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華
摘 要:改革是教育不斷創(chuàng)新的動力。在中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不能滿足現(xiàn)狀,要突破現(xiàn)實的阻礙,進一步創(chuàng)造新的成績,在教育教學的方法方面要創(chuàng)新,在教學效果方面要提升。中學音樂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現(xiàn)實音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在現(xiàn)有基礎上有更大的提高。
關鍵詞:中學音樂;發(fā)展現(xiàn)狀;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0-01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0.101
偉大的作家雨果曾經(jīng)說過,數(shù)學、字母和音符,是開啟人類智慧寶庫的三把鑰匙。在這其中,音樂是兼具理性和藝術情感性的。在中學的學校教育中,音樂是為數(shù)不多的藝術類的課程。音樂教育的最基本目的不是為了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音樂家,而是培養(yǎng)那些對音樂能夠欣賞,可以從音樂中得到心靈的激勵和慰藉的普通人。接下來筆者將圍繞中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自己的幾點認識。
一、當前我國中學音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正如前文所述,我們只有認識到問題,才有可能會解決這些問題。當前我國音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哪些呢?
首先,在很多教師和學生的思想觀念里,對于音樂還不夠重視。在看待音樂學習這件事情上,學生的功利思想比較重,他們認為音樂對于考大學沒有任何幫助,所以學和不學都沒有什么關系。這種想法在學校領導的觀念里體現(xiàn)的也比較明顯,學校在音樂教師的配置方面明顯不足,導致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教學中師資力量不足種種弊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錯誤觀念,也會影響到學生。學生把音樂課當作可學可不學的“副課”,即使要進音樂教室,也都希望借助音樂松弛一下被文化課作業(yè)折磨得筋疲力盡的神經(jīng),或者借音樂課宣泄一下長期郁悶的情緒,因此在音樂課盡情“搗亂”,使得音樂課堂的紀律非常混亂,教師的教學沒辦法正常進行。
另外,在音樂課程的考核方面也不夠完善。很多學校音樂課程的考核非常隨意,教務管理人員對音樂課程的具體考核辦法也不夠關心,沒有形成相應的制度,檔案保存方面也不夠健全。這就直接導致了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過程、質(zhì)量情況難以做到監(jiān)督,課堂教學效果難以保證。音樂教師也容易在思想上放松下來,工作上表現(xiàn)得比較懈怠。
二、解決當前中學音樂教學所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改變學校領導和音樂教師的落后觀念
音樂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藝術類課程,可是如果在學校不受到重視,音樂課本身的作用就很難發(fā)揮出來。經(jīng)常聽身邊的中學音樂教師在抱怨:對于音樂課,學校是如何的不重視,學生是如何的不聽話,導致無法認真?zhèn)湔n上課。久而久之,他們就養(yǎng)成了得過且過的上課模式。我們可以進行一個換位思考,當我們音樂教師都能一以貫之地認真?zhèn)湔n上課,讓學生能夠喜歡上音樂課,學生還會上課不聽話么?所以教師可以用自己課程的魅力去吸引學生,讓所有的學生慢慢喜歡上音樂教師,喜歡上音樂課,到那個時候?qū)W校自然就會更加重視了。所以在抱怨學生和學校不重視的同時,教師更要反省自身,反省自己的課堂是否符合了學生的心理需求,是否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放松,感到有所收獲。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為學生打造出更多的精品課堂。
(二)要加強中學音樂教師的師資培訓工作,不斷提升音樂教師的教學專業(yè)素養(yǎng)
音樂教師要想讓自己的課程保持足夠的魅力就需要自身具備過硬的專業(yè)能力,具備較強的教學水平,同時也要具備與學生進行良好互動的溝通能力。從學校的教學管理者的角度來看,要為音樂教師能力的提升提供好的途徑。例如,學校要組織教師參觀學習,到更高級別的院校進行深造。另外學校也可以在校內(nèi)組織音樂教師成長小組,讓教師共享音樂資源,互相幫扶,共同提升教學水平。音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不僅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專業(yè)學習,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而且還要關注社會實際,包括學生的情況和社會思潮,革新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在獲取音樂知識的同時,一定要對社會有所了解,提高其社會參與意識。
(三)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藝術,本身就包含著創(chuàng)新的元素,音樂作為一門經(jīng)典藝術,學生可以由一開始的模仿到以后的即興創(chuàng)作。奧爾夫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向原則是即興原則。奧爾夫的教學活動通過中小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唱奏實踐,以即興活動形式發(fā)展中小學生的音樂體驗、嘗試創(chuàng)造音樂的能力。即興活動重視中小學生在“做”的過程中的主動學習以及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因此“做”才是關鍵問題。
(四)從實用的角度開展音樂教育活動
從音樂能力心理結構分析,音樂感受能力是核心,音樂能力又稱音樂的情感體驗,音樂感,即對音樂發(fā)生情緒反應的能力是音樂感的核心,無論是基本學力論還是音樂能力接受論其核心都是強調(diào)情感情緒,這一點對初學音樂的學生來說更為重要。借以說明藝術教育是終身受益的教育,從小加強藝術教育是何等重要。所以,中學音樂教育活動要與現(xiàn)實生活接軌,在課堂上要呈現(xiàn)一些學生非常熟悉的音樂題材。
總之,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確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單芳.初中音樂社團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6.
[2] 彭易蘭.花瑤山歌在隆回縣民族團結學校音樂教育中的現(xiàn)狀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6.
[3] 魯佳.鎮(zhèn)安中學音樂鑒賞教學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D].云南大學,2016.
[4] 谷咫.西安市鐵一中學高中音樂課程教學現(xiàn)狀思考[D].貴州師范大學,2016.
[5] 郭瑩瑩.中學音樂課堂民族器樂欣賞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6] 姜.淺談中學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與趨勢[J].科技、經(jīng)濟、市場.2014(11).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