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從事班主任工作期間,筆者重溫教育理論并結合實踐形成了“一年而立,二年不惑,三年知天命”的班主任觀。本文從初中三年的不同階段簡要闡述了筆者的班主任觀。
關鍵詞:教育理論 班主任觀 實踐
筆者當班主任六年有余,在此期間重溫了很多教育家的教育理論。上學期間學習了杜威的“兒童中心”發(fā)展論及“做中學”等教育思想,以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但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工作以來筆者一直嘗試將這些理論變成現實,但收效甚微。2015年開始全面閱讀《論語》學習孔子的教育思想。在筆者們班上也掀起了學《論語》、改寫《論語》的熱潮,每個學生選擇一句并改寫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昊曰:“唯勤者致遠夢,則懶者悔一世。”
燚曰:“有心者必有志,有志者不必有心。智者必有志,智者必有行。”
琳曰:“德之不修,能學而不好,知錯而不改,聞另難而不仁,是吾忌也?!?/p>
通過改寫《論語》的活動,筆者對《論語》中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覺得它貼近筆者們的思維方式?!墩撜Z·為政》中有對終身學習的論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惫P者從其中汲取教育思想的養(yǎng)分,形成了“一年而立,二年不惑,三年知天命”的班主任觀。
一、一年而立
孔子說“立于禮”,又說:“不知禮,無以立也。”所以孔子說他“三十而立”,是指他這個時候懂得禮,言行都很得體?!耙荒甓ⅰ币庵冈谄吣昙墝W會自立,言行得體。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能總是牽著他的手走,而還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痹趪郎逃陂g,筆者學會了疊“豆腐塊”再到寢室教學生,筆者用相機記錄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并在班會課上一起分享這些照片,讓他們認同物品擺放規(guī)范帶來的美感,以此讓學生學會獨立的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先做人再做事?!安粚W禮,無以立”是說:不學會禮儀禮貌,就難以有立身之處。七年級首先要學會的文明禮儀就是文明用語,筆者讓學生記住十個字:“您好,請,對不起,謝謝,再見”。每天筆者堅持在放學的時候站在門口,微笑地看著每一個孩子,說“XX同學,再見”,孩子們也以“老師再見”回應。漸漸地,孩子就形成了向老師和同學打招呼的習慣,文明用語也漸漸成了口頭語。
二、二年不惑
孔子認為“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岸瓴换蟆币庵笇W生到了初二就不再困惑,明白學習的責任,學會理智。
學生恰恰在初二身處叛逆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困惑和迷茫,想認真學習卻又毅力不足,易沖動、缺乏理智。如何讓孩子平穩(wěn)度過叛逆期至關重要。此時的學生也是認知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快速發(fā)展的時期,讓學生展開討論、解決自身的問題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所以,班會課主題就是討論解決學生自身的問題。初二的前兩周,學生心浮氣躁,不能靜心學習,特別是在自習課上聊天的比比皆是。在第二周周日的班會課,筆者給學生展示了二十條哈佛大學自習室的名言,其中一條名言“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 ——筆者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引發(fā)了大家思考。大家踴躍發(fā)言列舉自己在自習課的不良習慣,一位學生說:“哈佛大學的學生這么優(yōu)秀還在努力學習,更何況筆者們。”學生提出很多有效的改進措施,通過舉手表決形成班規(guī)。
一味灌輸規(guī)章條例可能適得其反,而通過引發(fā)學生思辨、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才是讓學生靜下來的最佳措施。只有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和怎么做,才能讓學生在初二達到不惑。
三、三年知天命
“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五十歲之后,知道了理想實現之艱難,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結果。筆者的“三年知天命”意即在初三的時候知道了讀書的不容易,更應該為未來而奮斗。筆者覺得初三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五心”,即決心、信心、耐心、恒心、愛心。班主任要利用班會課將“五心”作為主題,開展一系列的“五心”主題班會教育。在初三緊張的學習之余,適時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五心”的微視頻開展微教育,這樣學生在輕松之余學會了如何去調整自己的情緒,為自己的天命而奮斗。
“一年而立,二年不惑,三年知天命”的班主任觀還不夠成熟,只是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想法,需要在以后的班主任實踐中進行驗證和補充,筆者堅信日行日新,堅持必有成效。
參考文獻:
[1]蒙培元.孔子的教育理念[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6(01).
[2]章磊,焦靜.寢室管理要做到規(guī)范有序[J].現代交際,2014(01).
(作者簡介:章磊,男,碩士研究生,重慶市巴川中學校,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