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女性覺醒”這個話題經久不衰,在歷史滾滾浪濤下,拍打出一部一部的經典之作。從國內的《傷逝》到國外的《簡愛》、《德伯家的苔絲》等,無不潛藏著女性覺醒的幼苗。眾所周知,亨利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無疑是經典之作,敲響了女性覺醒的大門。女主人公娜拉,一直如玩偶一樣存在于丈夫海爾茂的身邊,當娜拉為救丈夫,冒名舉債之后,被丈夫知曉,遭到了丈夫的譴責,在痛苦和羞辱的雙重壓迫下,娜拉最后毅然跨出家的大門,而這一步,在我看來是歷史之門,時代之門,覺醒之門。娜拉這一邁步,也是歷史上女性進步的一大步。
關鍵詞:女性覺醒;審視自我;人物比較;思考
作者簡介:唐幫琴(1996-),女,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36--02
一、娜拉——沉默中的覺醒
首先,我們可以從劇中了解到,娜拉的出身并不是很高貴,她沒有結婚前是父親的“玩偶”,結婚后也是丈夫的“玩偶”,她扮演著溫柔的妻子、端莊大方的母親、善解人意的朋友等角色。劇本一開始,就是娜拉正忙著置辦物品,準備迎接圣誕節(jié)的到來,對于娜拉來說,這個圣誕節(jié)有著特殊的意義,海爾茂即將升職,這意味著他們的小日子會越來越好,所以她為每個人都準備了圣誕禮物。回家時,丈夫溫柔地喚娜拉為“小鳥兒”、“小松鼠兒”,但這看似和諧的表面底下如何的波濤洶涌,就只缺一個導火線了。娜拉心里的秘密,就是這個導火線。幾年前,由于海爾茂性命不保,經濟拮據,娜拉無路可走,鼓足勇氣冒名舉債,這便埋下了導火線。由于丈夫解雇了柯洛克斯太,柯洛克斯太用娜拉曾經的冒名借條威脅娜拉,娜拉沒有告訴丈夫,獨自承受。她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著在乎的人。然而,丈夫知道這件事后,因為這件事冷落了她,娜拉被丈夫辱罵,娜拉從那一刻,仿佛意識到什么,對海爾茂說出“我們應坐下好好談談了”,這種平等對話的方式以前永遠掌握在丈夫手中,娜拉卻提了出來,開始了她的“覺醒”之路,這一步,這勢必會引起世界文學家不斷的解讀和重構,一個如花瓶一樣,受人擺布的“玩偶”,突然睜開了眼睛,這是不是女性覺醒的征兆?
在我看來,沒有人生來就是被人擺布的,要么是她愿意因為你而裝傻,要么她是不在乎。娜拉顯然是前者,她愛她的家,她的丈夫,她的孩子,所以她愿意順從他們。娜拉就如一面鏡子,折射出這個時代的女性多么弱小,多么卑微的活著,地位多么底下。她出走前說出的一句話,似乎是全劇的高潮,她終于開始控訴丈夫的綁架,伸張夫妻地位應該平等,不是一方約束另一方。這是一個女性覺醒下的決絕和決心,這是對全世界女性的一種警醒。沒有這個娜拉,也會有其他娜拉。
二、海爾茂——時代下的典型產物
對于海爾茂,從他對娜拉的態(tài)度來看,他把娜拉當做一個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物品,他可以在不侵犯他的利益時,叫娜拉“小鳥兒”、“小松鼠”;當娜拉冒名借債事情被他知曉后,他暴跳如雷,甚至辱罵娜拉;當柯諾克斯太不計較時,海爾茂大舒一口氣,仿佛什么都沒發(fā)生過一樣,他不知道,娜拉也有靈魂也需要呵護,這說明海爾茂打心底里就把娜拉當做她的玩偶。他也很聰明,他知道怎樣支配他的金錢,知道這個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并且他也參與規(guī)則。
從他對朋友的態(tài)度來看,阮克醫(yī)生病入膏肓, 面臨死亡,強撐身體走去他家對他最后告別時,海爾茂卻無動于衷,沒有半點的悲痛和憐憫。如果一個普通人看到大街上有受傷,臉色不好時,都會心有憐憫,何況還是一個認識的人。海爾茂的態(tài)度著實讓人唏噓。
