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敏
(重慶師范大學 文學院,重慶 401331)
四川方言屬于北方方言區(qū),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和普及,在和現代漢語接觸的過程中,四川方言發(fā)生了變化,顯示出四川方言極強的生命力。一方面,四川方言保持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的特點,在四川方言區(qū)內繼續(xù)發(fā)展;另一方面,由于四川方言和現代漢語共處于同一語言社會,隨著語言接觸的加劇,四川方言里的部分詞匯不斷融入到現代漢語中,豐富了現代漢語的詞匯。
本文所研究的四川方言詞是指被收錄在王文虎主編的《四川方言詞典》中,同時也被收錄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詞語?!鞍屯薄巴砟铩薄笆帐帧痹凇冬F代漢語詞典》的釋義標了〈方〉,表明“它既不是純粹意義上僅在狹小方言區(qū)使用的方言詞,也不是完全被共同語吸收、成為普通話詞匯單位的方源詞,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中間狀態(tài)”[1]。這表明“巴望”“晚娘”“收手”是“正在被普通話詞匯系統(tǒng)所關注和吸收,但尚未被完全同化的方言詞語”[2]。
四川方言進入到現代漢語,為了適應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tǒng),這些方言詞的語音發(fā)生了改變。
四川方言和現代漢語在語音上最明顯的差異表現為聲調的差異,調類相同,調值卻不相同。
1.1.1 巴望
“巴望”在《現代漢語詞典》《方言大字典》中的調類都為陰平、去聲,“巴望”在《方言大辭典》中的調值為55、213,進入現代漢語后調值由213改為51。
1.1.2 晚娘
“晚娘”在《現代漢語詞典》《方言大字典》中的調類都為上聲、陽平?!巴砟铩痹谒拇ǚ窖灾械恼{值為53、21,在現代漢語中的調值為214、53。
1.1.3 收手
“收手”在《現代漢語詞典》《方言大字典》中的調類都為陰平,上聲。“收手”在四川方言中的調值為55、53,在現代漢語中的調值為55,214。
“成都話的四種聲調用數字表示為:陰平為55、陽平為 21、上聲為 53、去聲為 13。 ”[3]在現代漢語里,“陰平為55、陽平為35、上聲為 214,去聲為51”[4]。四川方言詞進入到現代漢語里,采用了現代漢語的調值,即陰平調值不變,陽平調值由 21改為35,上聲調值由53改為214,去聲調值由213改為 51。
四川方言和現代漢語在調值上僅陰平相同,陽平、上聲、去聲都有明顯的差異,這是由于“常用的讀入聲字在普通話中,有將近一半歸去聲,將近三分之一歸陽平,歸入上聲的音節(jié)最少”[5],而“成都話里,中古入聲字現在都讀陽平”[6]。
1.2.1 巴望
“巴望”在現代漢語里的音節(jié)為“ba1wang4”,讀為[pA55uɑ?51],在四川方言里的音節(jié)為ba1wang4,讀為[pa55ua?213],聲母和韻母都沒有發(fā)生變化,但“ba”音節(jié)中元音a的發(fā)音由舌面、前、低、不圓唇元音[a]變?yōu)榱松嗝妗⒀?、低、不圓唇元音[A];“wang”音節(jié)中元音a的發(fā)音由舌面、前、低、不圓唇元音[a]變?yōu)榱松嗝?、后、低、不圓唇元音[ɑ]。 由于四川方言和現代漢語韻母系統(tǒng)的差異,“巴望”和現代漢語里讀音相比,韻母中元音a發(fā)音部位靠后。
1.2.2 晚娘
“晚娘”在四川方言中音節(jié)“wan3niang2”,讀為[uan53iɑ?21], 在現代漢語里的音節(jié)“wan3niang2”,讀為[uan214niɑ35]。[]聲母只出現在四川方言的語音系統(tǒng)里,普通話中沒有[]聲母。因此[]在四川方言里為舌面硬腭鼻音,進入到現代漢語里,和舌尖齒眼鼻音[n]相對應。
1.2.3 收手
“收手”在四川方言里的音節(jié)“sou1sou4”,讀為[su55su213]。在現代漢語里“收手”“shou1shou4”,讀為[ou55ou51]?!笆帐帧痹谶M入到現代漢語里,聲母發(fā)生了改變,由[s]變成了[sh],由于中古知莊章三組字和精組洪音字合流,這也就是四川方言中沒有舌尖后音[th]的緣由。同時元音“o”由舌面、央、半低、不圓唇[]變成了舌面、后、半高、圓唇元音[o]。由于四川方言和現代漢語韻母系統(tǒng)的差異,“收手”和現代漢語里讀音相比,韻母中元音o發(fā)音時舌位靠后。
四川方言詞“巴望”“晚娘”“收手”進入到現代漢語中,詞的理性意義沒有改變,但詞義的輕重、詞的感情意義有所變化。
“巴望”在《四川方言詞典》(第二版,2014:4)的解釋為“(動)迫切盼望”?!鞍屯痹凇冬F代漢語詞典》(第 6版,2012:972)中的解釋為 “<方>1、(動)盼望;2、(名)指望;盼頭”。
