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毅
【摘 要】本文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習慣兩個方面,論述在核心素養(yǎng)觀下學習英語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和效率,更好地掌握英語。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觀 高中英語 學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0B-0067-02
核心素養(yǎng)體系這一概念是于2014年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的,高中英語根據(jù)這一概念對課程標準進行修改,將核心素養(yǎng)作為育人的重要目標。因此,高中英語學法指導,應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技巧和方法,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
自從核心素養(yǎng)提出后,有關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問題就隨之而來。為什么要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呢?因為它對未來中國教育改革與實踐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對培養(yǎng)青少年素質和塑造人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和適應社會發(fā)展能力。
哈佛教育通時教育紅皮書指出:“把外語作為一種工具來學習還是把外語作為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來學習,其中隱含著不同的學習方法,并會取得不同的結果?!痹诮虒W中,將語言學習、文化知識的學習融入到了課堂教學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變零碎化元教學的傳統(tǒng)思路,凸顯語言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好方法,使學生終身受用,因此要注重學法指導。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不管是哪個學科,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將學習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因此,教師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對學生多表揚。不管學生進步大小,都應適當給予鼓勵。這些鼓勵看似小事,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卻影響很大。有時教師的一次鼓勵就能改變學生的消極心理,給學生極大的肯定,從而可能會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產生極大影響。
組建興趣小組,開展英語學習活動。利用課外時間組織英語學習活動,如,組織朗讀比賽,或者以課前五分鐘的形式開展英語閱讀、英語接龍等。但要注意,這些活動所選取的素材最好選自課本或學生的日常積累。這樣可以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積累。英語興趣小組主要是在課堂中進行,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豐富自身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除了興趣之外,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好辦法。
第一,培養(yǎng)學生參看工具書的習慣。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工具書的幫助,學生在積累詞匯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查閱工具書,比如,英語詞典,內容客觀、可靠。因此要教學生學會利用工具書進行查閱、查證,求得新知。
第二,培養(yǎng)學生做筆記的良好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記、多寫、多練才能更好地記住知識。教師要指導學生做筆記的方法,在做筆記的過程中,不要太過于全面,應將重點知識記錄下來,這樣在聽課的時候不僅有針對性,而且也不會感覺到英語學習枯燥無味。教師在指導學生記筆記時,應注重強調重、難點以及疑點,要提綱挈領,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聽課效率。
第三,培養(yǎng)學生預習和復習的習慣。在學習下一節(jié)課之前,要預習;在學完一節(jié)課后,要復習。無論是復習還是預習,都應注重方式方法,不能簡單機械化地重復,要從單詞、重點段落以及組詞等方面進行預習和復習,讓聽課目的更加明確。根據(jù)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后,如不抓緊復習,就只剩下不到原來的 50%。為避免學生遺忘新知識,教師應指導學生及時復習,養(yǎng)成復習的習慣。
第四,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習慣。學生只有通過英語學習實踐活動,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技能,不斷提高語言應用能力。在學習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意識,將學到的新的英語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進行日常對話,用于表達。
第五,培養(yǎng)學生利用好教材的習慣。教材是高中英語學習的根據(jù),要學透教材。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搞好教材的教學活動,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比如,對比指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去領會教材,引導學生去找出語言的相似點與不同點,使學生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和印象。一般來說,可以采取小組談論法進行教材學習。小組討論能幫助學生解決語言現(xiàn)象上的問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熟練程度。比如,讓小組針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使學生在相互學習、相互啟發(fā)中共同發(fā)展。小組間的合作交流不僅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能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生學完一個教材內容之后,要學會歸納、總結,使英語學習形成系統(tǒng)化。因此,教師要注重歸納、總結,針對某一語言現(xiàn)象,讓學生在初步認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最后歸納、總結形成系統(tǒng)性知識。具體來說,在利用教材上,一是用點撥的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語言學習問題進行點撥,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英語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比如一些語言中的相似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它進行對比分析,找到相似與不同之處,弄清語言規(guī)律。這樣就能加深對這種語言現(xiàn)象認知,掌握語言的規(guī)律。二是用歸納指導法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認識語言。使用歸納法不僅符合高中生心理發(fā)展特征,而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比如針對某一種不好掌握的表達習慣,教師可以營造情境讓學生反復接觸這一種語言場景,使學生對語言形成初步認識,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從而掌握這種表達習慣。
在核心素養(yǎng)觀的視角下,高中英語教師應更加注重以教材為依托,并在此基礎上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教師要對英語學法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語言學習觀念。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在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英語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金 蘭.核心素養(yǎng)觀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17(52)
[2]邱紀香.差異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4
[3]朱 婷.需求分析理論在農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6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區(qū)教育廳廣西普通高中英語學科課程基地”階段性成果之一。
(責編 盧建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