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麗娜
[摘要]現(xiàn)在很多學校的高中音樂鑒賞課好似一節(jié)消遣課,教師草草上完后給學生放電影、放流行歌曲已不足為奇,并總結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學生聽不懂,沒興趣。這并非一個充分的理由,教師要考慮一下自己的教法是否存在問題?!皩W講計劃”是指一類教學方式,而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形式,它為地方、學校、學科和學生預留了創(chuàng)新的空間。這類教學方式真正成功地解決了音樂鑒賞課堂教學滿堂灌、學生表現(xiàn)不積極的現(xiàn)象,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受益匪淺。
[關鍵詞]學講方式;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導學案
翻開高中音樂鑒賞課本目錄,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音樂與人生》,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課題??鬃尤眨骸芭d于詩,立于禮,成與樂?!睆倪@句話可以看出,音樂對個人素質修養(yǎng)的提升有著多么重要的影響與作用,同時也給我們高中音樂教師施加了一份無形的壓力,一定要認真高質量上好高中音樂鑒賞課。
近兩年,徐州市“學講計劃”課改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兩年的學習與實踐,我校的教育教學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深受上級領導的高度關注與青睞。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我們沒有高考教學任務,但我們有傳播音樂知識的義務,要盡可能地把所謂的難以理解的世界名曲轉變?yōu)橛腥さ?、學生都愿意學習和接受的一門功課,真正讓音樂與學生的人生掛鉤。下面以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為例,與大家分享我的學講方法。
一、自我構建,快樂無限
學講簡單來說就是由學生自己“學進去,講出來”。一份導學案下發(fā)給學生后,學講教學模式就真正開始啟動了。對于音樂科目來講,這份導學案下發(fā)時間應該是周末,而不是課前。選擇周末發(fā)導學案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結合書本的講解,回家后在電腦上欣賞這些作品,查詢作品介紹,對作品進行多方面的了解,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舉個簡單的例子,人教版高中音樂鑒賞第三節(jié)《獨特的民族風》這一課,內容涉及蒙古族的“長調”“短調”,藏族的“囊瑪音調”以及新疆維吾爾族的“愛情歌曲”的特點,如果僅僅憑著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和展示,時間肯定不夠用,更不要說進行課外拓展了。但如果把問題提前拋給學生,讓他們先行查詢解決,有了學生獨立思考學習作鋪墊,課堂教學勢必輕松許多。以下是給學生下發(fā)的導學案的主要內容:
1.蒙古族音樂知識材料
(1)蒙古族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2)蒙古族音樂的特點;(3)蒙古族民歌的體裁;(4)蒙古族的代表樂器。
2.藏族音樂知識材料
(1)藏族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及音樂發(fā)展;(2)藏族音樂分類;(3)藏族民歌的分類;(4)藏族重要的歌舞體裁;(5)藏族的代表樂器。
3.新疆維吾爾族音樂知識材料
(1)維吾爾族音樂文化發(fā)展史;(2)維吾爾族民間音樂分類;(3)維吾爾族民歌體裁;(4)維吾爾族的代表樂器。
從上述導學案的知識點來看,這節(jié)課需要學習、了解的知識已經(jīng)很清晰了,學生只需要根據(jù)導學案的問題結合課本以及網(wǎng)絡,就可以輕松地查詢到這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并對它們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教育是由個體自我設計、自我選擇、自我構建、自我評價的過程,是自我能力的發(fā)展,它體現(xiàn)著社會意志和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審慎嚴肅地共同探究的機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讓繭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違心屈從。”這句話也警示著教師要做個局外人,相信學生的能力,要讓他們自由地遨游在音樂的海洋,體驗著音樂帶給他們的不同感受。
二、合作探究。攜手共進
學講計劃的開展離不開小組合作學習,而小組合作是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
