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解析:
馮侖有一次碰到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不到20歲就玩兒火箭,喜歡用不同的燃料嘗試,結果24歲就創(chuàng)立了一家公司,專門做民間火箭的發(fā)射。這個年輕人還在山東有一個小基地,于是馮侖非常好奇,就找了幾個朋友投資了他。但是公司得生存,馮侖就當他第一個客戶,給他一個買賣,讓他發(fā)射一顆衛(wèi)星。于是風牛馬1號在酒泉基地升空了。
馮侖認為發(fā)射一顆衛(wèi)星不是一件多么牛的事情,這么多年,這么多人玩兒,天上都有幾千顆了。但是因為我們的視野、胸懷、想象力,被周圍的環(huán)境限制了,所以有很多人覺得它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馮侖認為,如果你想要創(chuàng)造屬于你自己的未來,就要打破別人給你設定的邊界,對于年輕人來說,尤其如此。
金句點擊:“我們的人生,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其實不在于別人給你的邊界,而是你自己自設了什么邊界?!?/p>
觀點速用:
“大部分的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绷_曼·羅蘭的這個論斷看似駭人聽聞,然而他的詮釋卻不無道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復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痹诜N種自我設限中,很多人放棄了掙扎與反抗,熟門熟路地開始了對平庸人生的享受。房地產大亨馮侖在《奇葩大會》上分享的發(fā)射衛(wèi)星的故事極有沖擊力。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行進得更遠,首先要突破自我設限的意識,放棄這種廉價的自我否定。惟其如此,才可能邁出嘗試的第一步,為取得突破創(chuàng)作可能。
素材延伸:
在非洲,聰明的馴象人從來不把大象拴在大樹上,只把它用細繩拴在小竹竿上。許多人很難理解小小的竹竿怎能拴住力大無比的大象。原來,在大象很小的時候,它就被拴在上面,小象雖然拼命掙扎卻無力逃脫,最后終于放棄了努力,并形成一種思維定式:這竹竿是無法掙脫的。漸漸的,小象雖然長大了,卻再也沒有想過如何掙脫竹竿。其實,它只要跨出勇敢的一步,就會迎來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