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 要:教育需要與時俱進而不是墨守成規(guī)。家長會不應(yīng)長篇大論,孩子的問題不解決,家庭、國家、民族何談未來何談希望。教育需要改革,教育方式需要改革,教育理念更需要改革!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荊棘叢生、迷霧重重,我們需練就一身斬荊棘、識真?zhèn)蔚谋绢I(lǐng),用心堅持!用“不嗔不怒、不離不棄”的佛系思想引導(dǎo)孩子們努力前行!
關(guān)鍵詞:家長會;改革;與時俱進;努力前行
一年一度的家長會如期而至,每年班主任和老師們都會長篇大論的向家長“告狀”,而每次家長們總是聽的要么昏昏欲睡、要么怒氣沖天,最終將含恨歸去,孩子們晚上回去的“皮鞭和謾罵”恐是在所難免了!但,第二天孩子們歸來,依然是該睡覺睡覺,該走神走神,更有甚者將變本加厲,為的是“報復(fù)”老師們“不識時務(wù)”!
是啊,我們興師動眾的每年召開家長會,為的是能家校合力督促孩子積極上進,可事實是孩子們根本“不領(lǐng)情”!所以,我們是否該反思,到底是哪里出錯了?孩子們的行為告訴我們,我們的錯誤就是“不識時務(wù)”。
教育需要與時俱進而不是墨守成規(guī)。在時代的變遷中,“父母為尊”的時代已經(jīng)悄然變成了“孩子為王”的時代,而這樣的現(xiàn)狀我們都不想看到,可是事實的確來了,我們雖然痛恨、不愿意接受,但事實就擺在眼前。作為老師的我們被冠以“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譽,面對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的孩子們“靈魂缺失“的問題,我們是否該勇?lián)巳巍秃⒆又厮莒`魂呢?答案是“沒得選,必須承擔”,因為,人類文明的進步,總要出現(xiàn)一部分勇于擔責敢于啃“硬骨頭”的人!教育的進步也是同理,不攻堅克難,教育只能不痛不癢的原地踏步或者倒退,孩子的問題不解決,家庭、國家、民族何談未來何談希望?
敢于擔責就得敢于創(chuàng)新。而教育創(chuàng)新的內(nèi)容和形式、細枝末節(jié)紛繁復(fù)雜,我今天就只針對“家長會上我們該告訴家長什么?”提出自己的見解。
首先,我們要告訴家長孩子成績確實很差(因為是農(nóng)村高中、生源最弱,孩子們基礎(chǔ)薄弱,學(xué)習習慣差。)
家長會,家長們最迫切了解的是孩子的成績,但看到成績之后的失望、怒氣絕不需老師們再“火上澆油”。因此,這時候,我們該勸慰家長,先別急著發(fā)火,先聽聽看看當年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根據(jù)需要我們只提供本省二本的),再想想自己的孩子與此之間的差距。(因為,農(nóng)村的家長在這方面知識欠缺,他們不太了解初中和高中的差距,所以總是拿著孩子初中的成績和高中的比較。)讓家長想想自己孩子總分還需努力多少分?分攤到每科上各需多少分?這樣,才能暫時化解家長心中的絕望或者憤怒,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
其次,給家長們播放孩子們一天的學(xué)習和生活短視頻,播放孩子們在前段時間學(xué)習和活動中取得的成果,展示孩子們參與學(xué)校各種活動的照片,如果有專業(yè)生的可以再播放專業(yè)學(xué)生訓(xùn)練的短視頻。這樣可以讓家長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增強家長對自己孩子的信心!
最后,通過案例引導(dǎo)家長轉(zhuǎn)變自己教育孩子的觀念。
例如,可以這樣引導(dǎo):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大家不遠千里相聚在此,無非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么,但每次大家都是“帶著希望而來,揣著失望而歸!”確實有點可惜。所以,我們今天通過以上方式讓家長們更好地了解到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就是希望大家不要隨意放棄對孩子的信心,能夠和老師們一起想辦法幫孩子去慢慢克服孩子們在生活上、學(xué)習上、思想上遇到的困難,能夠鼓勵孩子積極上進、敢于奮斗。因為,孩子是你們親手撫養(yǎng)長大,他們的各種習慣當然離不開你們的“悉心栽培”,之所以出現(xiàn)今天這樣的結(jié)果,家長們自己也脫不了干系,因此,我們除了讓孩子改變,我們自己更要改變!接下來,我給大家分析一種現(xiàn)狀,看大家是否認同!一個關(guān)于“孩子跌倒了,我們怎么辦?”的問題,有以下三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第一種是:家長很生氣,跑過去再踹兩腳。破口罵到:“眼瞎了嗎?連塊石頭都看不清?活該!還不趕緊起來著爬著等死呢么?”這樣的教育結(jié)果是:小時候,孩子心生畏懼,會趕緊爬起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越來越不聽服于你的謾罵和毆打,慢慢開始頂嘴、對抗直到對你出手。
第二種是:家長特別心疼,趕緊跑過去抱起來,著急問道“我的寶貝心肝,摔到哪里了?摔疼了沒?是哪塊討厭的石子把我家寶寶給絆倒的,來咱們把他踹兩腳!”于是和孩子一起去踹石子,以解心頭之恨。這樣的教育結(jié)果是:從小被攙扶慣了的孩子,在成長的歷程中,一旦遇到了問題,便會等著別人來幫。若無人幫助,不是埋怨他人,就是抱怨絆倒自己的那塊“石子”,更有甚者會對弱勢群體拳腳相欺,以泄不滿。例如今年網(wǎng)上流傳的年輕人為了泄憤毆打八十老太的視頻,真是令人發(fā)指!
第三種是:家長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既不攙扶也不打罵。這樣教育的結(jié)果是: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人生之路總會有坎坷跌絆,要學(xué)會自己坦然面對,自己在哪里跌倒的,就得想辦法自己從那里再爬起來,自己的事必須得靠自己解決。這樣的孩子長大后,不論身處何種境地,遇到何種麻煩,都會積極上進,勇敢擔責,而不是一味地埋怨、指責和推卸!
以上述三種方案自然是比較極端的劃分,但在家長們教育孩子的歷程中總會或多或少的傾向于某種方案。因此,今天會后大家回去好好反思,這么多年自己的教育理念更傾向于哪一種?是否該及時懸崖勒馬!
教育需要改革,教育方式需要改革,教育理念更需要改革!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荊棘叢生、迷霧重重,我們需練就一身斬荊棘、識真?zhèn)蔚谋绢I(lǐng),用心堅持!用“不嗔不怒、不離不棄”的佛系思想引導(dǎo)孩子們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