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當前高校師生業(yè)余時間讀書較少,造成學生知識面窄、邏輯思維差等現(xiàn)象,呼吁廣大高校師生多讀書、讀好書。文章緊密結合當前社會發(fā)展形式及現(xiàn)狀,分別從大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剖析讀書的重要性。經(jīng)過兩個學期的引導和試驗,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對日常教學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讀書;高校;教學主體
1 關于讀書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強勢入侵我們的生活,在出行、支付、學習和娛樂等諸多方面都為我們帶來了便利,也占據(jù)了我們幾乎所有的零碎時間。所以,你還有時間讀書嗎?在浮躁的今天你還能靜下心來嗎?
關于讀書,習近平主席這樣說“現(xiàn)在,我經(jīng)常能做到的就是讀書,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1]作為國家領導人,他的個人時間幾乎全部被工作占去,但是他卻依然堅持讀書,為什么?因為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迪,讓人滋生浩然之氣。
關于讀書,許多電視節(jié)目和公眾號也熱情高漲。還記得董卿在《朗讀者》里溫暖而知性的聲音,“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見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恒;人遇見人,有了生命?!比舨皇歉褂袝?,又豈能氣自華?!笆c讀書”、“有書”、“簡書”等各大公眾號每天閱讀訪問超過十萬,若不是推薦、共讀、評論好書,又豈能引起諸多讀者的共鳴。[2]
關于讀書,對于在校園里的大學生和老師來講,我們有更多的機會,是不是更要多讀書?答案必然是肯定的,接下來我想站在一名教師的立場來回答這個問題。
2 致大學生
同學,老師不要求你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希望你能在就業(yè)的時候多一份選擇。希望你走出校園的時候能夠自信地迎接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而不是像無頭蒼蠅般拼命海投簡歷卻都石沉大海;希望你能憑借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依舊靠父母養(yǎng)育的孩子;希望你有機會選擇自己喜歡或薪水優(yōu)越的公司,而不是被迫選擇各方面都不滿意的棲身之所。所以,如果你不是天資聰穎,如果你不像比爾蓋茨有想法和經(jīng)濟實力基礎,你有什么理由不趁著在學校的時候好好讀書?讀書使你的明天多一份選擇。
同學,老師不要求你能如董卿般談吐不凡,也不要求你能像羅振宇那樣在任何辯題中把很多書里的內容一一解析,但希望你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準確地表達自己。希望在機會擺在你面前時,你能夠完美地展現(xiàn)自己,而不是因為知識儲備不足與之擦肩而過;希望別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時,你能夠迅速掌握方法舉一反三,而不是啞口無言苦苦等待別人閑暇時的幫助。所以,如果你想要讓自己在職場中更有競爭力,如果你想要成為更優(yōu)秀的自己,希望你珍惜在學校的時間,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并一直保持下去。讀書能為你儲備知識。
同學,老師不要求你能夠超越領域內最優(yōu)秀的年輕人,但希望你能夠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希望你能夠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安寧,而不是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己,人云亦云;希望你能夠通過大量閱讀體驗百態(tài)人生,感受別樣文化,而不是在固定的生活里做著重復的事。一個人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閱讀史,而你的閱讀水平也決定了你的精神境界。正如楊絳先生所言“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讀書使你超越自己。
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平時閱讀,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講同等重要。而在大學校園里,你有時間,有條件,有環(huán)境,所以更應該堅持好好讀書。與其用大把的青春來逛街、吃飯、看劇、打游戲、刷朋友圈,不如好好讀書,抓住機遇,改變自己的命運。
3 作為教師
作為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更應該熱愛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只有將書本中的內容深入理解,才能準確地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只有自己抱著樂學的態(tài)度,才能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只有不斷獲取新知識,才能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創(chuàng)新。
教師,需要讀書。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在工作中,需要超大容量儲備知識。若想奔赴在新鮮知識的最前線,在發(fā)展變化中儲備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和廣博的相關知識,唯有讀書才這條捷徑。在生活中,需要為心靈保留一份寧靜。讀書滋養(yǎng)我們的心靈,提高我們的品味,經(jīng)過書香日積月累的浸潤,氣質就會逐漸變得高貴而不媚俗,性情逐漸變得高尚而偉大起來,在浮躁的現(xiàn)實中尋得一份寧靜平淡,為我們的精神注入新鮮氧氣。
教師,需要堅持讀書。一日讀書易,日日讀書難。處在這個迅猛發(fā)展且充滿誘惑的信息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只有堅持讀書,不斷地沉淀知識,滌蕩心靈,才能將所讀所學所思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形成獨特的人格魅力,將正能量傳播給學生。將讀書當作一種生活方式,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為教學工作增添創(chuàng)意,沒有什么比教好學生更能讓一名教師欣喜和快慰。
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堅持讀書。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帶領學生讀書,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領悟專業(yè)知識,掌握專業(yè)技能,還能使學生的精神發(fā)育更加健全,為社會培育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帶領學生讀書,不僅能創(chuàng)造濃郁的閱讀氛圍,整合豐富的閱讀資源,還能夠推進書香校園的建設,為實現(xiàn)全民閱讀建立良好開端。帶領學生讀書,將讀書的習慣延伸到家庭、社區(qū)、城市乃至社會,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正如李克強總理所提“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這將是我們整個民族的福音。
4 結論
結合當前形勢,不管是大學生,還是高校教師,我們都更應該深刻領會到堅持讀書的重要性,將讀書融入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一方面讀書能夠有效得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拓寬教學課堂;另一方面更能為書香彌漫在整個校園,飄揚至整個社會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鶴瑾、許心怡.國家領導人談讀書 習近平:啟發(fā)智慧滋養(yǎng)浩然之氣[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211/c87423.24318692.html.
[2]陸暉.回歸清流——小議《朗讀者》和《見字如面》[J].視聽縱橫,2017(05):90.93.
[3]郭琳媛.紀錄片《讀書的力量》:多維度闡釋讀書的重要性[J].當代電視,2018(03):63.64.
作者簡介:焦鑫(1990.),男,漢族,山西晉城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軟件和企業(yè)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