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芳
關鍵詞:閱讀推廣;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閱讀空間
摘要:文章以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為例,分析了構建高校圖書館閱讀空間的意義,總結了閱讀推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閱讀空間構建與服務方面的經驗,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12-0048-03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歷朝歷代都重視傳統(tǒng)書籍的閱讀,人們的文化修養(yǎng)隨著讀書量的增多而不斷提高[1]。當前,閱讀不僅是個人的一種習慣和愛好,而且已經逐漸上升到國家層面,成為我國創(chuàng)新力量的源泉和道德力量的基礎,它關乎我國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高校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場所的代表,已經成為人們開展各種形式閱讀的主陣地[2]。高校圖書館在積極推進閱讀活動的基礎上,廣泛構建了全新的閱讀空間,這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3]。在這一背景下,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越來越重視閱讀工作的推廣,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提高了廣大師生的閱讀熱情。筆者以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為例,介紹了高校圖書館閱讀空間的構建。
1閱讀空間的定義分析
閱讀空間主要是通過利用共享和開放的理念來為讀者提供一個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提高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利用率,達到促進科研和學習的目的[4]。當前,很多高校圖書館都已經建立了獨具特色的閱讀空間,這些閱讀空間的構建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5]。不同高校圖書館在構建閱讀空間過程中所整合的資源和服務存在一定的差異,總體來講,閱讀空間的構建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①初級階段。在該階段,閱讀空間所能提供的服務相對單一,主要是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共同研修或者學習的空間,沒有開展相關資源的整合。②中級階段。在該階段,閱讀空間已經整合了部分資源和項目,讀者可以在該閱讀空間體驗到不同的服務并開展各種形式的協(xié)作,然而這一階段的閱讀空間對科研的促進作用并不明顯。③高級階段。在該階段,高校圖書館、讀者和閱讀空間已經達到深度的融合,閱讀空間可以滿足讀者的需求。
2構建閱讀空間的意義
在全媒體時代,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碎片化的閱讀方式逐漸增多,人們盡最大可能利用每分每秒來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然而碎片化閱讀的效果與系統(tǒng)化閱讀的效果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在一個特定空間開展系統(tǒng)化、整體化的閱讀是專業(yè)知識學習所必需的,只有通過這樣的閱讀才能使讀者的內心平靜下來,慢慢消化和吸收所學知識。傳統(tǒng)圖書館所提供的閱讀空間布局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當前人們的閱讀需求,因此,在當前閱讀推廣背景下,構建一個功能齊全的閱讀空間非常必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高校閱讀空間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閱讀場所,它代表了讀者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人們可以在這個場所中傳遞信息、學習幫扶等。高校圖書館通過構建閱讀空間,可以充分發(fā)揮館藏資源的最大優(yōu)勢。
3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閱讀空間構成分析
隨著“互聯(lián)網+”圖書館的不斷發(fā)展,閱讀空間思維在高校圖書館掀起了一個高潮,主要表現在:首先,該思維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是一個新的概念,它為圖書館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其次,該思維是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發(fā)展的一個創(chuàng)新,它對提高高校圖書館服務水平有很大的幫助。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方式上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創(chuàng)新,構建閱讀空間就是其中一種(見圖1)。
3.1伊甸園
位于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一樓的伊甸園是一個創(chuàng)新性的閱讀空間,空間內有沙發(fā),提供各式各樣的茶水和點心,有背景音樂和小提琴伴奏,為用戶提供茶室式閱讀體驗。這個閱讀空間收藏了大量的經典圖書、小說和雜志,讀者可以免費閱讀。該閱讀空間會定期更新所收藏的圖書和雜志信息,并且將這些信息以圖片的形式公布在門口,讀者經過伊甸園的時候就可以看到相關信息。智能終端的使用也是該閱讀空間的一大特色,讀者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使用智能終端查看信息。目前,伊甸園已經舉辦了多期讀書沙龍和學術交流活動,效果非常明顯。2016年,伊甸園共接待讀者達30,000人次,舉辦各類讀書會等70余次。
3.2敬文閱讀空間
敬文閱讀空間位于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的負一樓大廳,它是一個很大的展廳,主要用于展示各類大賽獲獎作品和國內外名人名家的攝影、書法、繪畫作品以及部分創(chuàng)意作品。敬文閱讀空間的創(chuàng)立時間不長,然而在這里開展的活動已經有很多,如田園古風建筑設計展、漫游福州攝像展等。各類展覽陶冶了讀者的情操,拓寬了讀者的文學視野,極大地豐富了全校師生的課外生活,得到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在官網上同步開設了敬文閱讀空間展示內容電子版,方便讀者在網上進行欣賞,這一措施也豐富了圖書館的電子資源。
