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政
【摘要】新課程理念強調和倡導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強化教育思維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特別是要注重將現(xiàn)代教育模式和手段充分運用到教育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顛覆性改革,從教師知識的傳授轉向學生自主進行知識的內化,能夠讓學生更有效、更充分地學習和認知教學內容。本文主要對高中歷史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學 翻轉課堂 有效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153-02
一、翻轉課堂的基本內涵
翻轉課堂主要指的是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條件和環(huán)境之下,教師將精心制作的微視頻資料以及課堂教學中相關內容的學習資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前時間實現(xiàn)微視頻的學習、消化,并將自身自學的基本情況反饋給教師,在課堂中教師重點就學生反饋的問題或者教師提出的一些深度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或者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集中研討,讓學生在主動學習和充分探究中實現(xiàn)教學知識內容的有效掌握。翻轉課堂的實質就是先讓學生自學,然后教師再進行講解闡釋,翻轉課堂的重要依托就是微視頻,翻轉課堂最精髓之處就在于讓教師充分地從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準備好教學視頻和教學資料、仔細研究學生在章節(jié)知識內容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和引導,而學生從以往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舆M行知識學習和探究。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充分做好課前設計環(huán)節(jié)的基礎工作
在課前設計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必須對于課前的任務進行充分的明確,翻轉課堂要求的課前任務主要是教師將學習的支架提供給學生們,包括微視頻、配套性的學習資源以及課前自主學習的任務清單,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們隨意性的預習,這樣的課前學習更突出重點、更增強了針對性,這些內容都是要求學生在課前的時間之內完成的,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助學資料、課前學習導案以及微視頻等學習資料提供給學生。其次,教師應當將課前任務資源包提供給學生,主要是強化對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充分滿足,讓學生在課前可以充分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弱點等進行有效性的選擇,教師在進行課前學習導案的設計過程中應當注重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清晰展示、教學微視頻與實際內容的有效呼應,并強化助學資料和拓展型資料的增加,并且努力借鑒和運用思維導圖模式對學生的知識體系構建提供幫助。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在對英國的援助上,西奧多羅斯福運用了將水管借給鄰居這樣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并且通過學習資料提供的形式,將羅斯福在政治上的遠見、外交上的智慧講解清楚、闡釋明白。
(二)全面優(yōu)化設計課堂操作環(huán)節(jié)
教師應當首先將學生存在的問題確定出來,對于學生在課前基于學習任務的完成信息進行充分的收集和匯總,并以此為依據(jù)確定好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在課前學生自主學習完成之后,教師應當幫助和引導學生對自身學習中的疑慮和困惑進行總結,同時,教師應當基于這些問題進行充分的整合與歸納,并且概括和提煉出那些有著很高探究價值的問題。同時,教師還應當以教學實際、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情等為出發(fā)點,設計并提出有價值的歷史問題,學生可以以自身的興趣愛好以及理解中的梗阻為切入進行探究題目的自主選擇。教師應當強化課堂教學情境的有效創(chuàng)設,為學生們的思考和探究提供良好環(huán)境和平臺,實現(xiàn)學生相互之間進行充分的思維碰撞和思想交流,強化學生學科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和思維素養(yǎng)的最大化培養(yǎng),教師還應當強化對學生動態(tài)的捕捉并進行針對性的點撥和引導。在《義和團運動》一章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們思考:假如義和團運動成功地推翻了清政府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那么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呢?此時學生們的興趣就被充分的激發(fā)起來了,有的學生認為受農民階級自身局限性的影響,很可能會建立起另外一個封建王朝統(tǒng)治的政權;有的學生認為即使能夠推翻清政府腐朽統(tǒng)治,還是難以跳出歷史的周期律,因為并沒有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階級出現(xiàn),也難以對社會做出根本性的變革;有的學生認為義和團運動即使推翻清朝統(tǒng)治也必將會像李自成的農民起義一樣,難以實現(xiàn)長久的維持和存在。有的學生認為義和團的首領也會像后期的太平天國的首領一樣陷入內斗、內耗的漩渦之中,難以實現(xiàn)成功。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就能夠得到活躍和發(fā)散。
(三)做深做細課后延伸環(huán)節(jié)
在一節(jié)課教學完成之后,教師應當強化對學生知識體系構建的引領,將學生原本的碎片化知識變得系統(tǒng)化、體系化。教師要幫助和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實現(xiàn)本節(jié)課教學知識與以往教學內容的串聯(lián),通過串聯(lián)的方式進行教學內容的組織,讓學生以項目化的思維進行內容的學習,幫助和引導學生拓展和深化知識學習。在課后延伸環(huán)節(jié)教師還應當強化師生合作、小組合作、競爭機制的引入,在強化基礎知識反饋的基礎上實現(xiàn)知識重點、知識盲點的有效提升,教師應當通過鞏固性訓練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認知、理解與運用,以學科資料為依據(jù)進行拓展類任務的提升,強化學生社會生活、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全面培養(yǎng)。在進行鞏固練習的過程中應當凸顯基礎知識和重點內容,教師可以運用分層次教學法,讓學生自主地進行不同難度的練習題目,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一些開放性試題的設計,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基礎上,強化思維的發(fā)散。在《資本主義世界》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很多的學生問道:“既然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那么為什么我們國家作為社會主義的代表也會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和波及呢?”這樣的開放性試題能夠強化學生對經濟規(guī)律、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理解和認知。
參考文獻:
[1]繆有光.論高中歷史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策略[J].中學時代,2014(23).
[2]劉英大.提高歷史課堂效率方法之我見[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5(2).
[3]韓俊英許生勇.論如何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教育,2016(10).
[4]吳玲玲.基于翻轉課堂的高中歷史教學微視頻的設計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