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梅蘭
【摘要】小學六年級數學對于許多學生而言是一門很難的教學課程,該階段的數學邏輯對于學生的要求較高,而正是因為學生缺乏該方面的能力,因此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且,由于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以及家庭教育背景不同,小學生對于數學認識層面不高,且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參差不齊,不能對數學知識進行充分的認識與運用。因此想要解決小學六年級數學存在的問題,需要改變數學教學的方法,以數學分層教學的方式提高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 數學 分層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152-01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為了滿足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速度,對教育進行改革刻不容緩,其中小學六年級分層教學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善于發(fā)掘學生的長處,將學生的長處發(fā)揮到最大化,進而能有效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同時,數學分層教學還能在學生差異的基礎上對其實施教學,以此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運用科學有效的策略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該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選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對自身進行校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1]。
一、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現狀
由于部分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陳舊、單一的問題,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常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該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主動權,學生只能在被動的學習下獲取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嚴重抑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長時間下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下降,學習的質量與效率也會因此下降[2]。同時,教師在教學時的方法較為枯燥乏味,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數學教學的質量下降。另外,由于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小,其對于各種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在課堂上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導致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識不牢固,難以理解新的數學知識,進而致使學生畏懼數學教學,不愿意融入數學教學中。
二、小學六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策略
(一)對學生個體情況進行分層
由于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內容作為與初中的銜接內容,該教學內容屬于數學教學中重要的過渡性知識,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基礎,對數學知識進行針對性的分層,為數學分層教學所實施的策略奠定基礎[3]。因此,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認識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習差異,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法等方面出發(fā),將學生分為優(yōu)等生、普通生以及學困生三個層次,教師不能將該分層結果公開給學生,以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自尊心。
例如,在教授學生《圓的周長和面積》時,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使學生理解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能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的面積公式,并能正確的計算圓的面積。教師可結合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情況,通過復習導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檢測,出示問題:一個圓形花壇的直徑是30米,這個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周長是多少?通過對學生所匯報的結果,教師能夠基本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知識掌握水平,結合該因素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促使數學分層教學能夠順利的展開。
(二)對數學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教學的目標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還需要對難度進行控制,如果教學目標的制定較高,則學生難以實現,且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不利于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但教學目標設置得較低,則學生較易產生自滿心理。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設置教學目標,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可以適當提高教學目標,而對于學困生而言可以適當降低目標,從而讓所有學生都能共同進步與發(fā)展。
例如,在教授學生《扇形統(tǒng)計圖》時,教師需要以學生對于統(tǒng)計知識的掌握程度為立足點進行分層,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對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需要讓其了解扇形統(tǒng)計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與作用,并從中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對于普通生而言,需要讓學生通過對扇形統(tǒng)計圖進行分析后,形成統(tǒng)計素養(yǎng);對于學困生而言,需要讓其通過對實例的觀察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并了解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相關知識?;诖耍處煂τ跀祵W目標進行針對性的分層,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基礎,進而促使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夠更好的認識相關的數學知識。
(三)對數學評價體系進行分層
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常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其的標準,這樣會使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學習能力較優(yōu)的學生容易產生自我滿足的心理。因此,在小學六年級數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時,需要對數學教學評價進行科學的分層,教師 不僅要從成績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還需要融入成績以外的評價,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手段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取得很好的進步與發(fā)展[4]。
例如,在一次數學測驗中,甲同學的成績?yōu)?2分,乙同學的成績?yōu)?8分,但是乙同學平時學習中十分努力,雖然天分不高,但是相對于上次的成績而言具有很大的進步;而甲同學雖然有著良好的學習基礎,但是近段時間產生了自滿心理,相對于上一次成績有明顯的退步,對于這兩個學生而言教師需要予以乙同學表揚與鼓勵,同時督促甲同學盡快將心思放在學習上。如此,教師采取合理的分層評價方式能讓學生都能感受到關懷,并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從而促使所有學生共同進步。
結束語
由此可知,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采取分層教學的策略,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展開數學分層教學,從學生個體、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突出教學的層次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共同進步與共同發(fā)展,幫助學生更好的提高學習能力,從而促使教師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左達超.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解析[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6(4):48.
[2]文祥民.小學六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17):185.
[3]王書琴.小學六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分析[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6(19):74.
[4]朱派君.淺談小學六年級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36):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