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芳??
摘要:藝體類考生指高考報考藝術類院校藝術專業(yè)或普通高校藝術專業(yè)的考生。這類考生必須是專業(yè)考試合格且高考文化科成績達到該院校錄取分數線才能被錄取,主要包括編導、表演、美術、音樂、體育、攝影、書法、舞蹈等專業(yè)。
關鍵詞:藝體類;緩解;焦慮
一、 藝體類考生考試焦慮癥的現(xiàn)狀
筆者在課題研究中曾用中小學心理測評系統(tǒng)中的考試焦慮測驗(TAT)量表對我校2016屆文科藝體類三十名考生(體育專業(yè)2人、編導專業(yè)4人、音樂專業(yè)2人、美術專業(yè)21人、攝影專業(yè)1人)進行了兩次的測試,考查學生考試焦慮程度。本測驗共由33個問題構成,根據測驗得到的總分可把被測者考試焦慮的程度分為四種:鎮(zhèn)定、輕度焦慮、中度焦慮和重度焦慮。具體分類標準為:
①鎮(zhèn)定(總分為0~24分):說明該學生一般來說能以比較輕松的態(tài)度對待考試。但若分值很低,可能說明其對考試毫不在乎。
②輕度焦慮(總分為25~49分):說明該學生面臨考試時有點惶恐不安,但仍屬正常范圍。輕度焦慮有助于考試成績的提高。
③中度焦慮(總分為50~74分):說明該學生面臨考試時心情過于激動,焦慮感過高,很難考出實際水平,并可能會對身心健康有損害。
④重度焦慮(總分為75~99分):反映該學生可能患有“考試焦慮癥”,每逢考試來臨便會不由自主地產生莫名的恐懼感??荚嚂r,往往會發(fā)生“怯場”,可能會嚴重影響學習水平的正常發(fā)揮,對身心健康很不利。
二、 藝體類考生的考試焦慮癥的成因分析
藝體類考生的考試焦慮癥主要表現(xiàn)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白呱駜骸?;越臨近考試越想玩,靜不下心來;不能夠心平氣和地專心于考試,在考后抱怨監(jiān)考老師的腳步聲、周圍同學的翻卷子聲和嘆氣聲,以及考場外發(fā)出的某種聲音,干擾了他們的思路;感覺自己腦子一團漿糊,抱怨怎么學成績也提高不了。
從上述種種表現(xiàn)來看,筆者認為加重學生考試焦慮心理的成因要從學生本體、家庭、學校與社會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 從學生本體方面來看,焦慮心理是一種主觀的、內存的表現(xiàn)因素。隨著高考的臨近,藝體類考生的心理負擔明顯加大,影響了學習效率。多數是由于考生自己個體心理素質差、設定的目標期望值過高、生活不規(guī)律、學習方法不科學、學習效率低下,加上復習時間緊迫、外部競爭激烈導致自信心不足所造成的。
(二) 從家庭因素來看,學生的考試焦慮心理的產生,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來自家庭。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家長往往非常注重學生的分數,從而導致學生唯成績是論,沒能正確對待考試的檢驗作用,一旦成績出現(xiàn)退步就會遭受批評甚至責罵,導致考試緊張心理;二是家長過高的期望,使得孩子產生恐懼與挫折感,一旦失敗就容易自暴自棄,他們害怕成績的結果,從而有逃避考試的心理;三是學生反感家長嘮叨,當學生的能力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就會在考試中產生厭煩、憂慮與失望心理,甚至不想見到父母。
(三) 從學校與社會因素來分析,由于高三下學期的復習教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學校對藝體類考生主要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雙休日和晚自修加班補課,搞題海戰(zhàn)術,給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使精神緊張與焦慮,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社會上過度關注高考,各種考試信息鋪天蓋地,社會就業(yè)形勢嚴峻,迫使學生通過高考來提高就業(yè)競爭力等,這些因素都讓學生容易產生抑郁、厭煩和考試焦慮。
三、 藝體類考生的考試焦慮癥的心理疏導對策
考試對藝體類考生來說是一種緊張刺激,易引起適度的焦慮,產生一定心理壓力,這屬于正?,F(xiàn)象。但對于中度以上焦慮者應該給予一定的心理輔導,改善其不良心理狀態(tài)。過度的焦慮不僅會危害認知過程,不能正常發(fā)揮應有的水平,而且會損害身心健康。因此,教師和家長應注意考試前學生的情緒與行為反應,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嚴重考試焦慮的學生,并及時進行心理輔導,以盡快幫助他擺脫過度焦慮狀態(tài),以正常的心態(tài)參加考試。對于考試焦慮測試分值很低,甚至對考試毫不在乎的藝體類考生同樣要加強引導,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幫助他們以積極的心態(tài)認真?zhèn)淇肌?/p>
