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開春
摘 要 只有增加小學生的閱讀量,并扎實訓練作文綜合素養(yǎng),才有真正意義上的提高習作水平。正確認識作文教學內(nèi)涵,優(yōu)化并充分利用語文教育環(huán)境,教學中把課本、養(yǎng)自然、生活、社會等資源聯(lián)系在一起,擴大知識面,構建活潑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構建課內(nèi)、課外相結合。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學生沉淀諸多習作素養(yǎng),寫出的作文就能枝葉茂盛,為孩子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海量閱讀;習作;提高
中圖分類號:A,D665.3,F(xiàn)1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214-01
一、明確海量閱讀
“海量閱讀”即課本之外的大量閱讀。學生通過這種開放性閱讀,廣泛涉獵各類作品,在古往今來浩瀚的經(jīng)典中,積累豐富的語言養(yǎng)料,滋生美好的思想情感,獲得情趣、情操、價值觀的熏陶感染,于潛移默化中,不著痕跡地實現(xiàn)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自我升華。
那么,語文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跳進”書海呢?
首先,在閱讀觀念上的改變至關重要。讀些什么書?怎樣讀書?教師需要改變一些“束縛”學生閱讀的觀念,解放思想,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降低”要求。例如“不動筆墨不看書”這句話,在一定情況下可以要求,但不能凡是讀書都要求學生“動筆墨”,那不切實際,很多情況下,要給學生自由閱讀的空間,這樣才能培養(yǎng)興趣。
其次,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指導學生進行各種閱讀實踐。
1.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閱讀的“海量”,必須有一定的速度。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技能,從而提高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數(shù)量?!昂A块喿x”,就是要讓學生懂得有些書是必須精讀的,但也有很多書無需精讀,可以快速瀏覽。鼓勵學生在精讀基礎上,針對不同書籍,熟練運用各種讀書方法,最大限度地擴大閱讀范圍,拓寬閱讀視野。
2.立足課內(nèi),大量引入助讀作品。部編語文教材建構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組成的“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結構,這既是基于閱讀方法的科學考慮,也是從培養(yǎng)興趣出發(fā),使學生的閱讀由課內(nèi)向課外自然拓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1+X”的方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相關的課外閱讀文章進行助讀,既加深課內(nèi)閱讀的體會,又教給了延伸閱讀的方法。增加的“X”部分,不一定讀那么精,泛讀也可以,也可以擇要記誦,但要有足夠的閱讀量。
3.“海納百川”,指導學生全方位自由閱讀?!昂A块喿x”需要完全敞開書海的大門,讓學生進行開放性閱讀。但這種閱讀不是完全漫無目的,隨心所欲的讀,而應該是教師的合理引導與學生的自由閱讀相結合。教師指導閱讀的過程中,不光要注意閱讀內(nèi)容的豐富多樣,兼顧各種作品類型,還應根據(jù)學生情況,提供科學的閱讀建議,使閱讀的寬度、廣度、深度循序漸進,從而產(chǎn)生良好的閱讀收效。
二、海量閱讀是學生儲備寫作素材,降低寫作難度的入口
海量閱讀自身和由其而生的各種活動本身就給學生單調(diào)的學習生活涂抹了許多色彩,對學生的習作起到了豐富素材的作用,使學生寫作文時有話可說,有情可表。曾有教師一邊翻閱學生們的作文本一邊說,“海量閱讀給學生們帶來可喜的變化,詞匯豐富了,語言表現(xiàn)力增強了,立意也新穎了,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少了,我現(xiàn)在批閱學生作文的心情都迫切啦!”“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小學生善于模仿,想象力豐富,只要海量閱讀,學生對習作肯定會得心應手,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積累知識的最佳時期,這一階段積極推行海量閱讀可以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路上儲備習作素材,誘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遷移寫作技巧,培養(yǎng)寫作興趣,更可能會讓讀書成為學生終生的習慣。
三、用心閱讀,注重閱讀積累,沉淀文學素養(yǎng)
要堅持讓學生閱讀,鼓勵學生到閱覽室讀各種書籍,孩子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寫作技巧,讀到很多經(jīng)典動聽的語句和段落,可以從中得出一些自己的東西,學生們有了諸如“跌倒了爬起來就是成功的第一步”“能管住自己才有出息”等一系列感悟,認知水平也會迅速提高,學生也能夠結合自己的思想、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各方面的意識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
教學實踐證明:只有增加小學生的閱讀量,并扎實訓練作文綜合素養(yǎng),才有真正意義上的提高習作水平。正確認識作文教學內(nèi)涵,優(yōu)化并充分利用語文教育環(huán)境,教學中把課本、自然、生活、社會等資源聯(lián)系在一起,擴大知識面,構建活潑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構建課內(nèi)、課外相結合,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學生沉淀諸多習作素養(yǎng),寫出的作文就能枝葉茂盛,為孩子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海量閱讀,厚重積累
有老師說:“頭腦里‘倉庫充實,寫的文章才會材料厚實,質(zhì)地好?!畟}庫靠堅持不懈的儲存,一是生活素材的積累,二是從閱讀中積累。”誠然,學生書讀得多了,腦子里積累的知識也就多了,寫起文章來,自然得心應手,所以,作為語文老師,要想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興趣,一定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
1.讀好課本。我們知道,在選入語文課本的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中,有不少相當美妙的語句,這些佳句是提升學生們寫作表達的天然寶藏,是他們學習、模仿、借鑒、創(chuàng)造的最佳藍本。
2.讀同齡人的文章。同齡人的文章,示范性強,可學易學,能夠為學生寫好作文提供切實可行的借鑒。
3.讀雜志報刊。如《語文報》和《語文周報》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最好助手,針對性強,實效性強,閱讀使用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讀名家名作。名著是人類文化的精髓,是數(shù)千年文化的積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閱讀名著,可以增長見識,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是提高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如果說學生好的文筆是茂盛的參天大樹,那么興趣就是陽光,閱讀就是根須,自由表達就是枝枝葉葉。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取得成效的,需要長期不斷地訓練才能有所提高。只有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不斷地鼓勵學生海量閱讀,鼓勵他們自由表達,才能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