3.3素質教育閱讀空間
素質教育閱讀空間位于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三樓大廳內,這是一個經典的圖書閱覽室,成立時間較早。該閱讀空間的藏書是從圖書館館藏圖書中精挑細選出來的近一萬冊圖書,這些圖書涉及多個領域,如歷史、文學、哲學等。為了將素質教育閱讀空間和其他閱讀空間區(qū)分開,圖書館在閱讀空間門口設立了醒目標志,同時在館藏圖書外側粘貼了素質教育的定制標簽。該閱讀空間位于整棟圖書館建筑的中間位置,空間較大,可以容納上百人同時閱讀,極大地方便了讀者的借閱和學習。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通過海報、網站等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宣傳,使越來越多的師生知道了素質教育閱讀空間的存在,閱讀空間的人流量也越來越大。
3.4朗誦閱讀空間
圖書館是一個供讀者安靜閱讀的地方,然而一些讀者想通過朗讀的方式進行圖書閱讀,比如背誦英語四六級詞匯、朗讀古詩詞等。為了滿足廣大學生的朗讀要求,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在圖書館頂層開設了朗讀閱讀空間。圖書館在這個朗誦閱讀空間中種植了大量的綠色植物,朗誦者可以在閱讀的間隙欣賞綠色植物,達到放松心情的目的。目前,朗誦閱讀空間已經成為福州外語外貿學院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5多媒體閱讀空間
多媒體閱讀空間位于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三樓東側,它為讀者提供了多種信息共享方式,同時,這里配備了先進的智能終端設備,如有線電視、電腦、投影儀等,讀者可以通過這些設備閱讀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多媒體閱讀空間主要提供以下幾種服務(見圖2):①圖書借閱服務。該服務主要向讀者提供紙質和電子期刊借閱,讀者可以通過圖書館提供的智能終端完成借閱。②多媒體文件制作服務。讀者通過使用該閱讀空間的電腦、掃描儀、打印機等閱讀和輸出設備,圍繞自身需求閱讀、制作各種類型的多媒體文件。同時,圖書館為讀者提供電子資料刻錄服務。③遠程教育服務。該空間為師生提供了各種類型的教育教學視頻,讀者可以通過多媒體投影儀等終端設備進行學習。④閱讀咨詢服務。該空間通過設置自主智能終端設備,為讀者提供了信息閱覽、查詢、咨詢服務。讀者可以通過智能終端設備查找國內外各類有用的信息資源。
4構建閱讀空間的建議與啟示
在我國圖書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多家圖書館嘗試設立了閱讀空間,并通過該空間為讀者提供體驗服務,滿足讀者信息共享、閱讀交流等需求,提高了全校師生的閱讀熱情。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一些圖書館發(fā)現服務效果與預期存在一定的差距。筆者結合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在閱讀空間構建與服務中所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4.1注重讀者參與度,將滿足讀者需求作為主要目標
在圖書館的轉型發(fā)展中,應該重點突出人的作用,圍繞讀者的需求來設計和構建圖書館閱讀空間。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非常重視讀者的參與度和體驗感,在整個閱讀空間的構建中采納了讀者的多個建議。比如:圖書館開設了以休閑娛樂為主的茶室閱讀空間,開設了以體驗為主的多媒體閱讀空間。圖書館還充分考慮了讀者的閱讀方式和內容需求,購置了滿足讀者需求的設備。
4.2注重空間利用效率,提高讀者閱讀熱情
閱讀空間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適宜的閱讀平臺,進一步傳播了閱讀理念,提高了讀者的閱讀熱情。與此同時,經典閱讀空間的構建為圖書館創(chuàng)新閱讀方式和提高服務水平打下了基礎,通過這個平臺,館藏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擴大了圖書館的影響。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集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伊甸園閱讀空間,讀者可以在這里舒適地閱讀;讀者通過敬文閱讀空間可以欣賞名家名作,提高人文素養(yǎng),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也提高了讀者閱讀的積極性。
4.3注重整合資源,保障閱讀空間高效運行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通過發(fā)揮校友資源和社會各界的力量,統(tǒng)籌安排各類技術文獻資源、活動組織資源等,以滿足不同類型閱讀活動所需,并且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將閱讀的益處向廣大讀者推送,真正起到推廣閱讀的作用。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聯(lián)合本省、外省多家圖書館,共享館藏資源,這些館藏資源不僅包括文獻資源,也包括圖書館管理資源等,用于豐富圖書館經典閱讀空間的功能。同時,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圖書館積極邀請多個院系的學生會,聯(lián)合學生工作處共同舉辦活動,提高了平臺的知曉率,推動了圖書館各方面的發(fā)展。
5結語
閱讀空間的構建提高了讀者的滿意度,不僅吸引了更多的大學生參與閱讀活動,而且提高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未來的高校圖書館一定會更加注重人性化、舒適化,空間布局會更加靈活多變,也會更加兼顧開放性和私密性。
參考文獻:
[1]郁海平.圖書館兒童閱讀空間設計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
[2]張春紅,廖三三,鞏梅,等.變革與走向:共同探索圖書館的未來[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1):5-14.
[3]許桂菊.作為場所的圖書館:再思考與展望[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3):44-49.
[4]江水.打造“圖書館+”多元閱讀空間[N].新華書目報,2016-07-22.
[5]馬萬民,張美文.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模式發(fā)展軌跡與對策探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5):80-83.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