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克強 孫桂蘭 陳國輝
【摘要】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由于內容多,知識范圍廣,學習難度相對大,導致很多學生感覺學習困難,興趣低,學習積極性差,同時又由于手機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尤其是微信軟件的應用,致使學生很多課外時間被占用,并且課上低頭族也在逐漸增多,很難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在利用微信強大的功能及學生高使用率的現狀,構建了基于微信平臺的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模式,將學生課前、課上及課下的碎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使學生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學習上由被動學變?yōu)橹鲃訉W,并使課堂教學打破時間、空間和地點的限制并得以延展。教學實踐表明將微信平臺與機械設計基礎教學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最終學生的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均得到很大提高,教學效果顯著,通過研究可為其他類似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信平臺 機械設計基礎 教學模式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010-02
引言
《機械設計基礎》是集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內容于一體,為非機類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技術基礎課[1-2],由于其章節(jié)內容多、課程地位重要,所以學生學習興趣如何提高及在有限教學資源內如何更好、更多的掌握知識成為學好本課程的關鍵。
根據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可知,目前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很大原因在于學生平時花費在玩手機上的時間過多,甚至在課堂上學生的低頭族也在逐漸增多,據統(tǒng)計現在學生的低頭族中,有的上網、有的玩游戲,但絕大部分是在進行微信交流,因此能否將課前、課上及課后學生這些碎片時間有效利用起來,及能否將學生這部分精力充分利用起來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微信是一款由騰訊公司2011年推出的支持多平臺的移動即時通信軟件[3]。據統(tǒng)計目前微信的注冊使用用戶已突破 8億,而高校學生微信的注冊率幾乎100%,微信在學生中的廣泛使用率為其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應用提供了保障。
綜上分析,將微信平臺與機械設計基礎教學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微信交流的碎片時間能得以充分利用、使課堂教學打破時間、空間和地點的限制并得以延展,對提高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1.微信平臺應用于機械設計基礎教學的優(yōu)勢
微信平臺應用于機械設計基礎教學的優(yōu)越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1)打破傳統(tǒng)課堂的時間與空間限制
通過微信平臺在課前、課上及課后的應用,可有效提高機械設計基礎課堂教學的延展性[4],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時間與地點,使課堂教學打破時間、空間和地點的限制并得以延展。
2)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
微信提供的聊天、群聊、實時對講等功能,實現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能夠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等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真正達到了交流無障礙。可使機械設計基礎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氣。
3)可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學習興趣
微信本身對學生就有很大的吸引力,學生日常生活對其依賴性很大。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典型的特點是圖片、動畫及視頻較多,將微信運用于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可將上述的教學素材發(fā)布到微信平臺,學生可以有選擇的去學,可憑興趣去學,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由被動消極的學習變?yōu)橹鲃臃e極的學習。
4)拓展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補充,可制作成文本或微課等形式的素材進行發(fā)布,并且由于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很多內容所涉及領域發(fā)展迅速,知識更新較快,因此可以通過微信平臺發(fā)布所講內容最新發(fā)展現狀,讓學生所學知識得到有效補充。
2.基于微信平臺的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模式的構建
基于微信平臺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將每堂課的教學過程分為課前、課上及課下三個階段。
2.1課前階段
課前階段指正式上課之前的一段時間,教師布置完任務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隨時隨地去瀏覽微信平臺。根據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理論性強、學生學習起來困難及知識掌握困難等現狀,教師通過微信開放平臺向學生發(fā)布預習內容、思考題、教學案例、微課視頻及小組任務布置等,同時教師可將難理解、枯燥的重難點內容做標記發(fā)布,告知學生認真預習上課發(fā)紅包搶答,并且每道題平時成績加分,使學生提前進入教學環(huán)節(jié),并且是通過微信自主學習,改變以往的被動接受,提高學習積極性。
2.2課上階段
課上階段教師利用多媒體及板書對課程主要內容進行精講,同時教師將課前發(fā)布的重難點內容分解為幾個問題,在課間休息時以發(fā)紅包的方式讓學生主動爭搶答題機會,紅包錢多少無關緊要,主要是以此來激發(fā)學生興趣,每次搶到紅包的同學可以回答一個問題,并且平時成績加分,這樣既激發(fā)了他們的熱情也達到了好的學習效果。
2.3課后階段
1)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所以可以不占用課堂時間布置作業(yè),可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課后作業(yè)。
2)在講完每章后向學生發(fā)布綜合大作業(yè),以提高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
3)由于書本及課堂所傳遞相關知識的信息量有限,所以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相關知識的擴展內容,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擴充相關知識量。
4)課后學生若對作業(yè)、上課內容或與課程相關的知識有疑問,可通過微信群聊隨時隨地發(fā)布,教師可隨時根據問題一對一或一對多回答。
3.基于微信平臺的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實踐
本文以黑龍江科技大學材料成型15-1班為研究對象,以講解凸輪機構這章內容為例進行教學實踐。
首先,教師以材料成型15-1班的名義建立微信群,讓所有學生加入到微信學習群中。
其次,建立微信學習小組,材料成型15-1班共29人分成4個組,第1、2、3組每組7人,按學號依次分配,第四組為學號最后8名同學,建立學習小組是為了進行協(xié)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實踐表明基于微信平臺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利用學生玩手機的碎片時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效果。為對比最后教學效果本文以成型15-1班和15-2班進行對比,其中成型15-2班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班級,通過成型15-1班和15-2班期末成績對比可知,成型15-1班平時成績和卷面成績均明顯高于成型15-2班。
4.結束語
本文根據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特點、內容特點及教學現狀,結合目前學生聽課現狀、低頭族現象原因、微信使用率及微信 功能強大等因素,構建了基于微信平臺的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模式,教學實踐表明將微信平臺與機械設計基礎教學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學生平時玩手機的碎片時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最終學生期末的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均得到很大提高,教學效果顯著。同時本課題組根據研究成果編寫了適合微信平臺融入機械設計基礎教學的教材,目前已經應用到教學中。本研究可為其他類似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占奎,劉元林,楊松華.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教學研究,2008,31(2):152-153.
[2]于克強,楊松華,宋勝偉.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機械設計基礎教學設計改革與實踐[J].教學研究, 2017, 40(3) :82-86.
[3]鄒小青. 基于微信的對外漢語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 教育與職業(yè), 2015(25):97-100.
[4]孫輝.基于“微信”的大學英語實踐教學初探[J].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4(5):157-158.
作者簡介:
于克強(1978-),男,山東即墨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機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