通過《四川方言字典》《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巴望”的解釋,可以看出“巴望”在四川方言中和現代漢語中在表示“盼望”這個核心意義上沒有變化,但詞義的輕重發(fā)生了變化,且“巴望”在現代漢語里增加了名詞詞位。
2.1.1 語義變化
“巴望”在表示人的心理狀態(tài)時表現出“量”的差別?!鞍屯痹谒拇ǚ窖岳锉硎尽捌惹械嘏瓮?,所表示心里狀態(tài)的量比較大;在現代漢語里,“巴望”表示“盼望”,所表示心理狀態(tài)的量較小。因此,“巴望”在進入到現代漢語之后語義變輕。
(1)我熱切地巴望著我們這個民族振興起來。
(2)駒子嫖了仙鶴一回,又急切切巴望著下一回。
上述例子中“巴望”在表示人的心理活動或狀態(tài)時,具有“量級性”的特點。這種“量級性”的特點在句中可以主觀量化,因此“巴望”在現代漢語里可以接受“急切”“迫切”等表示心理活動“量”的詞語的修飾,表示說話人的心里活動的“量”。
2.1.2 語法功能的變化
“巴望”在四川方言里和現代漢語中作為動詞,在句中都可以做謂語?!鞍屯边M入到現代漢語中,則發(fā)展出了名詞的義位,在句子中充當定語和賓語。通過搜索北大語料庫中有關“巴望”的例子,發(fā)現“巴望”詞性為名詞的例子有6例。
(3)他先是一年一年地巴望 ,一年一年地著急,然后就一年一年地灰心。
(4)“哦,他真的巴望嗎?”吉爾伯特回答說。
上述例子中“巴望”謂語動詞置后,在句中充當句子的賓語?!鞍屯边M入到現代漢語里,和“盼望”處于同一個語義場中,受到“盼望”在句中作為名詞的影響,“巴望”也發(fā)展出名詞詞位。
“晚娘”在《四川方言詞典》(第二版,2014:393)的解釋為“(名)后母”?!巴砟铩痹凇冬F代漢語詞典》(第 6 版,2012:1341)中的解釋為“<方>(名)繼母”。通過《四川方言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對“晚娘”的解釋可以看出,“晚娘”進入到現代漢語后在理性意義上沒有變化,都表示“后媽”這個意義,但“晚娘”的情感色彩發(fā)生了變化。
詞義反映了客觀事物的固有特征,也表現了說話人對該事物的態(tài)度和情感?!巴砟铩痹谒拇ǚ窖灾惺且粋€中性詞,進入現代漢語后,“晚娘”感情色彩發(fā)生了某種程度的變化。在具體的語境中“晚娘”一詞更多是貶義的色彩。
(5)晚娘對前妻兒女的刻毒,不單單在于打罵。
(6)晚娘在暗中打罵“兒女”。
(7)有晚娘就有晚老子。
在北大語料庫中,“晚娘”一詞出現了19例,其中15個例字中“晚娘”都帶有貶義的色彩。有3個例子中,“晚娘”為第三人稱代詞,在語境中不具有貶義色彩,有1個例子中帶有褒義色彩。
“晚娘”一詞在語境中貶義色彩來源于人們對“晚娘”的傳統(tǒng)認知,即“晚娘會虐待前妻的兒女”。因此,“晚娘”從四川方言進入到現代漢語里,在具體的語境里就帶有貶義的色彩,尤其“晚娘”在做定語時,通常帶有貶義色彩。
“收手”在《四川方言字典》(第二版,2014:393)中解釋為“(動)(收手兒)停止(工作、行動,多指不很正當的工作)”。“收手”在《現代漢語詞典》(第 6 版,2012:1194)中的解釋為“<方>(動)洗手不干;罷手”。通過《四川方言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對“收手”的解釋可以看出,“收手”進入到現代漢語雖然在表示“停止”這個意義上沒有發(fā)生變化,但附加義發(fā)生了變化。
“收手”在四川方言里既可以指停止不正當的事情,也可以指停止正當的事情。通過對北大語料庫中有關“收手”的例子進行分析,“收手”一詞進入到現代漢語里,既可以指 “停止不好的事情”,也可以指“停止正當的事情”。“收手”在北大語料庫中出現了56例,有10例的“收手”表示的是“停止做不好的事情和行動”。
(8)王勇原本想就此收手 ,等手氣好了再賭。
(9)在賭桌贏了的人,不曉得收手 ,仍窮追猛打,結果堪虞。
“收手”表示“使已經進行的事情停下來”這個意義時沒有貶義色彩,和現代漢語里“停止”在這個義位上構成一組等義詞。在北大語料庫中出現了43例。
(11)不過姚明表示,自己在場上越打越興奮,結果打了17分14秒才收手。
(12)但他與矮老者斗得正劇,但見杖影點點,掌勢飄飄,一時之間難以收手。
“巴望”“晚娘”“收手”在進入到現代漢語之前,現代漢語里就有和它們相對應的近義詞存在,它們進入到現代漢語,豐富了現代漢語的表達方式。同時它們和原有表達形式在語法、語義、語用呈現競爭態(tài)勢,它們在現代漢語中使用情況也受到了原有表達的限制。
“巴望”“晚娘”“收手”在四川方言中使用是不受限的,進入到現代漢語里,“巴望”“收手”“晚娘”主要出現在口語中。四川方言是一種口語性很強的語言,多出現在面對面的交際環(huán)境中,這種交際環(huán)境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且很少受到語法規(guī)則的約束,因此在表達效果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因此,“巴望”“晚娘”“收手”等四川方言詞進入到現代漢語中,更多是保留了在方言中的使用特點,出現在口語里和口語性強的文學作品中。一些正式莊重的文體則不適合使用方言詞,如在外交發(fā)言等正式的場合和文體中就不適宜用“巴望”“收手”,在法律文體中使用“晚娘”則顯得不正式。
