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杰 張雨新
摘要:公務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國家政治管理與社會治理,關系到社會和諧與穩(wěn)定。本文以提升公務員素質為目標,首先對我國公務員培訓制度現(xiàn)狀進行了研究,分析指出當前培訓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引入勝任力理念,對公務員培訓體系進行了基于勝任力的構建,并分析了構建培訓體系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勝任力 培訓體系 公務員 能力
21世紀是文化、經(jīng)濟、科技飛速發(fā)展變化的時代,時代的特點對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務員是政府管理活動的具體實踐者,公務員素質的高低,影響一個國家的執(zhí)政水平。要解決現(xiàn)代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就需要把勝任力理念作為公務員培訓設計的依據(jù)進行培訓優(yōu)化。
一、我國公務員培訓制度現(xiàn)狀分析
隨著上述法律法規(guī)的逐步推行,中國公務員系統(tǒng)培訓工作體系已基本形成。但是,我國公務員的培訓工作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1.培訓活動針對性有待提高。目前,我國公務員培訓主要是針對公務員的通用能力展開培訓,普遍存在針對性不強,區(qū)分度不高的問題。參加培訓的公務員往往有不同的經(jīng)歷和背景,有些培訓的參訓對象級別跨度較大。不同個體和崗位對培訓的需求不同,而目前公務員培訓中很少針對明確規(guī)范的崗位分類制度而設計培訓。此外,培訓教材也存在著內容陳舊,更新不及時,區(qū)分性不強等問題。
2.培訓體系的設計有待改進。目前,我國公務員培訓往往將一個個培訓視為短期孤立的行為,在開展培訓中培訓課程存在生硬“拼湊”的情況,課程整體設計系統(tǒng)化不足,課程配置缺乏體系化。較少把公務員的能力單元作為基本結構納入培訓模塊,設計的培訓內容缺乏戰(zhàn)略性、前瞻性和系統(tǒng)性,沒有準確識別出不同級別、不同崗位公務員能力發(fā)展之間的共性特征和個性化區(qū)別,導致培訓做了不少,卻對公務員成長的推動作用不明顯。
3.單一的培訓形式有待突破。目前,我國公務員培訓形式較為單一,主要是課堂講授。多以授課老師在講臺上講解,演示,學員聽課、記錄的傳統(tǒng)學習方法開展的,這對于參訓公務員來說效率是偏低的,由于公務員都已經(jīng)是成人,且大部分人員年紀偏大,有些學員學習興趣不大,有些只是應付領導檢查,積極性不高。
4.參訓人員培訓認識有待提升。目前,我國公務員培訓普遍存在片面追求高參訓率的情況,這很難調動參訓人員的積極性。不少參訓人員把培訓當成任務,把考勤當成約束,把聽課當做形式,把作業(yè)和考核當成包袱。參訓人員往往不認為培訓是對自身能力的提升,這些對培訓的不正確認識,直接導致他們參訓態(tài)度不積極,學習不認真,培訓效果不佳。
二、基于勝任力模型的培訓優(yōu)勢
McClelland將勝任力(competency)定義為“能區(qū)分在特定組織環(huán)境和工作崗位中績效水平的個人特征?!眲偃瘟μ卣骷仁桥袛嘁粋€人能否勝任某項工作的起點,也是決定并區(qū)別績效差異的個人特征。
基于公務員的特定位的特征進行培訓,有助于參訓人員獲得高效的、適應未來公務員特定崗位的能力、知識、素質以及個性化的特征。具體說來,首先,基于勝任力的公務員培訓更注重決定公務員行為及表現(xiàn)的動機、價值硯、態(tài)度等內容。其次,基于勝任力的公務員培訓更加偏向于經(jīng)驗,經(jīng)驗對公務員工作的影響度較高。第三,基于勝任力的公務員培訓是從勝任力入手試圖將培訓工作與長遠的組織戰(zhàn)略相結合。
三、基于勝任力的公務員培訓體系構建
基于勝任力的公務員培訓體系不是一刀切,規(guī)模化的培訓,而是采用個性化的培訓形式,是更具有針對性的培訓。
1.建立不同崗位的勝任力模型。構建基于勝任力的公務員培訓體系的前提和基礎是構建不同公務員崗位的勝任力模型。首先應充分了解目標單位內公務員勝任力的現(xiàn)狀,再結合目標單位的理想勝任力狀況,綜合現(xiàn)狀與理想狀況之間的差距,依據(jù)勝任力進行目標單位公務員培訓需求分析。最終目的是提高參訓公務員對未來崗位的勝任能力。
2.確定培訓內容。依據(jù)公務員勝任力現(xiàn)狀與理想狀況之間的差距分析,有針對性地為受訓公務員確定培訓內容。確定基于勝任力的公務員培訓內容時,不僅要充分考慮不同崗位和環(huán)境的公務員的具體勝任力情況,還需要根據(jù)公務員受訓內容的具體可塑性和重要性來確定。
3.培訓效果評估。基于勝任力的公務員培訓模型是否有效,需要經(jīng)過具體實踐來檢驗,最主要的檢驗標準是是否提升了實際的公務員工作績效。如果公務員在參加培訓后的個人績效能夠有所提升,即可以認為該勝任力模型是有效的,可以依據(jù)該勝任力模型開展培訓。
四、基于勝任力的公務員培訓體系實施保障
1.組織保障。一是規(guī)范培訓活動,建立管理體系。由公務員主管部門領導負責,抽調專業(yè)人員成立基于勝任力的公務員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并具體負責基于勝任力的培訓規(guī)劃、研究確定具體師資調配、參與現(xiàn)場教學指導,并對培訓實效進行監(jiān)督和測評。二是嚴格考核制度,實行動態(tài)管理。制定培訓工作考核辦法,加強對培訓工作的跟蹤管理,堅持定期調研,定期考核。調研、考核結果作為改進和完善基于勝任力的培訓工作的重要依據(jù)。對不能達到滿意效果的培訓項目和安排進行實時調整。
2.資源保障。一是資金保障。建議政府財政預算中設立專項培訓經(jīng)費,用于保障培訓活動所需的必要資金。一方面要保障培訓活動開展有充足的資金,另一方面要保障參訓公務員和相關人員的薪資和待遇水平。二是人員保障。培訓工作需要專業(yè)的授課教師來開展教學活動,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引導,需要安保人員維護教學秩序,需要工勤人員提供生活服務。這就需要有關部門適時對相關人員進行招錄、選派或者調任,以保障培訓活動的正常進行。三是設備保障。培訓活動的開展往往離不開硬件設備的支持,在開展培訓活動前通常需要確定并準備好較為固定的授課場所以及電腦、音響等輔助教學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