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孟華
【摘要】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間的關系直觀、形象、可視化地體現(xiàn)出來,將學習過程的思維具體化。本文探索在思想品德復習課的課堂上,如何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掌握必備的知識,以期提高學生的課堂復習效率。
【關鍵詞】思維導圖 思想品德 復習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6A-0110-03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
思維導圖(Mind Map)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Tony Buzan)發(fā)明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也稱為心智地圖、心靈圖、腦圖,是一種用來表示人腦思維過程的知識表征工具,是將放射性思維具體化的方法[1]。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間的關系直觀、形象、可視化地體現(xiàn)出來,將學習過程的思維具體化,可以用于記筆記、知識管理、個人思考和寫作、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等[2]。
二、思維導圖在思想品德復習課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桂教基教〔2018〕16號文《201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四市同城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思想品德學科說明》提出:“思想品德學科考試結合北部灣四市同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實際,重點考查學生思想品德學科基本知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fā)展狀況?!盵3]在思想品德學科復習課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考試說明中要求掌握的必備的學科基礎知識,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從而提高復習的效率。
(一)培養(yǎng)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的綜合性課程。它從學生適應社會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和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以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為主線,對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國情等方面的學習內容進行有機整合[4]。思維導圖可以體現(xiàn)概念間的相互聯(lián)系。
筆者在上九年級復習課時,通過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把七年級到九年級相關聯(lián)的知識進行歸納、分類、整合,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把握知識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三單元的內容是第二單元內容的具體化,包括第六課《參與政治生活》,第七課《關注經濟發(fā)展》和第八課《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三方面內容。社會生活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進行九年級第三單元復習時,筆者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把經濟、政治、文化這三個既相對獨立又彼此聯(lián)系的內容連接起來,建構知識體系,使學生能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我國社會主義社會既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如此教學,既把本單元內三個方面的知識進行整合,也把前后單元包含的內在邏輯關系厘清了。又如,在復習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專題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把涉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容,如九年級第八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第五課《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和八年級上冊第五課《多元文化地球村》等不同年級、不同單元的知識進行歸納和整合,形成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較全面的知識。
(二)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筆者所在學校地處城鄉(xiāng)接合部,生源主要是進城務工者的子女,學習基礎較差,思想品德考試成績不理想。在分析原因時,筆者發(fā)現(xiàn)在歷年的思想品德考試中,學生在主觀題部分失分較多,學生對材料題的審題和分析能力較差,不會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答案偏離設問指向,答非所問。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課題組通過研究和反復實踐,總結出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尋找并提取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然后把這些關鍵信息與課本相應的知識點連接起來,幫助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找出課本知識的落腳點。
(三)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多年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不愿做筆記,在老師的一再強調下,才會勉強地在課本上零星地寫上幾個字。一旦到復習階段,學生就不能抓住關鍵要點,很難把知識點歸納出來。
為此,筆者引導學生采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做筆記。思維導圖是樹狀的圖文結構式,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用不同顏色呈現(xiàn)不同分支和不同關鍵知識點,這樣可以刺激大腦,使學生更加興奮。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不斷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融入其中,創(chuàng)造出有個人特色的知識結構圖。筆者在巡堂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有特色和創(chuàng)新的思維導圖時,及時進行點評和表揚,使學生受到鼓勵而主動積極做筆記,把被動變?yōu)橹鲃?,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學科的興趣。
(四)幫助學生記憶,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復習課的實效
教育心理學認為:多種形式的呈現(xiàn)方法,容易對大腦形成積極的刺激,激發(fā)學生的思維[5]。通過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能夠把課本的關鍵知識點、重點和考點以多種顏色圖文結構的關鍵詞呈現(xiàn)出來,并把知識間的關系連接起來,學生可根據(jù)這些關鍵詞回顧、想象整個思維過程,厘清思維的脈絡,激發(fā)大腦的潛能,提高記憶效果,使學生記得更快、更牢,復習的效率也更高。
三、思維導圖在思想品德復習課教學中應用模式的探究
(一)應用模式
筆者所在課題組經過反復實踐探究,總結了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的六個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提煉關鍵詞——繪制思維導圖——小組內交流——成果分享、師生點評、教師補講——修改完善、成果應用。這六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歸納和梳理知識點,建構系統(tǒng)的知識網絡,使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和條理化,使復習變得更有效。
(二)教學策略
1.提出問題。在復習時,教師可根據(jù)課程標準和思想品德學科中考考試說明把所要復習的內容,圍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等重要知識點、考點,提出本節(jié)課要解決和掌握的主要問題,有指向性地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例如,在進行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級第八課《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復習時,筆者從“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三個角度提出問題:
(1)“是什么”:什么是先進文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心環(huán)節(jié)、根本任務各是什么?
(2)“為什么”:為什么要發(fā)展先進文化(意義)?為什么要全面提高國民素質?
