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體育課程在教學體系中占據(jù)的地位已經(jīng)變得愈發(fā)重要,但是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氛圍松散,學生在課堂上從事著無組織的活動,整個課堂進行的效果不佳,為了改善這一現(xiàn)狀,教師利用體育游戲的方式優(yōu)化教學效果,寓教于樂,切實改善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旨在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zhì)。
關鍵詞:體育游戲;初中體育;寓教于樂
一、 引言
游戲教學的形式將學生放在課堂主體的地位,為了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形式創(chuàng)建輕松的課堂氛圍,推動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發(fā)揮體育游戲的價值,吸引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
二、
初中體育游戲的教學現(xiàn)狀
(一) 初中體育課程中的體育游戲設計缺乏針對性
體育課程設置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體質(zhì),提高身體素質(zhì),但是在實際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沒有把握游戲設置和推廣的規(guī)律,沒有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得游戲在體育課程上安排較為混亂,課堂上可能存在多個游戲同時進行的情況,例如:為了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教師將大部分的課堂時間花在游戲進行中,沒有抓住游戲設計的真正目的,學生在游戲中盲目追求運動技巧的提升,很容易產(chǎn)生疲憊感,體育游戲的進行變得為了游戲而游戲,體育游戲設置的目的變得十分模糊。
(二) 初中體育課程中的游戲對學生的體能要求較高
在體育游戲進行的過程中,教師沒有考慮到不同學生之間的體能和運動技巧的不同,隨著初中生的身體機能在青春期發(fā)生較大的改變,體育課堂種游戲的組織對學生的體能要求較高,沒有考慮到男女生之間的體能差異,體育游戲對身體素質(zhì)有較高的要求,女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心理負擔,教師也將游戲中的競技性放在首位,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運動積極性。
(三) 初中體育課堂游戲缺少安全教育和自主評價的時間
在進行體育游戲進行時,教師忽視了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學生在課堂上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很容易出現(xiàn)莽撞的現(xiàn)象,常常會引發(fā)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將競技性放在第一位,使得學生無法正視體育游戲參與的正確意義。除此之外,教師在游戲之后,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沒有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游戲表現(xiàn)進行評價,使得初中生在接受了體育教育之后依舊沒有自我鍛煉的意識,體育課之后很少會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之后,仍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
初中體育游戲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完善的措施
(一) 利用團體游戲平衡學生之間的差異,促進全員參與體育游戲
團體游戲指的是以團隊的形式參與游戲,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及樹立團隊榮譽感的游戲,利用團隊游戲的形式,平衡學生在體能和技巧方面的差異,使得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產(chǎn)生游戲的積極性。例如:籃球是一種經(jīng)典的團隊游戲,也是初中生非常喜愛的運動形式,在以往的籃球運動中,女生往往不愿意參與,主要是身體素質(zhì)與男生有較大的差異,為了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教師可以組織男女混合的籃球比賽,設計的比賽內(nèi)容包括運球、投球以及上籃等幾種形式,團隊內(nèi)進行模塊的分配,使得所有的人員都參與其中,擔任一定的角色,就女生在其中也可以擔任簡單的游戲角色,既讓學生參與到籃球運動中,又使得團隊之間協(xié)作配合,為贏取最終的勝利共同努力。
(二) 增強競賽類游戲的安全性,滿足初中生的好勝心
競技性是體育游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基本特征,學生參與到運動中也為了贏取勝利,滿足自己的個性化成長需求,但是為了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教師在組織和進行體育游戲的時候應當做好安全教育,設計的游戲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好勝心,并在游戲之前做好安全宣導和教育,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包括激烈的運動前熱身、在競技的過程中注意自我保護等習慣,體育游戲設計做好安全宣導,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精神,提升自我的運動素養(yǎng)。例如:設置體育游戲基增強學生的耐力,教師組織長跑比賽,在比賽前做好熱身運動,指導學生采取正確的呼吸技巧,注意關節(jié)活動,避免在游戲中對自我的身體造成較大的負擔。通過耐力游戲,教師磨煉學生的意志力,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平衡力,彌補學生的不足。
(三) 在體育游戲后做好全面的評價和客觀的點評
在體育游戲中,教師將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觀察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在游戲結束后對學生取得的進步進行肯定,對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指導和演示,并組織學生進行自我點評和互相肯定,使得學生在游戲參與之后善于自我總結,獲取知識并取得進步。教師通體育游戲后的點評,能夠從更多的角度與學生進行互動,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并且發(fā)現(xiàn)學生體育運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給予指導,使得學生克服其在運動中出現(xiàn)的畏懼心理,并逐步建立起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
四、
總結
在優(yōu)化和完善體育課程設計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用體育游戲的形式豐富課堂的內(nèi)容,完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在課程中的參與意識,借助體育游戲的形式鍛煉學生的體能,改善傳統(tǒng)課堂中的教學問題,借助體育游戲的形式創(chuàng)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將知識和運動技巧融入游戲之中,督促全員參與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以及身體素質(zhì)能力,為初中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勇.寓教于樂讓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發(fā)揮更大作用[J].新課程導學,2014(24):86.
[2]張立飛.寓教于樂——淺談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選擇與應用[J].青少年體育,2017(5):82-83.
[3]應黎明.優(yōu)質(zhì)高效?寓教于樂——傳統(tǒng)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8):136-137.
作者簡介:
莊天寶,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