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新區(qū)齊魯第一實驗小學 管洪超
20世紀傳統(tǒng)的學校管理是一種充滿惰性與剛性的管理,它在傳統(tǒng)的集權性、計劃性和層級性的體制下,在一定的范圍內是可行的。剛性管理本質上是一種“以規(guī)章制度為中心”的管理,這種傳統(tǒng)的學校管理由于缺乏相應的靈活反應機制,而變的十分的無能與低效。進入21世紀,隨著知識經濟的發(fā)展,人們愈加認識到剛性管理的不足,開始研究以文化為新視角的柔性管理。很顯然,柔性管理是相對于剛性管理而言的,它是指在研究人們心理和行為規(guī)律的基礎上采用非強制方法,在人們心目中產生一種潛在的說服力,從而把組織意志變?yōu)槿藗冏杂X行為的一種“以人為中心”的管理。目前柔性管理還需要進一步的去實踐,去探索。
那種“機械中心主義的理論體系,恰好蘊藏著一個最大的危險,那就是人的失落”。這種失落體現在學校管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長期以來,由于我們在學校管理中較多地強調科學管理的作用,往往習慣于事和物的管理,以物為中心,見物少見人,甚至見物不見人。這種管理理念和做法缺乏對人性認識的深化與升華。這種對人性管理不正確的認識,嚴重地制約著學校管理質量的提高和管理目標的實現。
傳統(tǒng)的剛性管理把學校當成一種“理性”組織,教職員工的信息、意見和建議要通過逐級匯報,不能超越,把教師當成了只靠組織制度、經濟獎懲就能調動的“機械人”、“經濟人”。因此要重視采納員工的意見,加強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對柔性管理理解的深度和廣度,這是學校管理成功的關鍵。
過分追求事先設計好的精細量化管理方案以及最優(yōu)化的原則,事實上忽視了管理過程中的許多定性、可變的因素,忽視了對管理主體能動性的正確把握,忽視了教師勞動和教育管理的特殊性。這樣做,一方面容易造成教師心理挫折,影響滿意決策的選擇;另一方面也極易使管理者陷入自己精心編織的“理性藩籬”之中。
一要在管理活動中遵從參與一體的原則。
即讓教師在學校的管理活動中參與管理,一方面可以增強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和工作責任感,達到有效激勵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師全面了解學校情況,從而進一步增強教師與學校的一體感。
二要遵循教師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原則。
學校須改革現行的教師管理體制,轉變管理職能,充分發(fā)展以教師為主體的各種學術研究組織,并賦予這些組織相應的學術事務管理職能,為教師的自我發(fā)展、自我激勵提供平臺。
三要灌輸教師的學習理念。
學校要不斷地加強同社會之間的信息溝通,保持學校機器成員在未來發(fā)展中的先進性和適應性。學校內部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流通渠道,從而保證學校系統(tǒng)整體的協調性。
一要“弘揚人性”,培養(yǎng)“親和力”。
“一個管理者的人性如何,將會影響激勵和領導方法”。一個人性化的管理者應著力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人性張揚的環(huán)境,培植組織的親和力。首先,學校管理者要尊重教師勞動、創(chuàng)造、需要,保持管理者和教師之間有一種感情融洽的良好人際關系。其次,要做到考核評價公平、物質分配公平、獎勵懲罰公平、發(fā)展機會公平,以增強教師的滿足感。再次,重視教師的發(fā)展需要,營造有利于教師發(fā)展的環(huán)境。
二要具有服務性的思想。
學校管理者應淡化“官”念,經常與教師進行換位思考,持之以恒地為教師服務。管理者應不以“官”威號召人,而以人格折服人,做到淡泊名利、寬容大度,容難容之事;做到愛崗敬業(yè)、腳踏實地,做誠實之人。
三要善于溝通,增強凝聚力。
管理者要做到:第一,要聽取基層的呼聲。第二,要融入真情。第三,要投入“愛”情。學校管理者要愛護教師,保護教師,關心教師,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竭盡全力為教師辦實事、辦好事。
學校管理者要千方百計地向教職工傳達學校所形成的一套清晰明確的價值系統(tǒng),使教職工能夠理解、接受、認同它,從而自覺地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意識追求,并為實現這種共同的價值目標而竭盡全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強調學校組織的共同價值觀“共同性”的同時,必須承認學校共同價值觀所具有的“包容性”,即承認教職工個體價值的多樣性、差異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個體價值觀不應當處于被排斥或被否定的“非法”地位,從本質上講共同價值觀自身就是一種包容性的價值觀,只有承認而不排斥這種包容性,才能將學校組織中教師個體的價值選擇與學校的目標追求結合起來,使教師意識到實現學校組織的價值就意味著肯定、尊重個體價值,意味著個人的成功,這樣學校組織的共同價值目標就有了吸引力。
正像人的肌體一樣,剛性管理尤如人的骨架,柔性管理尤如人的血脈,離開剛性的學校管理,學校運行將陷于癱瘓,流于無序;離開柔性的學校管理,學校發(fā)展將缺乏動力,缺少活力?!皠側嵯嗤?,崇德廣業(yè)”才是現代學校管理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實施柔性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一場革命,它涉及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不但需要樹立柔性的管理理念、形成柔性的管理方法和構建柔性的組織結構,而且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職工隊伍。因此,在推動學校柔性管理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通過大膽的放權、轉變作風、民主協商等手段來追求柔性管理的滿意效果;另一方面必須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教職工的素質,培養(yǎng)教職工的團隊精神和滿足其自我實現的高層次需求。只有在此基礎上,柔性管理在學校管理中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