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恩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賣油翁》;自我反省;文本深層
從批判性思維的角度再讀《賣油翁》,我發(fā)現(xiàn)文本更加豐厚;介入批判性思維執(zhí)教《賣油翁》,我發(fā)現(xiàn)《賣油翁》里的“油”品更高。從字詞到句子,從通常人們常說的“熟能生巧”,再悟出巧中的另一境界,這篇《賣油翁》就會呈現(xiàn)出另一派風景。所以,我從《賣油翁》中捻出“無他,惟手熟爾”順勢一改,變成:“無他乎?惟手熟乎?”就指向了更加深廣的東西,既有文本內的東西,又有文本外的東西。林崇德先生說過:“批判性思維是指嚴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的思維?!倍P者執(zhí)教《賣油翁》也是本著這樣的理念去設計,去執(zhí)行教學計劃。教學從字詞到句子,從局部到整體,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省。
沒有嘗試批判性思維時,我讓學生品讀字詞都是單線條直接推進的,比如,執(zhí)教《狼》一文,我會讓學生圈畫表現(xiàn)文中的動詞,一步步體會狼的狡猾、貪婪等等。而熟悉了批判性思維后,我會讓學生采用多種方法去品讀字詞。運用比較的方法,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自思、自讀、自悟。執(zhí)教《賣油翁》時,我首先緊緊抓住“矜”與“睨”這兩個動詞營造出的情景,讓學生貼近兩個人物,體會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上課伊始,我在學生通過注釋和工具書理清文意的基礎上,讓學生先關注陳堯咨這個人。讓學生說說這個人一上場給讀者留下了什么印象。讓學生鎖定“善”“當世無雙”“矜”等詞語或者短語,并品味它們的含義。尤其是“矜”字,要引導學生關注注釋。接著讓學生還原情景:陳堯咨自夸的情景。完成這些教學任務后,我問學生:自夸的陳堯咨射于家圃,會有什么期待呢?目的是讓學生明白陳堯咨期待得到別人的夸獎和肯定。那么,陳堯咨的射箭表演有觀眾嗎?以這個問題作為過渡,帶出賣油翁這個人。讓學生閱讀、體味,找出賣油翁觀看射箭時的表現(xiàn):釋擔而立、睨、微頷。讓學生結合注釋感受這幾個詞語的內涵,鎖定“睨”字,注意“睨”的動作的含義。讓學生反復表演這個動作,再讓學生比較下面兩句話的不同:
睨之久而不去。視之久而不去。
通過比較,讓學生感受“睨之”“視之”二者態(tài)度上的不同。課上到這里,其實已經(jīng)為下面的教學做了鋪墊,分析賣油翁的特技,進一步審視兩人的“手熟”。
賣油的老翁哪來的膽量?引導學生讀賣油翁酌油的句子“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先讓學生圈畫其中的動詞:取、置、覆、酌、瀝,并感受賣油翁動作的連貫性。引導學生領悟幾個小分句中最有味道的一個詞:“徐”。結合語境,學生能明白“徐”應該是“慢慢”的意思。再讓學生體會面對陳堯咨的不耐煩的質問,賣油翁何以能“徐以杓酌油瀝之”。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體會到賣油翁的從容、坦然、胸有成竹。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體會賣油翁“酌油”的言外之意:看看,我這技術和你可有一比?再讓學生揣測陳堯咨的心理活動:呵呵!這老頭其貌不揚,倒油的技術可是一流耶!至此,教師板書:善射、善酌。然后讓學生填寫下表:
通過列表比較,“用處”一欄基本上可以統(tǒng)一為:可立軍功、僅供觀賞。而最后一欄“你愿得到哪種技藝”大多教學生會選擇“善射”。再讓學生通讀全文,想想歐陽修更看重哪一個?學生通過比較,大多會說歐陽修更看重善酌的賣油翁。那么,歐陽修為什么更為看重善酌的賣油翁呢?
材料一:宋太祖趙匡胤:倡導重文輕武、文士治國。
材料二:范仲淹批評喜歡談論軍事的張載:“儒者自有名教可樂,何事于兵?”
材料三:陳堯咨的母親罵想往武將方面發(fā)展的陳堯咨:“我們家世代儒學傳統(tǒng),你也是籍此獲得高名,卻不曾想你以薄技自得,敗壞家風,舍本逐末”。
材料四:歐陽修:“推其所因,蓋由軍士本是小人……”
通過對材料的閱讀和對原文的閱讀,學生讀懂了歐陽修在文章中的看法:重文輕武,對善射的陳堯咨進行了不動聲色的批評,告訴世人:善射,沒有什么可以夸耀的。但是,多年后,歐陽修在修改這篇文章時,又在文末加上了一句話:
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于是,進入教學的第三個層面。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句話,必須讓其明白“解?!薄绊捷啞眱蓚€典故。課前印發(fā)兩個故事的文白對譯材料。學生明白了“解牛”“斫輪”兩個故事后,再讀“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就會明白,“此”指賣油翁達到“手熟”的酌油技藝。
教師讓學生繼續(xù)填寫下表進行比較。
填寫上表后,讓學生思考:賣油翁、庖丁、輪扁三個人共同達到了怎樣的境界?教師可引導學生體會下面的三組詞語:
讓學生明白,三個詞合成一個詞,賣油翁要達到人、酌、油合一,庖丁要達到人、刀、牛合一,輪扁須達到人、鑿、輪合一。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達到這種境界,就是從“熟”到“巧”的變化。這就是一切技術、一切藝術的最高境界。達到了這種境界,則無往而不勝。
批判性思維的教學框架需教師借助文本加以創(chuàng)造,也需要教師設計出更加合理、更具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思路。上面的表格就是我在這種思維的推動下設計的,雖然不能說盡善盡美,但可以讓學生得出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結論。
歐陽修借賣油翁之口說:“無他,惟手熟爾?!倍医柽@句話,做為題目,而略改為“無他乎?惟手熟乎?”一者這也算作批判性思維的一種運用,二者是對文本的深度叩問?!顿u油翁》的課堂教學其實觸及到批判性思維的兩個維度: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維技巧。三個層級的教學,都指向了批判精神,都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技巧。這篇非常著名的文言文因為其本身就蘊含著批判性思維,又因為筆者在備課的過程中廣泛涉獵有關資料,更加豐富了批判性思維教學的過程和層次。所以,讓批判性思維在這樣一篇短文的教學中得到張揚。讓這篇文言短文的文詞、句子、思想更好地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達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