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定芬
【摘要】發(fā)展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國家教育部高教司對《大學英語》提出的教學要求之一。自主學習能力是終身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保證。作為大學英語老師,在教學中要調整角色,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合理利用教材和網絡資源,通過有限的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大學生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yǎng)
前言
隨著國際化和網絡化的發(fā)展,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越來越多,同時對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為使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有良好提升,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是《大學英語教學指南》里對大學英語這門課程提出的教學要求: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fā)展的需要。
一、自主學習概述
自主學習在國外稱為 autonomous learning,independent learning等。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終身學習理論的討論,將自主學習概念引入到外語學習的第一位學者是Henri Holec,他在《自主性與外語學習》(1981)中,將自主學習能力概括為 “對自己的學習能夠負起責任的能力”。并且指出自主學習能力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確立學習目標、確立內容和進度、選擇方法和技巧、監(jiān)控習得過程和評估學習結果。
在我國,自主學習理論的興起始于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提倡的課堂要“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但對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概念一直沒有定論。在外語教學界,余文森等認為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主宰自己的學習活動,與他主學習方式截然不同。束定芳認為自主學習包括態(tài)度、能力和環(huán)境三方面。在筆者看來,自主學習,就是學習者因外界影響或內心驅動所發(fā)起的一種主動學習,并能不斷修正,總結和長期保持的學習行為。
二、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現狀
一般情況下,《大學英語》是在大一大二開設,屬于通識必修課程。據筆者在所執(zhí)教的院校走訪調查,學生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會受高中時期和大學時期的學習環(huán)境影響,也受個人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能力影響,有諸多普遍存在的共性,也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
共性主要體現在:對大學英語的學習要求不太明確,僅定位在期末考試過關,或通過四級的基本要求上,因此課后的自主學習缺乏規(guī)劃和動力。再者,大學英語的學習能力不是體現在高分上,而是體現在學生的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方面,因此,對于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如筆者所執(zhí)教院校,學生的英語應用平臺和交際圈子過于狹窄,限制了學生的能力提升。
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個人對英語的學習目標,興趣不同,課后的自主學習動力也會不同。如果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有特定目標,比如出國留學,交換學習,考研等,或者學生非常喜歡英語這門課程,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動力就會比較充足。其次,個人的學習策略、學習習慣、學習意志,也會影響到自主學習的效果。
三、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的構建
課堂是外語教學的主要實施場所,要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就要從課堂入手,完成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教師角色的改變。隨著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模式興起,教師逐漸從傳統(tǒng)的領導者向引導者進行轉變,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的角色還需要更多的調整。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扮演的有六大角色:學習引導者、目標確定者、資源提供者、學習促進者、困難幫助者、成效評估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處于指導協(xié)作的地位,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可以幫助其制定學習內容和目標,并適時給予監(jiān)督和評價,讓學生逐漸從 “他主”過渡到 “自主”學習。
2.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隨著各種教學理論的興起,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層出不窮。如任務型教學法,翻轉課堂,移動教學,混合式教學,智慧課堂等。教師要主動學習和研究先進的教學方法,并且根據實際,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創(chuàng)設性的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要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鼓勵學生,幫助學生,評估學生學習效果,提供有效的學習策略,逐步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課程資源的利用。由于教學改革和市場競爭等因素,各大出版社也使出渾身解數不斷豐富和更新大學英語的課程資源。以筆者所在院校為例,大學英語有預科、??啤⒈究浦?,本科階段的大學英語又采用ABC三層教學,所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就有五種。此外,大學英語還有一系列的配套教材,如語法,聽說,閱讀,四六級試題等,還有一些網絡學習教程。但是一周四課時,教師無法在課堂上使用這么多課程資源,所以,很多內容是學生在課下自主完成的。這就要求教師要能合理利用這些課程資源,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
四、結語
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我們的教學目標之一。我們要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和方法,調整角色,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充分利用課堂,教材,網絡,軟件等資源,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提升英語綜合能力,還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束定芳,莊智象.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