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柯甜 郭承育 房文艷 陶有亮 錢鵬
【摘要】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是實現(xiàn)終身教育的必要條件。通過問卷調查法,選擇西寧市四所高中為樣本,統(tǒng)計分析四所學校學生的化學自主學習能力,比較發(fā)現(xiàn)學校不同,學生的化學自主學習能力高低不一。
【關鍵詞】高中學生 自主學習能力 問卷調查法
【Abstract】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study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lifelong education. This paper selects four high schools in Xining City as samples and conduct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of four school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It is found that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of chemistry varies among different schools.
【Keywords】High school student;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150-02
在人類歷史發(fā)展中,人才對于社會的發(fā)展起著推動性的作用,而人才是教育的結果,教育對于社會發(fā)展起決定作用,所以,許多國家把教育改革作為核心政策加以推進。1972 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委員會提出教育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報告中指出:“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1]《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要求學生能對自己的化學學習過程進行計劃、反思、評價和調控,提高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力,因此,自主學習對于社會、學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2]。
一、自主學習情況的調查與研究
1.調查問卷的編制
為了了解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調查問卷的設計結合了化學學科的特點,并與指導教師討論、修改而成,該調查包括6個維度,即閱讀記憶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概括能力、自練自檢能力、自覺探求能力、其他。根據(jù)化學學科的特點,我們一共編制了36個題目的問卷,均為單選題。量表分為三個等級測量(從3分到1分計),預測試表明量表的內部一致性良好(α>0.83)。
2.調查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選取了西寧市四所高中的學生,每個學校選取的人數(shù)相同,從各個班級隨機抽取,并沒有其他不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學生對自主學習都有較好的了解,因為他們在實測前都接受過自主學習方面的培訓。
3.數(shù)據(jù)收集和處理
2017年6月發(fā)放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20分(占98.2%),剔除4份無效問卷(占1.8%)。所有數(shù)據(jù)錄入SPSS20.0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
二、調查結果分析
1.各學校均值比較
從上表可以看出,A中的各項均值為四個學校中最高,D中次之,B中和C中的各項均值相差不大。所以從均值角度比較,A中學生的化學自主學習能力更強一些,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更強一些。
2.各學校標準差比較
從表1-2可以看出,四個學校中A中的標準差數(shù)據(jù)最大,說明A中全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為分散,相差較大,能力有高有低。相比較D中的學生標準差值最小,數(shù)據(jù)分布在平均分周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布較為集中,所以從標準差的方向來看,D中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最好。
3.閱讀記憶能力分析
四個學校的閱讀記憶能力的顯著性差異如表3所示:
對于閱讀記憶能力,以A中為比較對象,與B、C、D中均有顯著性差異,其他數(shù)據(jù)均大于0.05,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與學生的學習習慣有關系,例如閱讀教材時,學生會眼、腦、手并用,并且有圈、點、劃、摘的習慣,有些學生記憶純記憶性的知識會運用一些聯(lián)想、對比等方法,也會將知識記在卡片上隨身攜帶記憶。
4.獨立思考能力
四個學校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均值和標準差統(tǒng)計如表4所示:
從上表得出,A中與B中、C中的獨立思考能力具有顯著性差異。這與學生是否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學習方式離不開的,比如在課后遇到的問題是否是自己思考,還是尋求他人的幫助,老師課后布置的作業(yè)是否獨立完成。養(yǎng)成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學習方式,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培養(yǎng)。
5.概括能力
通過SPSS統(tǒng)計軟件處理,概括能力以A中為比較對象,與B中、C中存在顯著性差異。概括能力主要關注學生是否會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學生概括能力的提升得益于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傳授給學生一種有效的構建知識的方法,例如思維導圖、概念圖。
6.自練自檢能力和自覺探求能力
經過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四個學校的自練自檢能力和自覺探求能力都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7.其他能力
對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最后一個維度,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說,第一是學生的預習情況,二是學生課后的練習情況,三是學生上課做筆記的情況。從以上三個方面來比較,A中與B中、C中存在顯著性差異,B、C、D三個學校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思想、行為習慣都不一樣,所受周圍同學、學校大環(huán)境和父母的影響,所造就的不同的人格具有多樣性。
三、整體結果分析
從均值、標準差和顯著性差異三個方面來分析四個學校的學生化學自主學習能力。從統(tǒng)計值均值來看四個學校的化學自主學習能力分別為A>D>B>C;從統(tǒng)計值標準差來說,根據(jù)數(shù)值分布的離散程度,D中學生的化學自主學習能力較為穩(wěn)定,A中學生的數(shù)值分布較為分散。根據(jù)分析問卷的六個維度,四個學校存在不同程度的顯著性差異,A中與B、C、D中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則B、C、D三個學校相差不大,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以上數(shù)據(jù)調查從一個側面告訴教師們:學生自身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水平,教師在課堂上不應只是考慮如何把一個問題講清楚,而是應想辦法創(chuàng)設一個環(huán)境和條件,使學生能夠在其中發(fā)揮自己的自學能力將其學會。學生通過自學完全可以掌握的東西,如舊知識的文字性復習、部分簡單公式的推導等,教師沒有必要再做一般性重復,更重要的是由于自學被有目的、有計劃地納入學習過程,而不再是學生的隨意行為和個體行為,將形成科學的學習機制,從而取得教學和學習上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李付堂. 學生自主學習與中學歷史教學轉型[J]. 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12(2):21-26.
[2]張紅英. 淺談高中生化學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 甘肅教育,2016(4):63.
作者簡介:
吳柯甜(1994-),女,漢族,陜西延安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化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