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玲玲
【摘要】目的 探討超聲檢測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粥樣硬化狀況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診斷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2月到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70例(硬化組)和70例健康體檢人員(正常組)進行研究,對所有人員均進行超聲檢查,統(tǒng)計分析兩組人員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粥樣硬化狀況。結果 硬化組患者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Vdias與正常組相比明顯較低,IMT、斑塊評分與正常組相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超聲檢測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粥樣硬化狀況可有效輔助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診治。
【關鍵詞】超聲;股動脈;腹主動脈;頸動脈粥樣硬化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0..02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硬化常見類型,患者累及血管常表現(xiàn)為血管內膜脂質沉著、鈣沉著、復合糖類積聚、纖維組織增生及中層病變等,且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加強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診治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重要方式。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均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常見累及動脈,為進一步了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過程,本院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70例實施了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超聲檢查。以下就檢查內容回顧性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到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70例(硬化組)和70例健康體檢人員(正常組)進行研究。納入標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通過冠狀動脈造影確診;所有人員均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配合檢查。排除標準:存在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嚴重臟器合并癥患者;意識及精神障礙患者。硬化組男38例,女32例;年齡52~79歲,平均年齡61.3歲(s=6.8);正常組人員男39例,女31例;年齡51~79歲,平均年齡61.2歲(s=7.1)。對兩組患者一般基線資料實施獨立樣本檢測對比(P>0.05)。
1.2 方法
對所有人員均進行超聲檢查。患者采取邁瑞DC-N2S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實施檢查,探頭頻率為5~12 MHz,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將患者雙側肩部適當墊高,頭部后仰,充分暴露患者頸部,隨后對患者頸動脈進行掃描,從動脈根部向近心端掃描,并沿頸動脈向患者頭側移動掃描,依次完成對患者股動脈、腹主動脈掃描,對各動脈均采取多角度、多位點掃描,了解患者各脈狀況,測定患者片平均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并對患者實施高頻彩超檢查,了解動脈內部血流狀況,確定患者舒張期最大正向血流速度(Vdias),了解各斑塊厚度狀況。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粥樣硬化狀況:對比兩組患者Vdias、IMT及斑塊評分狀況。斑塊評分采取頸動脈超聲Crouse積分法進行評價,以患者動脈各斑塊厚度總和作為斑塊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取SPSS 19.0軟件行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硬化組患者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Vdias與正常組相比明顯較低,IMT、斑塊評分與正常組相比明顯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多因血管內皮氧化損傷、炎癥刺激引起,當冠狀動脈炎癥部位在機體免疫機制作用下被吞噬后將形成斑塊,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出現(xiàn)后將引起患者冠狀動脈血流減少、血管堵塞,進而影響患者臟器血供,導致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加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早期診治,積極預防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當前臨床關注的重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常累及大型及中型肌彈力型動脈[2]。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均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常見累及血管。本次研究中對上述三種動脈的粥樣硬化狀況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硬化組患者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Vdias與正常組相比明顯較低,IMT、斑塊評分與正常組相比明顯較高,證實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累及狀況,且股動脈、腹主動脈、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逐漸升高。股動脈、腹主動脈是周圍動脈重要分支,病灶累及后常出現(xiàn)偏心型斑塊,同心型斑塊較少,但股動脈范圍更小,病情更輕。而頸動脈屬于大血管,解剖位置較為特殊,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最為常見的累及動脈,累及狀況最嚴重[3]。超聲檢查具有無創(chuàng)性,診斷安全性較高,且診斷費用較低,可及時了解患者各動脈內膜厚度狀況、血流狀況及斑塊狀況,患者各動脈內膜厚度越大、血流越慢、斑塊評分越高,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越高,病情越嚴重。
綜上,超聲檢測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粥樣硬化狀況可有有效輔助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診治及病情評估,運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李建玲.超聲檢測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4,33:6.
[2] 王蓉蓉.超聲檢測股動脈、腹主動脈及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間關系的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1(6):150.
[3] 趙 蕊,秦妍濱,李晶晶,等.超聲評價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5,43(4):3.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