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卿
摘 要:小學教育對于情感引導的重視相對其他教育階段更加明顯,小學生的情感體驗更敏感,在教育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顯得更為關鍵且重要,對學生未來的整體發(fā)展都有有利的影響,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2-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68
語文學科更容易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本知識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引導,同時注意重視學生個體的各方面情感變化,為其提供更加有利于未來發(fā)展的情感體驗,摒棄以往的教學中忽視情感教育的錯誤做法,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尋找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滲透。
情感教育相對于認知教育而出現(xiàn),是不同于唯理智教育的,現(xiàn)在中國應試教育制度下,很多學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將學生的知識教育作為首要工作,忽視了情感教育,這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不利。情感教育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和諧的教學情境,以及積極的情感體驗,對于教師的專業(yè)度要求更高,在教學中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
在小學教育中滲透情感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健全獨立的個性,更加符合現(xiàn)在素質(zhì)教育的綱領要求,將學生當做一個成熟、獨立的個體進行培養(yǎng),區(qū)別于以往千篇一律的唯理智教育,有利于學生的精神、智力以及個體能力發(fā)展。
在小學教育中應該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引導,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由學前教育進入基礎教育的轉變,建立學習的自信,有更加積極的學習體驗,教會學生更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及建立基本的思想道德體系,不斷激發(fā)學生潛能,引導學生好奇心及探索欲,幫助他們能夠融入集體,成為集體的一部分,在集體中加強團隊協(xié)作意識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
(一)小學語文教育長時間停滯不前,需要情感教育促進其發(fā)展
小學語文較以前有很大進步,但是各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是不斷暴露出來,學生對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育接受效果不好,受限于現(xiàn)在的應試教育,學校和教師更多地將重點放在對于學生的應試能力培養(yǎng)上,語文學科的魅力被掩蓋,使學生喪失對語文的探索積極性,同時由于語文學科要求記憶的知識多且零碎,小學生往往缺少耐性,所以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比較被動,這些語文教育中出現(xiàn)的窘境,都要求教學工作進行改革發(fā)展,將情感教育引進小學語文教學中,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語文學科中更容易融入情感教育
語文學科不同于小學教育中其他的學科,具有相當明顯的滲透情感教育的先天優(yōu)勢,語文本身就蘊含著大量的情感因素,在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值得學生學習的先進榜樣,以及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這些都需要教師進行引導發(fā)掘,將情感融入教學實際中,改變以往的語文教育留給學生的無聊枯燥的印象。
(三)學生與教師需要情感教育,幫助構建正常的溝通關系
現(xiàn)在教師對于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位置沒有清醒的認識,只是認為將知識傳達給學生自己的教學任務就已經(jīng)完成,但是小學生還沒有一個成熟的認知體系,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學生和教師之間沒有正常的溝通關系,不能進行良好交流,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滲透情感教育,能夠使教學環(huán)境更加自由,為學生與教師之間構架溝通橋梁。
在小學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學生正處于素質(zhì)教育的關鍵時期,情感體驗較少,正是建立健全人格、素養(yǎng),構建基礎思想道德體系的時期,對情感教育更加需要,同時語文學科有其特殊性,在情感教育的實施方面有很大便利,下面提供在教學實際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參考策略。
(一)從教材中深度挖掘情感教育素材
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情感教育素材,教師應該在進行課程之前進行充足的準備,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理解,準確把握情感,在教學時能夠通過對教材的深度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中所蘊含的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層含義,如進行大興安嶺一課的講解時,可以通過教師對課文的有情感的朗讀,使學生對大興安嶺產(chǎn)生喜愛之情,從而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掘出對于環(huán)境保護的深層情感體驗。
(二)構建師生良好溝通關系
建立一個自由,能夠進行及時的情感交流的課堂,將課堂還給學生,重視學生在課堂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在課程簡單講解結束后,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以及主動發(fā)言,將自己的想法感受展示出來,語文本來就是語言學科,對于自己觀點的抒發(fā)能力極為看重,減少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讓學生自己來主導課堂。
(三)發(fā)掘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引導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
小學生難免對于一些深層的情感把握有所欠缺,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在進行一些古文課程講解時,可以通過主人公的一些生平事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與學生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系,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更深刻地記憶理解課文知識。
(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以興趣引導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xiàn)在語文教育事業(yè)一直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主動性不高,應該提高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在教學中引進各種工具支持,如多媒體等,在進行課程時,可以利用視頻等方式使學生更加容易融入教學內(nèi)容,更加直觀、準確地把握情感。
[1] 王彬.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6(2).
[2] ? ?楊曄.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索研究[J].中華少年,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