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群
摘 要:當前很多語文教師開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通常只強調古詩詞的死記硬背,讓部分小學生覺得古詩詞的學習無甚用處,好像對其進行學習就只為了背誦與默寫(應付考試),是使得學生上古詩詞課枯燥乏味甚至毫無興趣。為此本文針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進行簡要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古詩詞教學優(yōu)化 探究分析
一、提問導入,體味情感
對于古詩學習,可能小學生潛意識里就是背誦默寫,但是不明就里的死記硬背,過后極易忘卻,因此,開展古詩詞教學需要一個突破口予以導入。鑒于小學生年齡尚小,好奇心較重,教師可以考慮以提問導入古詩教學,而問題設置必須符合古詩意境,并且接近小學生的生活所見。例如唐代詩人張籍的《秋思》,教師可以提問學生:“當你離家在外的時候,會想念家中親人嗎?”此時應該大部分學生都會說想,緊接著教師又提問:“盡管你非常想念家中親人,然而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回不去,無法與親人見面,那又該怎么辦?”此時應該會有部分學生沉默,部分小學生會提議打電話或看照片,教師緊隨其后為導入教學內容鋪墊:“我們可以打電話和看照片解思念之苦,但是在古代,有人鑒于某些原因背井離鄉(xiāng),他們想念親人卻不得見,那時又沒電話和照片,如何是好?”趁著學生思考之際,教師便可順勢提出:讓我們從《秋思》這首古詩中去尋找答案吧!如此便順利的挑起小學生學習這首古詩的欲望,帶著問題邊讀邊想,有事半功倍之效。[1]
這樣的導入,契合點是情感的共鳴,與古詩一樣,孩子們對親人也有著深情厚誼,以問題導入,喚醒他們對至親的情感,雖然思念的表達形式不一樣,但是殊途同歸,出門在外對家人的思念都是同樣深重的。如此一來沖破了他們在理解方面的障礙,以情感共鳴拉近二者之間的距離,便于古詩的教與學。[2]
二、巧用誦讀,領悟含義
常言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誦讀的宗旨不是死記硬背,也并非強迫教師對古詩詞進行逐字逐句的講解,而是巧用誦讀法,帶著情感對古詩進行誦讀,讓小學生感受到字里行間流露的美感與情感,領悟這篇幅不長的詩文宣泄各種深意與情感。
古詩詞一般都是借物抒情或寓情于景,當小學生進行誦讀時,注意指導學生領略詩中景物,讓學生體會詩文意境與情感,結合語文老師的適時提點,便可領悟詩文含義。此外, 誦讀教學法的重點是體現(xiàn)古詩詞的韻律美,讓這種美觸動學生的心靈與情感,促使他們進行反復誦讀,完成背誦,利于深刻記憶。盡管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一直提倡的熱點,然而學習更需要吃苦耐勞的可貴學習精神,因此反復誦讀與堅持誦讀也是讓學生體味學習也需付出辛勞放得成果的,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三、品讀詩詞,通曉背景
小學語文古詩詞都有其背景,不同作者,其背景自然也不一樣,抒發(fā)的情感也不一樣。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若能讓學生在學習古詩前通曉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那接下來的教學便簡單明了許多。以送別詩為例,詩仙李白的《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飄逸灑脫,作者于黃鶴樓目送好友離開,為其送別,以長江水暗喻朋友間的深情情誼;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以酒送別,借物抒情,直抒離別的傷情與苦悶,盡管創(chuàng)作作風不同,但是抒發(fā)的都是難能可貴的友情,寥寥數(shù)語盡顯依依惜別之情。而這些詩人之間的惺惺相惜源于他們共同遭遇與時代背景,眾所周知李白盡管才華橫溢,但也桀驁不馴,青壯年時期的雄心壯志,奈何當時朝廷黑暗,他又不愿同流合污,流放生活讓他嘗盡世間悲歡離合與人情冷暖,孤寂落寞與不得志便是他的寫照,所以當際遇相似的好友孟浩然離別之際,傷感之情不言而喻,品讀詩文時必須細細體味。
四、品味詩詞,培養(yǎng)想象力
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需要時刻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因為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善于創(chuàng)造的前提便是善于想象,可見想象力的重要性。古詩詞篇幅短小精悍,字數(shù)雖少,意境深遠,因此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古詩詞時,要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加入個人的想象,想象作者的創(chuàng)作心情,想象詩文所寫景物等,依靠個人想象對古詩詞進行感悟與補充,構想所有屬于詩文的畫面。例如劉禹錫的《望洞庭》,學生就可想象月色與洞庭湖水的清澈交相輝映的美景,通過對洞庭湖高曠清晰的描寫,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的奇思異采,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五、掌握詩詞,實現(xiàn)教學外延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只是選取了較為經典的作品,然而教學大綱的要求絕非局限于教材所選,因此古詩詞知識的拓展延伸是非常必須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教學外延環(huán)節(jié),便于學生可以獲知更多古詩知識。例如課余時間布置一些古詩詞抄錄任務,收集同題材古詩任務,便于他們進行對比學習,例如《回鄉(xiāng)偶書》與《詩經》中的對比學習,詩文都寫了離鄉(xiāng)與回鄉(xiāng)的蒼涼與無奈,也應當讓學生感受聯(lián)想一下這樣的情感,通過對比延伸學習不但有助于學生積累古詩詞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情感空間。
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所占比重尤為緊要,優(yōu)化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是所有小學語文的重要研究課題。另外古詩詞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與瑰寶,學好它有助于小學生全面提升個人語文素養(yǎng),為實現(xiàn)素質教育獻一分力量。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無論是思想還是行動都要予以重視,優(yōu)化教學模式與策略提升古詩詞教學效率,提高小學生古詩詞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魯伍呷.試論如何優(yōu)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J]教育.2017(3):158.
[2]蔡雪麗.試論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效率[J].教育.2017(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