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娜 都格爾
(內蒙古國際蒙醫(yī)醫(yī)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銀屑病(psoriasis)是一種臨床常見并易復發(fā)的慢性、非感染性炎性皮膚病,主要表現(xiàn)為鱗屑性紅斑。俗稱“牛皮癬”,中醫(yī)學稱其為“白庀”“干癬”或“松皮癬”[1],是一種免疫介導的累及皮膚和關節(jié)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兒童發(fā)病率為0.5%~1%,成人則為2%~3%[2],目前多認為銀屑病是病因復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環(huán)境因素和遺傳傾向導致易感個體發(fā)病[3]。其在青壯年中發(fā)病率較高,鱗屑、薄膜、出血點是診斷銀屑病的重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稱為三聯(lián)。此病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fā)作的特點。蒙醫(yī)學對于銀屑病的認識,據《甘露四部》記載人體有赫依、希拉、巴達干、血、黃水和蟲等6種病基,前5種與銀屑病有關。在《四部醫(yī)典》第三部載有光毒、煙霧毒、空氣毒、食毒和藥毒等5種配毒,認為系銀屑病之外因。它們可通過鼻、汗毛、口、血管等不同的途徑侵入人體破壞人體正常的液、血、肉、脂、骨、髓、精液等七要素的正常運化,引發(fā)由6種病基紊亂的各類、各型的銀屑病,屬于“黃水病”范疇[4]。
蒙醫(yī)學認為皮膚病是由于患者存在胃火或汗后受涼等情況引起使三根失調、皮膚氣血運行受阻,導致黃水擴散于皮膚引起。蒙醫(yī)學古代文獻中對此病有明確記載,凡飲食不節(jié)、胃火受損、汗后著涼、情志上蒙受刺激、愁苦憂郁、外傷或其他疾病的影響等,致三根失調而皮膚氣血運行受阻,導致黃水增生擴散于皮膚,均為誘發(fā)因素[5]。
蒙醫(yī)外科學中明確了銀屑病是“烏合日依力都”,按蒙醫(yī)辨證分為希拉烏蘇性、齊素希拉性。臨床上主要以希拉烏蘇增多。按不同臨床癥狀分為以下3種。
2.1 黃水兼血熱型 皮疹始于軀干,腹部,上下蔓延,皮膚潮紅、發(fā)熱、舌質黃膩、尿黃、脈滑數。
2.2 黃水兼赫依型 皮疹始于下肢,向上蔓延,散在甚癢、舌糙、尿沫大、脈虛。
2.3 黃水兼黏液型 皮疹始于頭部或關節(jié)附近,微癢或不癢,舌淡苔薄、尿清白、脈沉緩。
3.1 一般護理 患者使用病房定期消毒,保持床單清潔干燥,勤更換,加強室內通風。保持患者的皮膚干燥清潔,防止患者抓撓,根據患者不同的皮損情況以及病情發(fā)展的不同時期,對患者采用不同的藥物配合治療,緩解病情。
3.2 心理護理 蒙醫(yī)學把人的生命活動分為機體活動、心理活動和語言活動3種,疾病有軀體疾病與精神疾病之別。認為心理活動的產生是大腦、心臟等處三根協(xié)調作用的結果,與整個軀體活動是緊密相聯(lián)的。同時,人的精神狀況,心理活動對人體生理病理活動也有著巨大影響。如在所有的致病因素當中,過于悲傷等最宜損害人體七素之一精液的精華—活力素而導致疾病的一種精神因素[6]。因此蒙醫(yī)護理學非常重視心理護理。銀屑病患者因皮膚受損影響外觀而承受社會交往壓力,心理上受到一定的打擊,從而在情感、性格等方面發(fā)生變化,很多的患者存在自卑、仇視、怨恨、易怒、消極等心理問題。精神因素在銀屑病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包括工作緊張、過度疲勞、精神抑郁、環(huán)境變遷、考試、失業(yè)等等,疾病的嚴重程度與精神壓力程度成正比。所以從患者入院起,直到康復出院,護理人員時刻關注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治療前重點給患者及家屬介紹入院流程、治療情況、可能出現(xiàn)的病癥和不良反應等,使患者心中有數,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治療后則重點以平靜心情、增強信心為主要輔導內容,要讓患者充分明確康復過程中所必須注意的事項,調動患者及其家屬的積極性,在醫(yī)療和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對盡早康復的信心。
3.3 飲食護理 銀屑病患者注重飲食的營養(yǎng)與補充作用。多食用新鮮類食易消化的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食物、清淡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同時注意并發(fā)癥的處理。忌吃辛辣、海鮮、冰冷、酸、咸、及銳、油膩、熱性等刺激性食物,還有不宜飲酒、吸煙、咖啡及濃茶、蔥、蒜、辣椒、韭菜、芫荽、牛肉、羊肉、狗肉、馬肉、驢肉、海鮮類等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可誘發(fā)和加重銀屑病。適宜的飲食如:大米、白面、瘦豬肉等防止病情加重和減少銀屑病復發(fā)。
3.4 藥物護理 銀屑病的蒙醫(yī)藥治療結合病因和病程演變辨證施治為原則、調理三根、改善氣血運行和燥黃水、消除皮損癥狀、有內服藥、外用藥??诜幱忻细?烏蘇-18、古古勒-嘎日迪-15、森登-4湯、森登-25味湯、吉召木道日吉、查干湯、新古日古木-8、額日敦-烏日勒、額日合木-8味丸、嘎不日-25丸等等。外用藥有嘎木朱爾及五味甘露藥浴劑等。
3.5 起居護理 嚴密觀察牛皮癬皮膚破損變化以及病情變化,避免外傷,防止搔抓及強力刺激,以免產生新的皮損。穿干凈柔軟的棉質衣服,及時更換內衣與床單,保持干燥,床宜清潔,定時更換,并隨時清理脫落的皮屑,保持牛皮癬病室清潔安靜,經常通風,每天用紫外線消毒病房1 次,減少皮膚感染。多飲水,有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長期便秘使腸內毒素吸收增多而增加機體的變態(tài)反應。生活規(guī)律,避免過于疲勞,注意休息[7]。
在蒙醫(yī)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應關注銀屑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做到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幫助患者矯正不良的健康信息,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