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項目管理績效評估,作為較為復雜的系統(tǒng)研究工程。此次主要是以項目管理績考評為主要研究主線,加以中國工程項目常遇到的項目管理績效問題,提及當前常有的問題有:績效評估的單一性、形式化的流程、不恰當?shù)脑u估方式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及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具體是根據(jù)績效考核評估的相關指標,并借以績效評估中的模糊層次評估方法,引薦個案分析與應用,來檢驗評估思維與方法的可操作性。希望為工程項目管理績效評估研究一塊提供可行的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工程項目;績效管理;造價指標
1、工程項目績效評價體系的問題及其對策
1.1工程項目績效評價體系的問題
1.1.1主觀因素影響大
績效評估的實施,通常具備單一性的特點。通常都是管理層對企業(yè)下屬的評估與評價。評價者往往是領導層,被評價者勢必摻入更多領導層的友情與偏見、喜好等影響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平阿基這對被評價者的整體績效。評價者的整體評估,尚且存在可行性,因為其信息量的缺失,往往成為評價意見出錯的重要原因,甚至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上下級三觀不符。
1.1.2績效評價流程過于形式化
作為一類十分普遍的、十分客觀而又現(xiàn)實的問題。不少管理部門尚且已然落實好全面的績效評估工作,但是隸屬于總公司的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將其視作一類形式,并未將其落實到實處。為此,缺乏客觀的、準確的績效評估標準。
1.1.3績效評價方式不恰當
國內外學者與管理層通過多次的努力,研發(fā)出隸屬于工程項目可行的業(yè)績評估方法與技術,涉及到的等級法、目標評估法等方法,是能夠應用到各類場合。由此可見,準確的、可是和的組合型的評估方法與技術,雖然說對績效評估者與績效評估體系有著嚴格的要求,但是不少工程項目始終未將這些要求銘記,甚至有管理者將其視作無用處的評估方法,而對他們而言是無用的評價技術。
1.2工程項目管理績效評價體系改進的應對對策
1.2.1應用科學高效評估手段
績效評價的主體有:上級、同事、本人與小組等類型,這些都能夠客觀地反映到本人的績效情況,并通過全方面的評估反饋的方式,來綜合考量被評價者的實際情況,以而將打分的情況,利用加權的方式,讓評價者給予的評價以最公正的、最客觀的數(shù)據(jù)反映出來,以而讓確保評估體系更加有效執(zhí)行。
1.2.2避免評價者主觀影響
其一,暈輪效應。在評判過程中,第一步驟則是要以第一評價維度,全方便進行評測。第二次,則再次以評價維度進行評估。其二,減輕、控制評價緊張與寬松狀況,能夠讓評價結果符合評價標準。總之,該方式是確認被評估者長期行為規(guī)范與工作業(yè)績的基礎。
2、工程項目管理績效評估指標規(guī)劃
2.1定義界定和評價標準架構
評價體系的基本內容涉及:一是基本原則;二是指標體系;三是指標標準;四是評價方式;五是評估流程。這些是企業(yè)經營與管理采取高效評價、有效評估和有機推動的一體。
2.2績效評價指標規(guī)劃思維
2.2.1同長遠發(fā)展利益相融合
即元論,是基本的評估指標、是基本的評估方法。該理論是評定企業(yè)現(xiàn)狀、企業(yè)未來發(fā)展,評定企業(yè)績效激勵與懲罰的實況、企業(yè)未來發(fā)展推動力的基礎。
2.2.2將定量評價同定性評價相結合
一般情況下,定量指標在工程項目績效評價是易行的,也是公平的。定性指標在工程項目績效評價是復雜的,是主觀的,甚至是較難操作的。由此,不少企業(yè),特別是經營管理類型的企業(yè),所實施的績效評估體系,采取大多都是定量指標而非定性指標。這類指標缺乏定性指標的特性。為此,只有將定性指標同定量指標相結合,方可研究出評估企業(yè)現(xiàn)狀與企業(yè)預期業(yè)績的綜合性指標。
2.2.3客觀因素與主觀努力相結合
就評價流程而言,勢必要綜合考慮到企業(yè)所處的綜合的、客觀環(huán)境的實際變化,其行業(yè)的努力狀況,以而對企業(yè)經營業(yè)績給予更為公平的、更為合理的評估與激勵。
2.3工程項目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
2.3.1經營能力的指標
涉及到的有銷售同利潤的比率、全體員工的勞動生產比率、成本降率、費用支出比率、收益比率、研發(fā)成功率,還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以及資產負責比率,甚至還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以及市場占有率等。
2.3.2對企業(yè)貢獻的指標
常用的有凈產值增率、銷售收入增率、設備更新情況等。為此,文章所研究建筑行業(yè)的企業(yè)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層次指標涉及到:運營、質量控制、發(fā)展實力、公司名譽、社會貢獻等相關的指標。各大重要的指標都是相互獨立,而又各自成體系的。所涉及的指標有定性的、也有定量指標。
3、工程項目管理績效評價的改進建議
3.1確認績效評價的實際目標
績效評價主要目標應包括:了解工作績效,評價目標體系實施性B為知人、選人、聘人、用人、評人、育人、留人、激勵人提供依據(jù),完善組織工作,為職位變遷提供依據(jù):為分配體系落實提供依據(jù),為組織人力資源規(guī)劃、財務預算和經營提供信息,為組織變革和發(fā)展的決策提供依據(jù),同時監(jiān)督檢查組織變革和發(fā)展的進程、成效。
3.2統(tǒng)一整理績效評價原則
績效評估的基本原則,勢必要統(tǒng)一。所涉及到的公平、公開、公正的基本原則,以及科學、真實、準確的基本原則,乃至民主與集中的原則,這些原則應當與責任、權利、利益的基本原則相掛鉤。同時,要應用定性的方法與定量的方法同責任、權利與利益相融合,讓評價方法更加具備可行性,讓評價的等級、時間、結構、人員都奏效,讓整體的績效評價原則更加統(tǒng)一,更具制度化。
3.3明確績效評價程序
績效評價-可按以下程序進行:第一,認定目的;第二,規(guī)劃方案;第三,落實與實施方案;第四,決策進行鑒定。
3.4績效評價的心理設計
績效評價,即建立在組織對成員的績效評估的基礎上,采取客觀的、科學的評價與認定的方法,其評估依據(jù)往往涉及到個人的獎懲、組織的集體目標。當然,最密切聯(lián)系的還是人的基本心理狀況。評價的動機、評價的原因、評價的主體同客體之間的親密關系、心理狀況,都將對評價的結構產生影響。為此,勢必要以最理智、最客觀的角度,去審視、去認知這些心理因素、實踐活動,以而明確績效評估的準確性、客觀公正性。
參考文獻:
[1]王睿,毛謙,鄭幢峙.軟交換向IMS的平滑演進[J].中國科技文獻,2015,1:983-985.
[2]趙字魯.3G組網與軟交換技術的應用[J].山東:山東大學,2017.
[3]張亞輝.PSTN網絡與NGN網絡的互通[J].中國新通信,2013,4:62-67.
作者簡介:
郭慶勝,興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