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霄娥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對小學生進行語文素質訓練的主要陣地,也是小學生把自己的知識、體驗、情感外化的一種表現(xiàn),是小學生知識重組、創(chuàng)新的過程。因此,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沃土。根據多年教學實踐來談一談本人就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作為語文教學中重點培養(yǎng)的內容,長久以來作文教學效率不高,有的老師上課光顧著是講得多、練的少,重形式,輕內容,脫離生活,脫離學生思想實際。因此,寫作一直以來就成了學生在學習中最怕的一項學習任務,當然,這也是當前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和最大的難點。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間所形成的。在小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呢?筆者就談一談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寫作文之前要,要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留心身邊的社會現(xiàn)象,注重平凡的日常生活,逐步擴大生活積累為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如預先布置學生去觀察,這樣學生就有話可說,才能寫出一篇語句通順、前后連貫、中心明確、表意具體、,容易完成作文。置自己于這個特定的情境,他們的興趣很自然得到激發(fā)。其次在作文命題上,除做到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和具有啟發(fā)性外,還會用事實說話,把觀察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事實寫出來觀察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觀察能力強的同學都愛動腦筋,而愛動腦筋思考,愛產生聯(lián)想的同學往往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幻想力。這樣的學生在寫作時不僅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而且能浮想聯(lián)翩。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教師,因此,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引導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詳細觀察、分析,在觀察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在可課堂上進行講述,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學生的恐懼心理,刺激小學生產生觀察事物的興致。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更多的是伙伴,而不是教師,因此,要能夠在學生的角度上觀察考慮問題,并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與學生一起分享各自的趣事。不斷鼓勵學生講述自己所觀察到得趣聞軼事,并將講述的內容原封不動的寫下來,這樣會減輕小學生下筆的恐懼感,刺激小學生寫的欲望。素質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導,因此在教學設計時,小學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制定個性化閱讀方式,鼓勵學生大量閱讀,感受書本思想內涵,并加入自身體驗,使得小學生將閱讀內容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啟發(fā)小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素材的能力。
三、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篇好的文章自然是作者千錘百煉、仔細推敲的結果,但它也絕對離不開作者平時的社會歷練和知識沉淀?!皶接脮r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边@句前人留下的至理名言,今天拿來比喻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十分恰當。前一句講的是只有平時做到了大量閱讀,積累了豐富的文學素材,才能在未來的寫作中文如泉涌;而后一句是說行動力,在做了大量的閱讀,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之后,只有通過長期的寫作訓練,才能檢測到一個人的知識積累程度和運用能力。如此看來,閱讀和寫作訓練是我們作文教學課程中必不可少的兩個組成部分。要想讓學生寫出好作文來,平時就要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讓他們涉獵書海,不斷接受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培養(yǎng)個人的審美情趣,為作文儲備大量的知識能量。唐代詩人杜甫那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我國近代大文豪茅盾先生曾經說過:“一個作家通過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從中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并且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逐漸提高,而欣賞力的提高反過來會提高他的表現(xiàn)能力??梢?,我國歷代的文學家都對閱讀之對寫作的重要性有過高度的評價。當然閱讀不僅僅是讀“書”,還要讀“人生”,讀“社會”。書本上的知識也是來自社會生活,是對現(xiàn)實社會的真實寫照?!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理論離不開實際,任何人都不可“閉門造車”,都要走進社會、體驗生活。這樣既可以繼續(xù)擴大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激發(fā)寫作的欲望,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匯等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技巧。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師生雙方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四、讓學生感受生活,發(fā)現(xiàn)素材
寫作離不開生活,這是無數(shù)優(yōu)秀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的重要原因。就小學生寫作教學而言,教師不僅需要教會他們寫作的技巧,更需要教會他們如何從生活中取材,如何為自己的創(chuàng)作尋找源泉。同時,來源于生活的素材有益于學生開闊思路,而觀察生活、記錄生活則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觸動學生的寫作意愿。
例如,某天下雪,學生們人在教室里心卻在外面時,老師不應批評學生,也不要強迫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里,反而可以利用雪帶給學生們的歡樂,進行實踐教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帶學生們出去好好玩一下。等回到教室后,問問學生的感受并讓他們自己命題寫一篇作文。相信親自體驗過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流露出的真情實感會比生搬硬套來得更加動人。同樣,這種方法也為學生尋找寫作思路、積累寫作素材提供了參考。學生通過這樣的語言表達體會到寫作的成就感,也有利于提高以后的寫作教學成效。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注重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要不斷改革和提升自己的寫作教學方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革新教育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基本文學素養(yǎng)、閱讀能力、語言組織能力,逐步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曉軍.改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年12期.
[2]賈會芳.談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方法[J].學周刊,2015年0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