周末的導學案教師要在課前批閱完畢,這樣才能對學生掌握的情況有個初步的了解。每位學生對待同—個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這與他們之前的音樂知識積累以及個人的理解能力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把他們的知識匯聚在一起,將會是一場豐盛的音樂大餐,而這頓大餐的開宴方式就是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學習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學生為了凸顯本組的實力,盡量多地為本組爭得榮譽,課后都會積極地從不同層面搜集與作品有關的知識材料,為在課堂一決高低做好充分的準備。而教師的任務則是在討論結束時,選擇與之相匹配的典型作品片段隨機播放,讓學生在了解這些知識的基礎上欣賞、感受音樂作品,擇時補充一些重要的知識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創(chuàng)建探究空間,主動發(fā)現(xiàn)新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是的,課改綱要提出的這些,正是教師所要實施與解決的問題。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的精神,培養(yǎng)他們研究知識的能力以及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盲目地按部就班,照搬書本。教育目的也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要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更深一步地探索與發(fā)現(xiàn),進一步拓寬他們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自己去挖掘、找尋更加珍貴的音樂寶藏,自己去創(chuàng)建探究空間,主動發(fā)現(xiàn)新知。
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學小竅門,那就是“你來問,我來答”游戲活動。我們都知道,從小到大,學生都喜歡做游戲,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想辦法把游戲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在玩中學,沒有任何的壓力。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就是結合課后拓展與研究這一環(huán)節(jié),每小組組長先帶領大家研究探討,大家各抒己見,談論自己的觀點,并做好記錄留待發(fā)言。接著每組各派出一名代表參與答辯,活動方式是搶答,答對加分,答錯扣分,答題不完整的小組,別組的同學可以補充,分值平均分,最后優(yōu)勝組有資格點最后一名小組的同學表演節(jié)目。大家都必須要有愿賭服輸?shù)木?,?jié)目表演得要精彩。為了爭做贏家,各小組團結起來攻破難題,向勝利出發(fā)。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熱情高漲,學生高談闊論,一個個卯足了勁,詳細地研究記錄,生怕落下了哪個知識點。醉翁之意不在酒。學生的目的是贏得勝利,做一個完美的點播家,享受著他們的勝利果實,而我的目的則是高質量完成課后知識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誰與爭鋒的精神。就這樣,學生在愉快的比賽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本節(jié)課所要拓展、研究的知識,高效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
四、展現(xiàn)自己。魅力無限
如果說“創(chuàng)建探究空間,主動發(fā)現(xiàn)新知”是一場激烈的角逐,那么,“展現(xiàn)自己,魅力無限”就可以被理解為愉悅的放松。千萬不要小看高中生,好多有藝術天分的學生都是深藏不露的,在等待著教師去挖掘和發(fā)現(xiàn),這樣的學生被挖掘出來,音樂欣賞課堂想不精彩都難。以《獨特的民族風》這一節(jié)課為例,這節(jié)課我的目的是想從舞蹈與音樂相結合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所在。對于這堂課的展示活動,我是做好充分準備的,選三個有點舞蹈基礎的學生,課前給他們開小灶,蒙、藏、新疆三個民族各選幾個基本舞步,開展研討并互相教授,課堂上再給他們換上這三個民族的服飾,配上大家比較熟悉的蒙、藏、新疆這三個民族的音樂,要求臺下的唱,臺上的跳,最后臺上的學生再把這幾個簡單的動作教給大家,全體學生在唱與跳的環(huán)節(jié)中愉快結束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
讀過《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人,大概都會對文中“巴學園”的教育模式加以贊美和欣賞。但這種沒有考試壓力、沒有繁重作業(yè)的方式,對于面臨高考的高中生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但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借鑒,多給學生一些自由學習的空間,一些信任和關愛,一些無形的幫助。這些,可以通過學講的方式來實現(xiàn),既避免了教師滿堂灌的做法,又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我的課堂我作主”的嶄新面貌。
在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學講計劃的開展,雖然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許多,但是不等于弱化了教師的作用。相反,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后要廣泛研究音樂知識,進一步加強業(yè)務能力水平,走在學生的前面,做個名副其實的指揮官。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