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欽
【摘 要】在高中的學習階段,對于生物實驗的學習是生物學科最基本的內(nèi)容,是對生物知識進行探究的前提,因此,對于實驗要給予高度的重視,不但要掌握好牢固的基礎知識,還要具備探究生物科學的各項能力。本文針對高中生物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做出了進一步探究,對生物實驗教學中應該堅持的原則、高中生物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給出了詳細的分析,有益于生物學習的進步和提升。
【關鍵詞】高中生物 實驗能力 培養(yǎng)
生物的學習要將實驗和觀察作為基礎,其中會涉及到大量的實驗探究,對于我們高中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實驗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當前,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在學習生物實驗的過程中要提升實驗能力,以便樹立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綜合全面的發(fā)展,迎合時代發(fā)展對高中生提出的全新要求。
一、生物實驗教學中應該堅持的原則
在以往的生物實驗過程中,我們的實驗過程為依照教材和老師的要求,逐步完成實驗。在進行實驗之前,教師會幫我們準備好實驗所應用的器具,我們只需要依照具體的步驟完成實驗即可。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是實驗的操作者,對實驗的探究程度并不深,所以,思維空間非常狹窄,限制了想象能力的發(fā)揮。因此,在學習和實驗的過程中,要提升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新以及實踐性,這便要求我們要應用自主創(chuàng)新的原則,結合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在完成基本的實驗方法和相關要求以外,要查找更多的實驗資料等,積極對實驗展開深入的分析,激發(fā)自己的實驗興趣,促進自身思維以及動手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生物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1.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每次進行實驗之前,都要對需要進行的實驗內(nèi)容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的要求、內(nèi)容以及目的等,并初步熟悉操作步驟以及實驗的注意事項等。如在《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的實驗中,需要知道實驗的目標和要求為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相應的實驗步為其一,驟為制備試劑;其二,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方法、步驟;其三,脂肪的鑒定、方法、步驟;其四,蛋白質的鑒定、方法、步驟等。在實驗的過程中,對于操作能力的提升會起到重要的幫助作用,如在鑒定脂肪的過程中,需要將花生種子浸泡3-4的小時,之后將子葉削成薄片,取理想的薄片。之后進入制片的過程,在薄片上滴2-3滴蘇丹Ⅲ染液并去浮色,最終制成臨時裝片。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其進行觀察,先在低倍鏡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轉為高倍鏡繼續(xù)觀察。最后得出結論,總結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成功的要點之一為獲得只含有單層細胞理想薄片等,這便我們有較強的實驗操作能力,能夠細致的進行取材和制片。這樣,在實驗的過程中也會不知不覺的提升我們的動手能力。
2.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非常需要我們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也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具體來說便是我們對實驗進行觀察的過程要有感性的認識,之后在我們的大腦中經(jīng)過加工、分析、歸納和總結等,這樣有有益于我們對知識產(chǎn)生理性的認識,并得出具體的結論,產(chǎn)生正確的生物概念??梢?,我們觀察能力的提升是保障實驗效果的基礎[4]。在實驗時,我們要嚴格遵守相關的注意事項以及操作方式等,耐心對實驗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進行觀察,積極主動的對信息進行獲取,將思維進行拓展,形成實驗和探究的技能。此外,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除了要有明確的目標以外,還要培養(yǎng)自身的思維能力,要帶著問題進行實驗探究,不能完全依賴書本上的答案,一定要經(jīng)過自己的觀察和探究得出結論。
例如:《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中,我們要經(jīng)過一系列的實驗步驟,然后在在低倍物鏡下,尋找染色均勻,色澤淺的區(qū)域,移至視野中央,將物像調節(jié)清晰,之后轉到高倍物鏡,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觀察細胞核和細胞質的染色情況,這是非常細致的過程,只有在細致觀察之后,才能分析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情況,深化對實驗原理的理解,掌握DNA和RNA在結構上的不同點等知識。
3.分析問題的培養(yǎng)
我們在實驗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對于遇到的困難要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進行生物實驗最基本的要求和技能。其中,針對遇到的問題不要急于請教老師,可以先翻找資料,也可以進行小組探究,這樣可以極大的促進我們對問題進行分析的能力,有益于學習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實驗中,首先需要預習本實驗的內(nèi)容,思考本實驗的原理是什么,操作步驟等。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會產(chǎn)生很多的問題如為什么用蘚類的小葉或者菠菜葉的下表皮(稍帶葉肉)作觀察葉綠體的實驗材料?為什么觀察葉綠體的監(jiān)時裝片,在實驗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有水狀態(tài)?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是不是靜止不動的?等。所以,要在實驗中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其中,我們可以利用查找資料、相互討論等解決問題,如通過查找資料得出蘚類屬陰生植物,菠菜葉的下表皮是菠菜時的背陽面,這樣的細胞中的葉綠體大且數(shù)目少,且蘚類小葉是由一層細胞構成的,便于觀察葉綠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經(jīng)過實驗的分析和小組探究得出監(jiān)時裝片,在實驗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有水狀態(tài)的原因是防止細胞內(nèi)的葉綠體失水,如果葉綠體失水,葉綠體就縮成一團,無法觀察葉綠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
總之,在高中生物的學習中離不開對實驗學習,利用相關的實驗可以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如實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要抓住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積極主動的學習,可以促進自己學習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遲琳. 探究模擬性實驗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25):125.
[2]嚴麗芳. 淺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J].成功(教育),2013,(16):85.
[3]欒志磊.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能力培養(yǎng)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8):140-141.
[4]劉玉海.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7):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