(一) 對中度考試焦慮的藝體類考生進行“減壓”的疏導嘗試
1. 飲食減壓法:一方面是指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保證考生生理健康,為考生超強度的腦力勞動提供足夠的物質與營養(yǎng)基礎。這是考生減輕心理壓力的生理保證。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減輕人的心理壓力的作用。建議考生適量攝取諸如草莓、洋蔥頭、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或者適量攝取胡蘿卜、香蕉、檸檬、海螯蝦等食品來提高復習效率,這可間接地減輕考生的心理壓力。還有,少食、多餐、不要吃大量的大魚大肉或過硬過于油膩的食物,也有助于減輕考生緊張與疲勞。
2. 運動減壓法:科學的安排生活、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有機結合,勞逸結合有助于減輕壓力,及時消除疲勞,同時還會有效轉移考生的注意力。針對考前時間緊的情況,考生應學會抓住間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如在學習的間隙時間可進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動。
3. 轉移減壓法:引導考生學會自我調試,及時放松自己。例如放學后泡泡熱水澡、與家人聊聊天、雙休日抽出一些時間出游,還可以利用各種方式宣泄自己壓抑的情緒等。此外,考生還可以進行左右腦思維的自主轉移,將文理科知識交叉起來學習,這種轉移既可以減輕大腦的疲勞度,也可提高學習效率。
4. 環(huán)境減壓法: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靠山,更要有意地營造一個良好而寬松的生活與學習氛圍,在為孩子迎考服務方面給孩子以物質與心理上的支持,在考前應積極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多鼓勵孩子,經常對孩子進行身體接觸式的愛撫,甚至經常擁抱孩子等。
(二) 對輕度以下考試焦慮(鎮(zhèn)定)的藝體類考生進行適當“加壓”的疏導嘗試
1. 激發(fā)藝體類考生的學習動機,調整學習心態(tài)。心理健康教師與任課教師,通過談話法、舉例說明法、創(chuàng)設情景啟發(fā)引導法等各種方法、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藝體類考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目的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2. 普及心理學知識,引導藝體類考生正確認識考試焦慮與復習效果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只有當壓力處于中等水平的時候,考試成績才會最好,工作效率才會最高。同理,只有將考試焦慮控制在適中程度,才會對學習產生促進作用。這樣,可以使學生正確地了解自己的焦慮現(xiàn)狀,主動積極地調節(jié)好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
3. 教會藝體類考生掌握一點自我督促的方法。如時間四分區(qū)法、分享法、放松訓練等。這些方法簡單易懂,容易操作,效果也比較明顯。鎮(zhèn)定的學生可以用這些方法,督促自己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明確最緊迫、最重要的事件,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 藝體類考生的心理疏導策略初見成效
2016年6月2日(高考之前)對部分考試焦慮中度和鎮(zhèn)定的藝體類考生進行抽樣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抽樣測試的結果顯示,經過一個多月的師生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大部分藝體類考生在高考前調整好心態(tài),保持適度的考試焦慮,以平常心看待高考,樂觀地投入緊張而有序的備考中,并在考前根據自己的實力,制定出切合實際的最佳應試策略,在2016屆高考中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endprint