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中魁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口算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而學生日后的數(shù)學學習,如筆算與估算也都是以口算為基礎的。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口算興趣,強化學生的口算能力,夯實口算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與正確率。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口算訓練 計算規(guī)律
口算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運算方法。簡單來說,口算,就是在心算的過程中進行口述的運算方式。那么,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來促進低年級學生口算效率的提高呢?
一、遵循計算規(guī)律,實施有序訓練
口算雖然是宣之于口,實際上它是在學生的頭腦中進行的一種智力活動,這項活動是有著一定的程序的,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規(guī)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基本的計算規(guī)律,詳細地展開口算過程,引導學生口述,這樣,口算的方法才會逐步內(nèi)化,學生的口算速度與正確率才會不斷提高。
如進行“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學習時,筆者就將三步走的訓練方式應用到了口算訓練中來。首先,筆者給出了兩個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計算過程圖,讓學生先觀察這兩幅圖,對每個算式中的計算步驟進行簡短說明。
然后,筆者給出了兩個不同的算式,這兩個算式只給出計算過程,隱含了其中的一些計算數(shù)據(jù),讓學生結合剛才所做的分析,根據(jù)計算規(guī)律進行口算訓練。
最后,筆者給學生寫出了幾個算式,45+9=( );37+6=( );59+7=( )。讓他們思考一些計算過程,說出得數(shù)。
在本次的學習過程中,筆者對復雜的計算過程進行壓縮與簡化,學生很容易就在心中形成了計算規(guī)律與算法算理,學生學起來非常輕松,計算的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以靈活的計算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受年齡影響,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起來,因此,在口算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斷改變計算的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口算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
如在練習4-( )=3,10-( )=6這一類的問題時,筆者組織學生以“找朋友”的形式進行練習。首先,筆者帶著學生一起將習題做成卡片,每個卡片上有一個獨立的算式。然后,再讓學生做一些帶有數(shù)字的卡片。等課堂練習的時候,筆者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拿著數(shù)學卡片,對其他人說:“大家好,我是數(shù)字4,有人愿意和我做朋友嗎?”另一組學生看一下手里的算式卡片,卡片中應該填4的學生就走到他的身邊。
這樣的練習方式形式靈活,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讓學生體會到了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所在,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分類訓練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他們口算的速度與正確率也有很大的差異。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與特點為他們設置不同類型的練習。筆者根據(jù)學生口算問題將他們分為四類,分別為:緊張類、粗心類、慢速類、方法不正確類。
第一類的學生出錯多是由于心理緊張,針對此類學生,教師要多鼓勵,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再引導他們得出正確的結果,讓學生體會計算成功的快樂。
第二類學生在口算訓練中出錯比較多,根本原因是他們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對他們嚴格要求,讓他們先看清數(shù)字與符號,之后再動腦、動筆計算,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類學生思維、行動都較為緩慢,學習效率也比較低。教師可以利用競賽、游戲等形式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再逐漸提高口算練習的速度。
第四類學生沒能很好地掌握口算方法,教師要幫助他們找出出錯的原因,并通過一些針對性的訓練來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口算方法,促進學生口算能力的提升。
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發(fā)育尚不健全,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疏導,幫助學生建立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在口算練習中傾注更多的精力,逐步提高他們的口算能力。
總之,口算是學生進行數(shù)學學習的基礎,也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教師要從學生的口語習慣抓起,幫助學生夯實數(shù)學學習的基礎,讓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正確的口算習慣與口算意識,這樣,學生在日后的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才能得心應手,有效提高數(shù)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蘇寧.例談低年級口算教學的有效性.小學教學研究,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