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硯玲
【摘要】高職院校實驗課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可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而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所以教學中引導學生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對大力推進高職院校的素質教育有著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實驗教學 驗證式實驗 探究性實驗 職業(yè)素養(yǎng)
一、探究性實驗教學內容的研究
高職探究性實驗教學內容綜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其他高新技術,不但與現(xiàn)代企業(yè)應用的科學技術同步,還應保持適當的超前性??傊骄啃詫嶒灲虒W內容的選擇應有以下特點:
1、嚴謹性
嚴謹性是探究性實驗設計的首要原則,它是指實驗原理、實驗操作的程序和方法,必須與理論知識、實驗研究過程相一致,教師在指導設計探究性實驗時,應遵循科學性和嚴謹性原則避免走彎路。
2、循序漸進性
循序漸進性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的設計過程中,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實驗的設計要在符合學生認知結構的基礎上了杠見出由易到難,循序漸近的過程。
3、簡單實用性
簡單實用性是指實驗設計中所運用的實驗原理在實施時切實可行,學生根據現(xiàn)有的知識能夠較順利地去進行探索和研究,并提高學生的成就感。
4、啟發(fā)性
啟發(fā)性主要包括實驗本身具有的引導學生思維和教師對實驗作出一系列富有啟發(fā)性的引導,使學生能在研究過程中自覺、深入地思考,并能對實驗的結果進行診斷和評價。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5、趣味性
探究性實驗的課題或實驗方案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實驗課題除了教材上的內容外,還可以選用實際中的問題,通過探索來解決與人類自身緊密聯(lián)系的熱點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
6、高效性
高效性原則是指在實驗的設計中,能花費較少的時間,人力和物力而取得最佳的實驗成果。
7、豐富性
所謂豐富性原則是指把同一知識點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設計成課題,即轉換問題的角度,進行全方位的變式考慮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8、寬松性
寬松性是指給學生寬松的思維環(huán)境,寬廣的思維空間,和對個性思維的鼓勵和尊重。甚至允許有一定的破壞性思維的存在。在微生物教學中,在細菌的革蘭氏染色染色實驗中,有的學生故意不遵守染色操作時間,人為延長或者縮短染色時間,和正確操作時間的結果做比較,加深了印象和理解。在種子胚的染色實驗中,學生撇開課本用紅墨水染色的束縛,用各種顏色進行染色,并記錄結果。教師對學生的想象力要及時給予鼓勵,并鼓勵他們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使難點知識得到有效的突破。
9、課后性
課堂的時間很寶貴很緊張,可以充分利用課后時間,課外活動是實驗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它不僅可以進一步加強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而且不受教材限制,時間充裕,內容較集中,因此,能收到鞏固和深化教學內容、擴大知識面、發(fā)展學生興趣的效果。例如,利用嫁接技術讓一株菊花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把植物上、下倒置,觀察根、莖如何生長;測量植物蒸騰失水;絲瓜和桃樹在未花前用塑料薄膜把花蕾套住,觀察結果;草履蟲應激性的觀察;人工雜交的方法……。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必須閱讀、觀察、比較、思考、設計、試驗和完善多方面的實踐活動,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將使他們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濃厚的興趣。
總之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方面超過驗證式實驗教學。使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變“學會”為“會學”,成為有獨立思考能力、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
二、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研究
高職實驗教學方法要從傳統(tǒng)的驗證式實驗轉為探究性實驗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1、適當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增加研究性、設計性、綜合性實驗。
適當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增加研究性、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對于綜合設計實驗,則以模擬科研課題的形式進行教學,由教師提供實驗題目,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當題目確立后,可將選擇同一題目的學生劃分為一個或若干個實驗小組,然后由學生根據題目進行檢索、閱讀必要的資料,寫出設計方案等。經實驗教師批準后進行實驗。
2、設置必做實驗和選做實驗項目,給學有余力的學生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和發(fā)揮個性特長的條件。
3、把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技法的培養(yǎng)納人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更重要的是貫穿滲透到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
三、評價方法
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效果的評價關注學生的求知過程、探究過程、努力過程,不僅關注學生的實驗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且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除了進行正常的考試方法改革以外,應提侶以下幾種評價方法。
1、課堂觀察評價法
課堂觀察是評價學生學習過程的一條有效途徑。觀察可以是非正式的,也可以是正式的。
2、表現(xiàn)性評價法
表現(xiàn)性評價法是指通過觀察學生在完成實際任務時的表現(xiàn)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表現(xiàn)。
3、匯總評價法
匯總評價法是指用以顯示學生實驗學習成就或持續(xù)進步信息的各種表現(xiàn)、評價結果以及其它相關實驗記錄和實驗資料的匯集。匯總評價方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所收集的材料分項評價;二是對材料進行綜合評價。
四、問題探討
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主要通過學生的探究建構知識意義,并通過實驗探究獲得充分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具體操作中,雖然在教學設計上盡可能考慮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的空間。但從課堂反饋來看,能力強的學生發(fā)展得更好,而一部分學習基礎差、參與意識弱的學生發(fā)展得不太理想。如何設計不同的探究問題、運用不同的指導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探究性實驗學習的需求,對于我們來說既是困惑,又是在下一階段研究中需要努力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植物生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M]潘瑞熾 董愚得主編1997.7
[2]《微生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M]沈萍主編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