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娜拉和海爾茂之間的不同。娜拉雖聽命于丈夫,受制于丈夫。但娜拉有她自己的處事方式、愛人方式和原則,娜拉知道怎么和丈夫相處,怎么哄丈夫開心,怎么維持家庭幸福,怎么忍辱負重;丈夫生病的時候,娜拉不惜一切保護她的丈夫,維護丈夫的地位和榮譽;海爾茂卻不同,他一邊表現(xiàn)出恩愛夫妻,模范丈夫的模樣,一邊又在該和娜拉一起面對時,選擇一味的責怪而不是共同承擔。多么偽君子的海爾茂,海爾茂是資本階級下活生生的產物,一個海爾茂恐怕可以折射出無數(shù)的海爾茂吧。海爾茂的所做所為徹底突出了他自己的自私、無恥、卑劣的市儈面目暴露無遺;娜拉是真善美的代表,海爾茂是精神上的病態(tài),娜拉的出走,以一種決然的態(tài)度向世界同樣在受到壓迫下的女性開辟了道路。為自己的權利伸張正義。
三、娜拉出走后
《玩偶之家》開放性的結尾,常常讓人深思。魯迅先生也對娜拉做出過續(xù)寫,認為結局要么墮落,要么回來。他以他獨特的視角思考中國知識分子問題、女性問題和全中國面臨的問題。不可否認娜拉是萬千等待被解放的中國女性的縮影。其次,娜拉出走后不只是走出大門,呼吸新鮮空氣那么簡單,她還要生存,而當時的社會形勢,女性如此渺小,生命如螻蟻,等待被救贖,誰會對她們伸出援助之手呢?我相信,就算娜拉死了,還會有無數(shù)的娜拉出現(xiàn),這也揭示了女性在探索自由道路上用血淚甚至生命為自己開辟道路的奮斗歷程;
然,對于魯迅先生所說,回到過去,那不就是繼續(xù)做帶線的木偶嗎?娜拉既然能勇敢地出來,想必肯定是不愿意的吧;針對這個問題上,魯迅先生指出了,出走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關鍵是怎么有路可走,娜拉怎么才能在出走后自由生活?那么,不得不涉及轉變思想,改革社會,這才是關鍵。如“經濟如何平均分配”“男女如何平等”“如何提升女性地位”等等。
無論如何,娜拉這個角色,代表的是世界千千萬萬個正在如娜拉一樣處于困境中的女性,娜拉是女性解放的一個先驅,而像娜拉這樣的“玩偶”,也會在娜拉的召喚下,慢慢尋找自己的出路,開始覺醒,擁有自己的思想,維護自己的權利。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每一次的演出都那么的有影響力,在各國戲劇舞臺上長久不衰,不僅是他針對女性與男性婚姻平等問題的關注,我認為還有娜拉自身的人物設定,娜拉倔強中又透漏出她的善良,自身美好的品質吸引著人們長久不衰的去探索和研究,它的價值在時間的輪回中沉淀得愈發(fā)厚重。雖然易卜生沒有告訴一個完整的結局,《玩偶之家》平平常常的日常劇情所折射出的社會現(xiàn)象、引起的社會影響以及“女性生存”這么深刻的問題怕是不可估量的吧。《玩偶之家》對于我來說不僅是了解一個時代下的生活方式和女性地位的解讀。更是教會我們如何從別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審視自己的角色。每個人都要有自己心中那片田野,它可能還未郁郁蔥蔥,但至少有希望的幼苗點綴,就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邊城。
參考文獻:
[1]江鳳霞. 從人際功能看《玩偶之家》的人物性格與人物之間的關系[J]. 林區(qū)教學, 2007(7):57-58.
[2]潘燊. 根深與葉茂——亦舒的《我的前半生》與魯迅的《傷逝》[J]. 魯迅研究月刊, 2014(11):55-58.
[3]楊廣宇. 平凡的題材 深刻的意蘊——《玩偶之家》的社會批判意識[J]. 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1):102-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