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竹
【摘 要】目的:對于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其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含量與患者相關病癥情況和疾病程度的關聯進行調查和分析。方法:選擇本院在2014年11月到2017年2月收容診治的140名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將40名體檢正常的人員作為對照人員,對本次研究的140名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和患有肝硬化的患者的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含量進行檢測,結合醫(yī)學臨床上的相關特征,使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以上有關血清學指標的診治價值。結果: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的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含量水平較對照組的正常體檢人員有所上升,且相關數據低于患有肝硬化患者的一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當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含量水平ALT>800效價單元時,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重度組的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的含量水平較患有肝硬化患者的一組相近或偏高。結論:患者的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含量有關血清纖維化指標結合患者的肝功能檢測對于綜合評估患有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相關病癥在醫(yī)學臨床上存在診治價值。
【關鍵詞】血清肝纖維化指標;肝功能檢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中圖分類號】R5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2--01
慢性乙型肝炎發(fā)展到肝硬化的一個必須階段,便是肝纖維化,這是細胞外基質發(fā)生以及降解失衡導致的細胞外基質過度積淀的一種狀況。根據有關數據表明,我國存在大約九千三百萬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包含兩千萬名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因此,肝纖維化以及肝硬化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存在嚴重的危害。肝纖維化的疾病歷程時間比較長,所以初期診治出肝纖維化是防治肝硬化肝炎的重要因素。肝纖維化程度的折痕段標準是肝活檢,然而,肝活檢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有關研究顯示,血清肝纖維化的相關指標對于肝纖維化的初期診治在醫(yī)學臨床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應用價值,但是會受到有關炎癥的干擾。本次研究選擇本院在2014年11月到2017年2月收容診治的140名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將40名體檢正常的人員作為對照人員,對本次研究的140名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和患有肝硬化的患者的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含量進行檢測。探討患有肝硬化的患者以及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其肝纖維化指標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含量和其相關病癥情況的程度之間的關聯。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本院在2014年11月到2017年2月收容診治的140名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對象,在這140名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中,包含80名男性患者以及60名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區(qū)間在18歲到59歲之間,患者年齡的平均數是40.1歲。在本次研究的140名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中,包含40名患有輕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35名患有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34名患有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以及31名患有肝硬化的患者。40名體檢正常的人員作為對照組,組間患者以及體檢人員的年齡,性別等研究對象的比較中,相關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大于0.05。存在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參與本次研究的140名患者均在清晨空腹抽血四毫升進行檢測,應用酶聯免疫分析實驗對患者的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含量進行檢驗。利用酶動力學法對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含量進行檢測。
1.3 排除指標 患有肝硬化的患者以及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均是實驗室確定診治為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不包括其他相關亞型肝炎病毒重復感染的患者,和合并患有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藥物性肝炎等患者。
1.4 相關指標正常范圍 層粘連蛋白數值小于每毫升50納克,四型膠原小于每毫升30納克,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小于每毫升100納克,人三型前膠原含量小于每毫升30納克,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含量小于每升40效價單元。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實驗組和對照組所得的所有數據均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和處理,利用百分數(%)來表示計數資料,利用X2檢驗比較,通過t檢驗,P小于0.05,表示相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和正常體檢人員肝纖維化相關指標對比
在和正常體檢人員的相關數據比較時,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以及患有肝硬化的患者其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含量均有上升趨勢,相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加懈斡不幕颊咴诤突加新砸倚透窝椎幕颊呦嚓P數據進行比較時,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含量的結果同樣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相關數據見表1。
2.2 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在醫(yī)學臨床上的分型和患有肝硬化的患者肝纖維相關指標對比
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輕度患者以及中度患者的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含量要小于患有肝硬化的患者的相關數值,相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重度患者和患有肝硬化的患者相關數據相比,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含量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大于0.05。
2.3 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重度患者和患有肝硬化的患者肝纖維化相關指標對比
將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重度患者分成兩組,如果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含量在400 3 討論 肝纖維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發(fā)展到肝硬化的一個必經階段,是人體對于一些損害和刺激進行修復的一個經過,針對肝纖維化,初期治療的效果是最佳的,在初期肝纖維化能夠逆轉。所以,有必要通過肝纖維化和肝功能檢測指標并結合病癥判斷肝纖維化程度,這是肝纖維化治療中進行初期診治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 綜上所述,患者的層粘連蛋白,四型膠原,血清纖維化指標透明質酸,人三型前膠原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含量有關血清纖維化指標結合患者的肝功能檢測對于綜合評估患有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相關病癥在醫(yī)學臨床上存在診治價值。 參考文獻 董福昌,龍健靈,林麗卿,等.血清肝纖維化指標聯合肝生化檢測對乙肝患者肝纖維化的評估[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18,(3). 李穎,黃巖花,陳方紅.超聲彈性成像聯合血清標志物評估慢性乙肝肝纖維化的價值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8,(1). 曾崢,全暉,程莉惠,等.慢性乙肝肝纖維化中血清肝纖維化指標與肝功能指標聯合檢測的臨床應用價值[J].智慧健康,2017,(12). 陳康榮,陳聰,梁金明.血清肝纖維化指標聯合測定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程度的評估價值[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18). 肖和杰,李從榮,李平,等.慢性乙肝肝組織病理、肝內Ⅳ型膠原免疫組化與血清肝纖維化指標聯合檢測對肝纖維化診斷的相關研究[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