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
在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背景下,小學科學課堂成為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陣地。尤其是小學科學課程中的探究性實驗內容,將知識、思維、能力教育融為一體,對小學生的素質教育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在實驗探究性設計當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需要小學教育者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出消除誤區(qū)的有效對策。
小學科學課程是學生日后學習理工課程的前期基礎??茖W課程不僅能夠給學生傳遞自然科學知識,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提升小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但是相比于創(chuàng)造力與思維能力,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記憶能力更強,其掌握自然科學知識需要科學實驗的引導;而探究性的實驗設計又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對于小學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正確開展探究性設計的小學科學實驗值得深入思考。
一、小學科學實驗中探究性設計的誤區(qū)
(一)實驗設計過度依賴課程教材
進行探究性實驗的一大目的就是將小學科學課程知識融會貫通,因而也造成了許多教育工作者在設計探究性實驗時直接選取教材內容,將探究性實驗設計與知識教學混為一談,無法設計出能夠拓展學生思維、挖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探究性實驗。既無法滿足素質教育要求下的科學課堂實驗探究性設計的要求,也無法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二)實驗的探究性依賴教師演示
當前,也有許多教育者將科學實驗的探究性理解為對學生思維的引導,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為目的。注重探究性實驗的課堂演示,而忽視了學生的參與,將實驗課堂的互動局限在知識問答和思維引導層面,一方面無法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失去一個深入理解自然科學的機會,無法真正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進行探索的興趣。
(三)探究性設計的思路被教案局限
雖然許多教育者能夠設計出優(yōu)秀的探究性科學實驗,但是思路卻往往被預先撰寫好的教案局限。實驗的探究性被教案中的預先結果所限制,教育者無法在課堂上通過互動進行“因勢利導”,學生得到的思維發(fā)散實際上就是教師個人思路的模仿。這并非真正實現(xiàn)了科學實驗的探究性,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益處不大。
二、科學實驗探究性設計誤區(qū)產生的原因
(一)科學實驗課程在小學教育中不受重視
在小學教育當中,科學課程長期被視為等同于音樂、體育等課程的興趣類課程,其地位屬于“可有可無”;體現(xiàn)在教學安排上就是分給科學課程的課時量十分有限,在有限的課時里,完成教材內容教學都尚且勉強,更何況耗時頗多的科學探究實驗。正是由于科學實驗課程在小學教育中的長期不受重視,導致了教育者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表現(xiàn)出在教學進度上的“搶時間”和在教學內容上的“淺嘗輒止”。
(二)應試教育影響下的教學與生活割裂
雖然素質教育在小學教學中正被全面實施,但是應試教育體制留下的影響仍然深刻。以知識教育為核心的傳統(tǒng)小學教育思維下,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就是教育者重理論、重課本,從而忽視了小學教學育人、育德、育才的教育理念。學生是否能夠牢固掌握課本知識成為衡量一名教育者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在這樣的情況下,科學實驗的探究性設計產生誤區(qū)并不令人驚訝。
三、加強科學實驗設計探究性的有效對策
(一)貫徹學生本位的素質教育理念
在小學科學實驗的探究性設計與實驗課堂中,應當根據(jù)素質教育的要求,貫徹學生本位的教育理念。探究性實驗設計應當圍繞學生的思維習慣、知識應用能力、動手能力來設計。實驗課堂應當以學生的動手與動腦為中心;教育者應當明確自己在探究性學習當中自己的角色定位,即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和輔助者。實驗的探究性設計得合理,學生就能夠通過動手完成學習的升級,反之則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后期的科學課程學習。小學課堂的探究性設計首先應當提升學生的“發(fā)現(xiàn)”能力,通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能力來逐步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自然科學的規(guī)律,而并非盲目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結合生活創(chuàng)設實驗教學情境
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小學科學實驗中的電學實驗最讓學生困擾。這充分說明了小學生對自然科學的探索集中在“發(fā)現(xiàn)”的層面,抽象的自然科學知識還不適合作為小學科學實驗探究性設計的內容。例如簡單電路實驗,更多是作為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參與實驗恐怕無法實現(xiàn)知識的融會貫通。所以,探究性實驗教學應當結合生活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學生生活中的情境作為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融入情境,消除實驗因缺乏生活環(huán)境而給學生造成的抽象感。例如觀察影子的實驗,課堂上無法展示的內容教育者可以將其安排在學生課前的生活當中,讓學生在實驗課前完成需要觀察的實驗內容。
(三)改革科學實驗的課堂教學方法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課堂的信息化正在被普及,教育者不必再為實驗課堂缺乏展示內容煩惱,一本教案支撐整個實驗課程的局面也已經改變。多媒體、互聯(lián)網等現(xiàn)代教學設備普及的情況下,教育者在進行探究性實驗設計與教學時,應當改革科學實驗的課堂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在展示與信息方面的優(yōu)勢,重視學生的觀察能力,將抽象的教學內容盡可能地通過現(xiàn)象展示來形象化和趣味化,更有利于科學探究實驗課程的開展。
【作者單位:三明市梅列區(qū)第二實驗學校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