“巴望”在北大語料庫中出現了234例,“收手”在北大語料庫中出現了56例,“晚娘”在北大語料庫出現了19例。和它們在現代漢語里的同義詞相比,“盼望”在北大語料庫出現了4002例,“停止”在北大語料庫出現了24199例,“繼母”在北大語料庫出現了433例。從它們出現的頻率比較可以看出,“晚娘”“收手”進入到現代漢語中的方言詞在現代漢語里的使用頻率偏低,“巴望”在現代漢語的使用頻率相對偏高。
“巴望”在《四川方言詞典》的意思是“迫切的盼望”,和現代漢語里固有表達“盼望”形成一組同義表達?!芭瓮币辉~更多出現在書面語中?!鞍屯庇伤拇ǚ窖赃M入到現代漢語里,由于缺乏相應的語法規(guī)范,“巴望”更多出現在口語里,和“盼望”在使用過程中形成語體分層。這也是“巴望”在北大語料庫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原因,隨著四川方言和現代漢語的進一步接觸,“巴望”可能進一步發(fā)展成方源詞。
“晚娘”在書面語里和“繼母”構成一組同義關系,在口語里和“后娘”構成一組同義關系?!巴砟铩弊鳛楝F代漢語的外來詞,在書面語受到“繼母”一詞的影響,在口語里又不如“后娘”使用廣泛。隨著四川方言和現代漢語的進一步接觸,四川方言詞“晚娘”可能會退出現代漢語,成為純粹的方言詞。
“收手”在《四川方言字典》中解釋為“停止(工作、行動,多指不很正當的工作)”。“收手”在四川方言中帶有貶義色彩,進入到現代漢語中依然帶有貶義的色彩。“收手”帶有的貶義色彩是現代漢語里的“停止”所不具備的,因此“收手”可能會在現代漢語里繼續(xù)使用并擴大范圍,進一步發(fā)展為方源詞。
“詞匯的變動見證了社會與語言共變的原理。就方言詞而言,由于接觸頻繁,它和普通話固有詞語在相互競爭中發(fā)展,而前者對后者的競爭方式主要是滲透和擴散?!盵7]四川方言詞不斷進入到現代漢語,通過現代漢語的語音、詞匯、語法、語用系統(tǒng)自身的調節(jié)機制,有的方言詞可能進一步發(fā)展成方源詞,有的方言詞可能退回四川方言里,成為純粹意義上的四川方言詞。
“巴望”“晚娘”“收手”等四川方言詞所代表的事物現象,在現代漢語里一般都有一個固有的同義詞語,但是在詞義或者句法功能等方面又存在著差異。這類方言詞進入到現代漢語里,與其同義的語言形式在使用過程中還形成了競爭關系。根據對北大語料庫中的相關例子進行分析,“巴望”“晚娘”“收手”在進入到現代漢語里,和現代漢語里的“盼望”“繼母(后娘)”“停止”構成同義表達,“巴望”“晚娘”“收手”四川方言詞在現代漢語里的使用,容易讓人產生新鮮感,從而產生不同的表達效果。從語用層面看,這些方言詞語的引進,與漢語固有的同義詞或近義詞構成同義聚合,豐富了現代漢語的表達形式。同時,受到“盼望”“繼母”“停止”詞語的影響,“巴望”“晚娘”“收手”的使用頻率較低,同時它們只能出現在特定的語體或文體里。隨著四川方言在現代漢語里的進一步發(fā)展,“巴望”“收手”可能會進一步發(fā)展為方源詞,“晚娘”可能會退回方言中,成為純粹的方言詞。
:
[1]王文虎,張一舟,周家筠.四川方言詞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3]李榮.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4]王藝霖.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方言詞研究[D].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
[5]梁德曼.四川方言與普通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6] 詹伯慧.《方言》二十年述評[J].方言,1998(3):163-172.
[7]王文虎.四川口音普通話的語音特征[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3):56-61.
[8]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3.
[9]劉純博.試論普通話的推廣對漢語方言的影響[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00-201,204.
[10]何干俊.當代漢語的新方言詞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3,33(12):249-252.
[11]劉曉梅.李如龍.官話方言特征詞研究——以《現代漢語詞典》所收方言詞為例[J].語文研究,2003(1):43-49.
[12]孔凡潔.《現代漢語詞典》中的方言詞[D].保定:河北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