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兆榮
摘要:當今,農村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這給老師、學校的管理帶來許多的壓力,同時對學生的各方面教育責任更大。深入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心理的現(xiàn)狀及其變化情況、分析他們成長環(huán)境變化后對其身心健康的影響。并以此來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生存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5.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8-0203-01
如今,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剩余,加上為了生存生活所逼,不得不外出打工,從而,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這給孩子們的生存健康成長造成了許多不良的影響。因此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存問題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并以此來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
1.調研過程
為了全面掌握邊遠山區(qū)的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現(xiàn)狀的基本信息,在我轄區(qū)11個行政村中選取400名中小學生為調研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心理測試、個別訪談、個案追蹤、比較研究等方法,進行多維度的資料搜集。
調研內容包括對監(jiān)護人的基本情況、留守兒童教育狀況、生活狀況、心理狀況等的調查研究,深入了解留守兒童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的生活、學習、心理的現(xiàn)狀及其變化情況、分析他們成長環(huán)境變化后對其身心健康的影響。
2.調研結果及分析
2.1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生活現(xiàn)狀。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較非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好。就我鄉(xiāng)的寄宿制學校而言,從總體來看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優(yōu)于非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尤其是邊遠的、父母雙方均外出的留守兒童,他們能夠體驗父母外出務工的艱辛和不易,以此作為自己努力學習的動力,希望通過好成績來報答父母。同時,與非寄宿制學校比較,留守兒童寄宿生在學校里教師可以統(tǒng)一管理,生活得到保障,并能解決了留守兒童家庭作業(yè)缺乏輔導的問題,這無疑是他們學習成績較優(yōu)秀的一個關鍵因素。 非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的成績令人擔憂:調查結果顯示,在非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50%的學習成績一般,40%的學習成績較差,而且有70%的學生在成為留守兒童之后,學習成績明顯下滑。這一方面是監(jiān)護人無暇顧及留守兒童的學習,同時也存在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不高且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無法解決留守兒童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等因素。
2.2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生活現(xiàn)狀。留守兒童的生活艱辛,缺乏應有的照顧:在山區(qū)農村,從總體看留守兒童尤其是年齡較小的留守兒童,衛(wèi)生習慣比較差,據(jù)學校教師反映,大部分留守兒童尤其是母親外出的留守兒童,一件衣服連續(xù)穿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沒洗過,連續(xù)幾天不洗手、不洗臉的留守兒童比比皆是;部分留守兒童多數(shù)進餐是前一餐遺留的冷飯菜;尤其在生病的時候,如果老師沒有發(fā)現(xiàn),大多留守兒童只能默默地忍受。
調查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承擔的家務勞動和部分農活比非留守兒童多得多。年齡較大的還要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對于監(jiān)護人如爺爺奶奶身體不好的,照顧老人的責任也壓在了這些留守兒童的肩上。
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山村的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同齡兒童相比體型小。這說明基本生活缺乏照顧,再加上繁重的體力勞動,對于這些孩子的正常發(fā)育成長是有一定影響的。
2.3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
2.3.1留守兒童對親子關系影響較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尤其是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父母就外出的,或者是父母外出以后很少回家,跟父母接觸很少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關系疏遠,親子關系相對淡薄,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這一現(xiàn)象相當普遍,其中有這樣一個典型的個案:有一個女孩3歲時父母就外出廣東打工了,4年來一直沒有回家,她一直跟奶奶生活在一起。當我們問她是否想念爸媽時,她說:"我不認得我爸媽,我不想,我只想奶奶。"我們又問道:"那每次你爸媽打電話過來你都沒有跟她講話嗎?"她回答說:"我不認得的人,我怕跟他講話,也不懂得講什么。
可見,留守兒童不在父母身邊,親子情就這樣一點點淡化了。
3.對策和建議
3.1社會方面:盡管留守兒童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但是對農村邊遠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留守兒童的生活、教育問題,政府、教育部門沒有相應的政策、制度,關注不夠。因此,社會應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寄宿制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多宣傳、多呼吁社會對留守兒童給予更多的關注。
3.2學校方面。留守兒童更多的是精神上缺乏支撐,有了困難找不到人幫助,雖然父母的愛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但對留守兒童來說教師就是他們的第二個父母,教師要盡可能地給予學生其它形式的關愛。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多引導鼓勵,少批評挖苦,及時幫助他們總結自己的每一點進步。要讓他們知道,父母外出打工就是為了讓他們有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既然看到了父母打工辛苦就要好好學習。
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愛和關心,他們可能更容易產生心理障礙。教師要注意觀察了解學生心理狀況,給他們更多的關愛,使他們獲得必要的心理安全感、歸屬感、信任感和依戀感。
監(jiān)護人要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作為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應該懂得一些教育知識,及時轉變教育觀念。不但要關心孩子的吃飯、穿衣問題,而且要更多地關注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同時,監(jiān)護人的教育方式要有所轉變。尤其是爺爺奶奶,不能過分溺愛孩子,滿足他們的不合理要求,不利于他們的正常發(fā)展。此外,監(jiān)護人要督促、管理留守兒童的學習,畢竟兒童的自制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