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靜
摘要:杜威的德育思想對于后代影響很大,至今仍有可取之處。當前我國的大學輔導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杜威的德育思想可能有一點借鑒意義。這也是本文主要的探討對象,因此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杜威的德育思想,然后再分析了當前我國大學生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現(xiàn)狀,然后詳細說明了大學生輔導員應該如何在實現(xiàn)政治教育中借鑒杜威的德育思想。
關鍵詞:杜威德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大學輔導員
一、 引言
杜威是20世紀最負盛名的教育家、哲學家之一,其在教育、哲學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比較經(jīng)典的思想。同時這兩方面又互相成全,就使得杜威的哲學思想就具有比較強的實用性,其教育思想具有較強的哲學意蘊,跨越時光仍有閃光之處。因此在當前急劇變化的時代中,大學生輔導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時,了解并借鑒一點杜威的德育思想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二、 杜威德育思想簡述
杜威認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終的目的”“道德過程和教育過程是統(tǒng)一的”,并且其極力強調(diào)道德才是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因此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德育思想是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的。在教育的實踐層面,杜威就主張“在活動中培養(yǎng)兒童的道德品質(zhì)”是教育的主要工作,然后才是結(jié)合智育實施德育,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杜威也強調(diào)應用具有道德教育作用的教育方法。但是同時也應當注意到在杜威的德育思想中也存在那么一些充滿時代局限的地方,例如,杜威曾經(jīng)說過“能信仰上帝自然能實行道德”,難道西方世界中那些性侵男童的天主教人士就不信仰上帝嗎?他們雖信仰上帝,道德水準卻是極度糟糕的。
三、 當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xiàn)狀
(一) 脫離生活、實踐
受限于中國數(shù)千年來的“重文”的思想,我國當前教育的本質(zhì)仍然是應試教育,忽視大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學習是大學生唯一的生活中心,書本是學習的核心要點。這就使得大部分學生不了解社會,難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也不利于其心理精神的健康發(fā)展。
(二) 沒有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在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有所偏重,過分強調(diào)對于大學生的社會性、精神性的培養(yǎng),輕視了大學生的個性和社會性。同時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過分看重德育教育了,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這其實也違背了德育教育的初衷。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考察方式本來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現(xiàn)下大部分高校采用的都是分數(shù)論高低的方式,這也不利于掌握大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狀況。
(三) 教學方法落后
與前文所述的脫離生活、實踐的問題相配套,當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式仍是以灌輸為主。老師在臺上講,大學生只負責在臺下聽,“之乎者也”,聽完作數(shù),甚至有些學生根本就沒有聽,也沒興趣聽。這其實就反映了當前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嚴重地挫傷了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狀況。誠然,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灌輸是存在著積極作用的,但是那只是特殊情況,同時那種起著積極的作用的灌輸也不是像當前這種教學方式無視大學生之間的差異,所有茶都用一個紫砂壺來泡。
四、 輔導員如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借鑒杜威德育思想
(一) 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接地氣”
杜威曾經(jīng)提到過“教育即生活”,這句話從表面上看僅僅是教育與生活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但是杜威認為教育是一種改造社會、促進社會進步的基本方法,能夠給社會生活帶來許多明顯的、正面的、積極的影響。所以這句話背后其實隱含著杜威的一個更高的教育目標,即通過教育和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創(chuàng)造一種高于現(xiàn)實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在這一句話的主張下,杜威重視學校教育中生活的純潔性、理想性以及與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相似性。輔導員可以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嘗試著去給大學生一些更多的關注,關注其現(xiàn)實生活狀況。隨著時代的變化發(fā)展,大學生的生活狀況也發(fā)生了變化,輔導員們也要依據(jù)這種變化,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深入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讓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進行社會實踐。
(二) 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杜威認為教育自有其目的,即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這個目的同時也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其所認為的全面發(fā)展包含有良好的公民素質(zhì)、道德品質(zhì)和科學的思維方法、一定的職業(yè)素養(yǎng)等幾種素質(zhì)。這些思想如今看來仍然是很有道理的,對于大學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因此,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但要緊跟時代潮流,還要注重對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推動大學生培養(yǎng)模式的變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幫助大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訓練學生的科學性思維,培養(yǎng)大學生的良好個性。同時還要注重對于大學生心理精神方面的教育,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情緒控制能力和挫折應對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
(三)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杜威同時也重視對于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他提倡在教學中盡可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生為主體。在此基礎上杜威又提出了“反省思維”的概念,按照杜威的闡述,所謂“反省思維”其實就是指反復、不斷、嚴肅地思考某個經(jīng)驗情景中的問題,以求得一個新情景,解決困難,解答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杜威所說的思維與當前認知的思維的概念有很大的區(qū)別,后者指一種抽象的、概念意義上的意念活動、邏輯過程,前者卻是指一種教學、學習的綜合性方法。具體來說就是:情景——提出問題——假設——運用假設解決問題——驗證假設。用一句比較熟悉的話來說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币虼溯o導員可以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必拘泥于門戶之見,廣泛利用各種教學方式,將其應用到教學之中。同時在制作課件時,也可以借助當前發(fā)達的信息網(wǎng)絡技術(shù)和多媒體技術(shù),以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可以借鑒杜威的情景教育法開張榜樣教育。除了這些之外,反復這種教學反式也可以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將讀、聽、談、看、走、寫等多種教學結(jié)合起來。
五、 結(jié)束語
在長久的歷史考驗后,杜威的德育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對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在這方面的工作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輔導員可以借鑒杜威的德育思想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盡力讓工作接地氣,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靠近大學生現(xiàn)實生活,鍛煉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促進大學生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孫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淺析[J].中華少年,2015(18).
[2] 王園園,張杰,劉石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