,也最能檢驗出學生是否真正接受到英語知識的一種方法??梢?,閱讀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的比重,那么發(fā)展好閱讀能力對于提高其他英語技能也大有益處。
在閱讀課上幫助學生培養(yǎng)好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為學生今后在高中和大學的英語學習上奠定了基礎。因此閱讀課也成為了我們授課時的一個難點。我也一直試圖找出適宜學生的閱讀法來幫助他們提高閱讀水平,對于自己平時授課的一些做法也是希望能真讓學生受益。
一、積累詞匯、短語,增加閱讀量
我們從小學英語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學英語像蓋大樓,單詞是磚,一塊一磚頭才能堆積起高樓大廈,沒有單詞做牢固的基礎,高樓也蓋不起來。語言學習,詞匯的作用的確不可忽視。只有在掌握一定量詞匯的基礎上,我們才有能力去靈活地運用這門語言去聽說讀寫。
一般在閱讀課的講授中,我會把短語和一些重點詞匯的用法提前布置給學生作為預習作業(yè),針對一些重難點課堂上再進行強調和解釋。這樣課前學生就能做到掃清詞匯障礙,課堂上的學習也能更加有針對性,并且也節(jié)省了課堂的時間來完成其他閱讀任務。中考閱讀中會出現(xiàn)一定比例的生詞,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也要給學生方法上的指導,讓學生去根據(jù)上下文推測詞義,培養(yǎng)養(yǎng)成積累生詞的習慣,擴大詞匯量。
二、提高閱讀速度,培養(yǎng)學生語感
一些學生不喜歡花時間去練習朗讀,他們認為詞匯掌握了就可以很好的理解文章,完成習題。事實上,如果朗讀水平提高,語感增強,對提高閱讀水平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低年級的時候,我會要求學生回家朗讀每個單元的對話,并要求家長簽字,寫上朗讀的次數(shù),所用時間。每周在末微信群里朗讀匯報一次,并且給學生點評。初二開始,課本上各單元B部分的2b課文長度增加,這也作為我們每周的朗讀材料,要求家長在書上簽字說明朗讀次數(shù)。一般我要求學生至少讀第三次,并寫上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朗讀所用時間。周末的時候要求在群內(nèi)匯報朗讀。當然這些也要長期堅持才能有效果,并且最好的班級的評價相結合,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此外,對于一些比較好的文章,我會提前布置給學生背誦,然后每個月在我所任課的兩個班級組織一次速度比賽。參加比賽的學生要大聲并且快速的朗讀完課文,當然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發(fā)音,否則他們會只求快讀而不顧對錯。讀錯單詞要增加秒數(shù),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練習讀快的同時也注意了讀準。長期堅持下來,學生養(yǎng)成了熱愛朗讀的習慣,同時也逐漸提高了學生的口語水平和語感。
三、融入閱讀文化背景,提高教學效果
很多時候講閱讀課文,我們只是單純的講解單詞、短語、語法。只注重讓學生獲取詞匯和語法知識,文章的語言形式,卻忽視了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忽視了向學生講解、滲透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其實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知識背景讓學生去查找,也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文化背景知識包括文化習俗、民俗、歷史、地理、深化、經(jīng)濟、時事政治等話題。比如初二上第六單元What do NO.5 High School Students Do on Their Free time?讓學生去查一下美國的中學生在學習之余都有哪些活動,和我們中國的中學生有哪些不同?課上讓同學們分享給大家。這樣在授課的同時,也想學生滲透了情感目標,另外了解這些知識和文化背景也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
四、重視語法,提高閱讀效率
詞匯量和短語、句型的積累對閱讀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但劃分好句子成分,能理解復雜結構的長句,將這些長句提出主干,化簡成容易理解的簡單句更有助于學生們?nèi)ダ斫馕恼?,完成閱讀相應的習題。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學生總是和老師說單詞我都認識,但就是翻譯不出來的原因。
因此靈活運用語法知識來理解這些長句、難句,從中獲取中心思想是尤為重要的。我們在閱讀時重視的理解不單純是翻譯,而是通過自身掌握好的語法知識料及關鍵意思,真正理解文章。具備一定的語法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五、復述文章,為寫作奠定基礎
在各類英語考試中,寫作能力的測試都是重中之重。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也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背誦。但與背誦不同的是,復述更加靈活,并不死板,可以利用自己的用詞習慣,對于課文內(nèi)容理解為基礎,去表述文章的主體意識。
在平時閱讀的教學中,我會更重視讓學生去復述文章,如果能復述文章,要比背誦加分多。但開始的時候學生并不能很好的做到,這就要求老師為學生建構好支架。備課的時候仔細研讀課文內(nèi)容,把主題內(nèi)容以表格填空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或者畫出思維導圖等形式。在學生理解文章和熟讀文章后,可以讓學生一起去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去完成這個表格或思維導圖,這樣許多中等學生也看著表格或思維導圖也可以很輕松的完成對文章的復述。
課后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把這個復述寫出來,老師再幫助他們糾正一些用詞的不當之處。隨著學生對于這種方法的適應,教師可以從設計者這個角色中脫離出來,讓學生自己去設計這個框架,這也是學生能力水平提升的一個過程。
總的來說,在閱讀課的教學實踐中,要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的原則,注重課堂氣氛,充分的調動學生,讓閱讀課活躍起來,讓學生參與進來。引導學生進行適量的課外閱讀,一些好的方法我們作為老師要常抓狠抓,堅持下去,逐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