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忠
[摘 要] 自1946年第一臺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以來,人類與計算機漫長的“人機之旅”便由此拉開了序幕,并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fā)展。到21世紀計算機技術邁向了一個新臺階,“阿爾法狗”戰(zhàn)勝世界頂級圍棋高手李世乭更是將人機矛盾問題推向了高潮。中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的學校性機構,他們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旨在為學生將來適應工作環(huán)境和社會生活打下扎實基礎,培養(yǎng)能與企業(yè)無縫對接且集理論知識與操作能力于一身的綜合性新型優(yōu)質人才。
[關 鍵 詞] 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0-0066-01
一、問題
(一)教材難度與學生能力不匹配
眾所周知,中職生大多為高中生,計算機又是一門極為復雜的學科。即使在普通的大學,大學生經歷過高中三年高強度的學習仍不能在短時期內熟練掌握學習技巧,更何況是知識閱歷較淺的中職生。中職計算機網絡教材的編排忽視了學生基礎差、理解能力弱、知識面窄等問題,一味地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育學生,學生僅能學到皮毛,完全達不到企業(yè)要求的標準。
(二)師資力量薄弱
計算機專業(yè)不僅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操作能力有極高的要求,同時還要求教師不斷與時俱進,學習并掌握前沿技術。但中職院校中教師的低齡化現象往往達不到這一要求,年輕教師雖具有較高的學歷,但缺乏企業(yè)實戰(zhàn)經驗,不能解決計算機在企業(yè)中實際運用的問題。同時學校缺乏對教師的培訓和進修,教師常年束縛在崗位上,自身知識體系僵化,已無法適應新形勢、新技術、新要求。
(三)教學資源有限
中職院校始終占據我國少數部分,他們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結合了高中和大學,不僅學校屬于過渡期,學生更是處于跳躍期。中職院校生源學習能力差,社會對中職院校的重視程度遠低于普通大學,這也使得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缺乏相應的設施設備和實戰(zhàn)場地,學生學習范圍有限,教師教學場地有限,多種不利因素疊加,導致計算機教學效果陷入無限的死循環(huán)中。
(四)教學模式陳舊
計算機的學習講究代入感和探索性,現在的中職院校甚至大學計算機教學普遍采用演示法,老師演示一遍,學生跟著操作一遍,學習過程便結束。表面上看起來學生是掌握了,但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學生缺乏對原理的掌握,“開書了然、閉書茫然”的現象司空見慣。
二、對策
(一)加強師資力量
人民教師被授予“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稱號,他們不僅是學生智力的開發(fā)者和個性的塑造者,而且是人類文化科學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因此加強師資力量是發(fā)展教育的突破口。加強師資力量是一個長期且連續(xù)的過程,一方面不定期給予教師培訓和進修機會,另一方面派遣教師去相關企業(yè)“取經”,時刻保持教師的優(yōu)質和更新。有了優(yōu)秀教師,學生才會有優(yōu)質教育,教學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二)對接企業(yè)
既然學校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能直接與企業(yè)對接的高質量人才,那么在學校期間便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與企業(yè)對接一來可以改善教學資源有限的現狀,二來可以提高師資力量,達到雙贏的效果。計算機技術發(fā)展迅速,專業(yè)課程內容要跟隨一線企業(yè)的腳步適時地進行刪減、增加和更新,以實用性為教學原則,學生在企業(yè)中學習更深更廣的專業(yè)知識,“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以達到最優(yōu)。
(三)完善教學資源
前有杜甫、李白懷才不遇,后有陸游、辛棄疾壯志難酬,“英雄無用武之地”似一個怪圈,將文人志士滿腔熱血化為萬縷情愁,消逝在后人的慨嘆與惋惜中。雖說逆境成就人才,但在高速發(fā)展的當代若沒有基本的硬件設施和軟件配備,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教學資源不僅是電腦配置和實訓場地,更多的是計算機技術的革新與拓寬。與時俱進的技術革新、高配的計算機,為造就人才提供最完備的基礎條件。
(四)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從古至今,我國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并未改變,“應試教育”“填鴨式”“高強度”在彰顯了中國學生極強的學習能力和忍耐力之外,僅剩被禁錮了思想的“學習機器”??鬃釉缭趲浊昵氨闾岢觥耙虿氖┙獭?,縱使不能做到對每一個學生都因材施教,但至少能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計算機專業(yè)不免枯燥乏味,學生缺乏足夠的自控能力和基礎導致學習愈發(fā)呈現出消極倦怠的現象,學校不乏采用競賽、小組合作等教學方式,寓教于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三、結語
盡管計算機只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產生的輔助工具,但它始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大到國際交往、小到個人社交、上到國家政務、下到學校管理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肩負著繼承和發(fā)展計算機技術這個光榮而艱巨的雙重任務,在教學中應極為重視,將提升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效果提上日程。
參考文獻:
[1]葉丕珍.淺談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10).
[2]張建文.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陜西教育,2007(7).
[3]高彩艷.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3(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