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學習是初中生接觸的一門新的學科,對于學生的學習是一項全新的挑戰(zhàn),如何幫助學生進行初中的物理學習,并且能使學生的有效性學習在物理學科中得到實現(xiàn),是當前物理教學工作中的難點。本文就在初中物理中提升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意義為起點,探討如何將學生的有效性學習在物理教學中得到實現(xiàn)。
關(guān)鍵詞:初中物理;有效性學習;探討
一、 前言
物理是一門自然的科學,包括聲、光、熱、電、力等五個方面,對初中學生進行物理的教育,是希望學生可以從中鍛煉自我的理性思維,對于身邊的基本的物理常識可以有所了解。但是物理卻是一門理解難度比較高的學科,需要教師的細致的講解,來促進學生物理學習的有效性實現(xiàn)。
二、 初中物理中提升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意義
(一) 滿足物理教學的要求
物理學習是一個內(nèi)化的過程,單靠教師的講述,不足以實現(xiàn)學生的有效性學習,還需要學生的積極探索。物理學習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因為學生面臨著中考,即便是學生對于物理難以理解,但也需要在物理的學習中發(fā)揮自身學習的有效性,從而滿足物理教學的需要。
(二) 實現(xiàn)對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
新課程改革的號召之下,教育工作者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而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素質(zhì)教育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通過物理的學習,可以認識到實驗對于認知的重要性,從而學生會積極地在實驗中進行動手能力的操作,這對于學生的理性思維也是一種鍛煉和提高,符合了我國素質(zhì)教育對于學生的要求。
(三)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現(xiàn)代社會是人才的競爭,而對于人才的定義不僅需要他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需要有全面多元化的知識儲備。物理的學習是對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的一種鍛煉,學生可以在物理的學習中實現(xiàn)頭腦與雙手的全面發(fā)展,從而使得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一定提升,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chǔ)作用。
三、 在物理教學中實現(xiàn)學生有效性學習的策略
(一) 重視教學語言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物理教師的教學語言是指引學生進行物理學生的重要通道,但是由于物理知識本身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導致學生在接受物理知識時,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講解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語言的力量。首先,語言的生動可以使得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變得簡單。所以在為學生進行概念的理解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將物理的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以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理解,實現(xiàn)物理知識的融會貫通,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比如在學習平面鏡的成像規(guī)律時,教師就可以以“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的歇后語,來加深學生對于成像規(guī)律的理解,讓學生明白平面鏡里的物像對稱相等,因此無論豬八戒怎樣照鏡子見到的也是自己,不會是人。其次是物理教師要充分利用物理的感染力,以提高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積極性。盡管物理是一門理性的科學。但并不代表教師就一定需要理性的語言來為學生進行解答。因此,為了改變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看法,教師可以盡量加強語言的感染力,從而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情感的抒發(fā),成功引起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注意力。
(二) 以課堂的提問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一項必備的環(huán)節(jié),但是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往往忽視了課堂提問對于學生的思維引導作用,只管自己激情滿滿的授課,而忽視了對學生接受能力的檢驗。所以在進行學生思維的引導時,應(yīng)將提問貫穿在物理課堂的整個過程中,從而實現(xiàn)學生物理學習的有效性。在上課時教師需要告訴學生,提問只是對學生的理解情況的調(diào)查,教師并不會因為學生答不出正確答案而對學生進行批評,反而會因為學生的回答得不完美而進行教學的反思,促進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實現(xiàn)。所以,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時,學生可以積極地進行配合。同時,教師也可以采用“學生對于這個問題有什么不同的理解”或者“你認為教師的解答方法是否正確”等比較開放性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提問,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理解,這也是為了學生可以樹立學習物理的自信心,實現(xiàn)自我學習的飛躍發(fā)展。
(三) 在有趣的物理實驗中加深學生的印象
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習中不可忽視的過程,因為物理學習中大多數(shù)的結(jié)論都是從實驗中獲取的,為了能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魅力,對物理的學習有比較直觀的印象,需要學生進行物理的實驗,從而使得物理學習的有效性可以在實驗中獲得提升。在測量物體的體積的時候,教師可以交給學生小組不同的物體比如有不能下沉的泡沫塊、易溶于水的糖果和具有吸水性的粉筆等等物體,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測量,而學生們就可以發(fā)揮團隊的力量進行探索的實驗,并在與教師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得出可以用頂針法將泡沫塊按入水中、用細沙來代替水對糖果和粉筆進行測量,從而滿足了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認知需要,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只要自己積極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并與基礎(chǔ)的物理知識進行結(jié)合,就可以完成實驗的操作,從而在物理的實驗中獲得更多對于知識學習的體驗。
四、 結(jié)語
初中物理學習雖然對于剛接觸物理的學生會感到一些困難,但是只要物理教師重視語言對于學生的指引作用,積極地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及時了解學生的思維動向,并通過物理的實驗,加深學生對于物理的認識,就可以實現(xiàn)學生物理學習的有效性,從而提升物理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宋斐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24):137.
[2]董文濤.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J].才智,2016(13):6.
[3]高洪峰.當前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華夏教師,2016(03):49.
作者簡介:
羅最海,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者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