(3)“怎樣做”:怎樣才能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作為中學生我們應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2.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提煉關鍵詞。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閱讀教材,找出答案并提煉關鍵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注重教會學生怎樣提煉關鍵詞,尋找關聯(lián)點。
3.繪制思維導圖。學生根據(jù)自己提煉的關鍵詞和關聯(lián)點,自主繪制有個人特色的思維導圖,呈現(xiàn)相關的知識結構圖。下圖是教師在進行人教版九年級第八課《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復習時,我校九年級學生在電腦上使用XMind思維導圖軟件繪制的思維導圖(如圖1)。
從圖1中可以知道,該生在對教材相關內容理解的基礎上,所篩選、提煉出來的關鍵詞基本囊括了第八課有關先進文化知識點的含義、指導思想、內容、根本任務和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原則、內容、重點、主要內容等重要的知識點和考點。與傳統(tǒng)的文本式筆記相比,這幅圖所記錄的文字信息不多,但能夠呈現(xiàn)知識間的聯(lián)系。這樣的呈現(xiàn)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建構較為全面的知識體系,方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不易錯漏,這些是文本式筆記所難以做到的。
4.小組內交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常發(fā)現(xiàn),不同的學生對教材內容理解不同,提煉的關鍵詞也不同,所繪制的思維導圖有較大差異。為此,我們要求學生在完成繪制思維導圖后,在小組內與組員交流、分享學習心得與體會。
5.成果分享、師生點評、教師補講。筆者要求每個小組選出繪制得最好的思維導圖作品,用手機拍照后通過希沃教學助手軟件上傳到電子白板上,并由繪制的學生進行解讀,先由學生點評,點評得好的,教師肯定和表揚,點評不到位的,教師再補充點評。對內容呈現(xiàn)不完整或學生不理解、易錯易混的知識點,教師最后進行補充講解。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有特色的思維導圖或創(chuàng)新內容,要及時點評和表揚,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圖2是我校九年級學生對“精準扶貧,和諧發(fā)展”專題復習時,手繪的思維導圖。
從圖2中可以看到,莫同學根據(jù)“精準扶貧,和諧發(fā)展”的材料,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三個角度分析材料和提煉信息,并把材料中所體現(xiàn)的關鍵信息與第三單元第七課“關注經濟生活”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聯(lián)系。在“是什么”的角度中涉及了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等知識點,在“為什么”角度中涉及堅持實行分配制度的原因,并在“怎么做”中,從國家層面應該怎樣做、個人層面應該怎樣做以及應注意的事項等方面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莫同學把“精準扶貧,和諧發(fā)展”的材料與第七課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點,從“點”到“線”,再到“面”,依據(jù)邏輯關系呈現(xiàn)出來……思維導圖與傳統(tǒng)的文本式筆記相比,它所呈現(xiàn)的知識脈絡更加清晰,更能幫助學生全面分析問題,使解決問題的維度更多,記憶和答題都不易錯漏。這類思維導圖顏色豐富、圖文并茂,觀賞性強,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更可貴的是該思維導圖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所畫的三個漫畫人物,寓意豐富。
6.修改完善、成果應用。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筆者首先讓學生根據(jù)師生點評和教師補講,修改完善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然后教師再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想象和理解記憶,并及時進行檢測,使基礎知識真正落到實處。最后,筆者選取典型的有關“精準扶貧”的其他時政熱點材料讓學生用思維導圖再次對材料進行分析,并進行提取信息、解決問題的強化訓練。
四、成效與建議
(一)在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進行復習時,本課題組發(fā)現(xiàn)學生更愿意繪制思維導圖,平時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的學生也逐步參與到思維導圖的繪制中,學習興趣逐步提高。課題組對學生所做的練習和測試分析中發(fā)現(xiàn),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訓練后,對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記憶更快更牢;學生獲取信息,解讀信息和歸納知識能力明顯提升,考試成績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特別是對于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成績提高更為明顯。
(二)在教學實踐中,在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進行復習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有時時間不夠用,甚至出現(xiàn)影響復習進度的現(xiàn)象,特別是剛開始對學生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訓練時,耗時更多。為保障初三年級學生的復習時間,筆者建議從內容較少、時間相對充裕、學習壓力不大的七年級開始,有計劃地進行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訓練。在思想品德復習課中,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節(jié)省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率,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肖月華.思維導圖在財經法規(guī)教學中的應用[ J ].科技資訊,2007(2)
[2]董博清.基于思維導圖的物理教學實證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3
[3]桂教基教〔2018〕16號關于印發(fā)201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四市同城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學科說明的通知.附件6:201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四市同城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思想品德學科說明[Z].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育廳,2018.4.9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邵志芳.思維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注:本論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實踐研究”(立項編號:2017B0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 周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